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险企加快布局健康产业

2016-05-11来源 : 互联网

阳光人寿投资医院“*吃螃蟹”

■记者 李驰

正当“莆田系”遭到公众口诛笔伐时,由险资主导的医疗机构成为另一个热点。日前,由阳光人寿、山东潍坊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三方耗资25亿元,联手打造的阳光融和医院开业,该医院的属性是险资控股的三级大型综合医院。据悉,阳光保险集团也借此开启其“健康阳光”医疗健康领域的大布局。事实上,“保险+医疗”在国内并非新鲜事,包括泰康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在内的多家险企先前已均有试水。目前“保险+医疗”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险企与医疗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是资本投资。业内人士分析称,这种合作不仅利于险企自身业务的发展,也能够增加投资收益。

政策鼓励险企参与医疗

早在2014年6月,***就发文批准阳光人寿筹建阳光融和医院。随着阳光融和医院的开业,至此,国内*家由险企、国有大型医院、教学机构合作兴办的三级综合医院面世。据悉,阳光融和医院总投入25亿元人民币,阳光人寿持有50%以上的股份。

记者了解到,2013年10月,***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政策鼓励包括商业保险机构在内的机构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同时,丰富商业健康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说,阳光融和医院是险企投资设立医院的*个案例。

阳光保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险资助推医改、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创新医疗健康服务的新模式,有助于均衡医疗资源布局,并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支付体系,延长健康险产品业务链,推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利于险企优化定价与服务

在医疗健康领域,除了阳光人寿正式下水之外,很多同业其实都早有动作。在诸多保险公司中,泰康人寿是较早提出“保险+医疗”创新合作模式的公司。但其另外一个战略重心就是“养老”。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泰康人寿就宣布涉足医疗产业。去年10月,泰康人寿甚至直接参与南京仙林鼓楼医院的改制投资,获得80%股权,这是中国险企拥有的**张****医院牌照。

中国平安于2008年通过旗下平安信托投资了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并成立了广州宜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11月,新华保险则沿袭中国平安的战略路径,成立了新华**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此外,中国人保旗下的健康险公司先后与上海浦南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通过人保资本、人**康与康美药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健康管理公司。

保险业内人士分析称,“险企扮演的角色既是‘收费方’又是‘付费方’,自身成本控制需求,使得它对医院处方监督和患者健康管理产生动力,更有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天然诉求。”

该人士称,“通过股权纽带,医疗机构能帮险企获得客户健康档案,优化产品定价;同时,还可以从病后报销,转而做病前预防,更好地发挥保险功能。”

标签: 财经资讯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