微言大义 (短小精悍,草根声音)
新闻回放:日前,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公布《2015年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2015年中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继续维持2014年的方案不变,包括计分考试科目、等级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等内容。择校生全部取消。此外,随迁子女报考条件进一步放宽。普通高中录取时,分中山市户籍和非中山市户籍两种招生计划,分别单*划定出档分数线。(3月10日《南方都市报·中山读本》)
随迁子参加异地中考,是教育走向公平的风向标。只是普通高中录取,分别单*划定出档分数线,分析去年中山中考的录取分数,随迁子女比户籍生高出几分或十多分,虽然没有东莞动辄上百分那样夸张,却折射了另一种不平等。
其实,随迁子女往往入读民办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也不如人意。但录取分数高出不少,机会自然随之下降。或许,出档分数线“看齐”还无法实现,但有多少随迁子女参加中考,需要多少学位,***不妨提前摸底调查,科学配置录取名额,**一定的录取率。另一方面,非户籍生中考的出路,相当一部分投入职业教育,**理应通过减免学费等手段,既鼓励学生学习技能,又为中山的技术人才做好储备。
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不仅是让他们能够出彩,也是留住外来工的善举,甚至关系到随迁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疏导。这招棋下好了,与其说是善待外来工和他们的子女,不如说是给中山人才和人口的竞争增添砝码。□卢俊安
事情不分大小,街坊皆可论道。
稿件请投:xingzhongd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