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陈家祠”2014将复活

2012-08-17来源 : 互联网

         日前,有番禺陈家祠之称的石楼镇善世堂修缮方案获得市文化局批核,*迟将于今年10月正式动工,预计于2014年“复活”面世,将免费向社会开放。

         一年多以来,本报对善世堂维护修缮的密切关注和积极推动,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市文化局表示,善世堂修缮工程是广州市民间力量开展文化保护的范例,今后将作为文物修缮**性工程。文/记者谭秋明

        8月6日,善世堂的修缮方案通过了广州市文化局的审核,并获该局的批复《关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善世堂)修缮设计方案的批复》。这个意料之内的结果,却令两个为善世堂修缮奔走多时的年轻人陈秋明、陈钊承喜极而泣。事实上,早在8月2日上午的省市**评审会上,善世堂的修缮设计方案已经获得了**评审团的一致通过。         “这个批文很重要,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一道开工令牌。”陈秋明说,善世堂管委会已一致通过,争取在未来两个月内完成施工方的招投标工作,以及部分修缮材料的采购工作,*迟将于今年10月正式动工,整个修缮工程约需1年时间,亦即2014年修缮完成的善世堂将重新面世。          本报报道推动善世堂修缮进程:          1.《明代陈氏宗祠隐于石楼》2011年8月4日报道了善世堂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破败失修状况。

         2.《保护石楼“陈家祠”文保志愿者有高招》2012年2月13日A16版,报道了文保志愿者为善世堂修缮所做的三件潮事:开微博,做宣传,玩暴走。          3.《三张老照片救活善世堂》2012年2月20日,本报热心读者陈树明送来三张老照片。          4.《石楼三村一居申请番禺“陈家祠”产权》2012年4月16日A17版,报道石楼三村一居申请取回善世堂产权以及善世堂周边僭建物拆除等动态。          本报报道助善世堂突破修缮设计瓶颈          从2011年起,本报密切关注善世堂的每一个动态,从她破败不堪成为蝙蝠栖息地开始,本报就介入关注善世堂的维护与修缮。此后,广州市*批文物志愿者中的活跃分子陈秋明、陈钊承投入善世堂修缮工作,善世堂成立管委会,开展修缮设计,拆除周边僭建物以及申请产权归属三村一居(石楼一村、二村、赤岗村和石楼居委),本报都进行了大幅报道。而且,本报的报道还曾帮助善世堂突破修缮设计瓶颈。

         善世堂在风雨中屹立近五个世纪,已十分破旧,再加上近代以来不但未加保护,而且还曾遭到过破坏,本身又缺少历史资料,修缮测绘之后,尤为关键的复原设计遇到了绕不开的难关——已整体倒塌的仪门以及其上的“六传光范”牌坊是整座古祠的核心,却没有任何修缮设计参照。本报2012年2月13日的报道《保护石楼“陈家祠”文保志愿者有高招》中,提及了这个难题。很快,善世堂管委会就收到了热心老人陈树明辗转送来的三张老照片。          “这些老照片都是50多年前的黑白照,反映了诸多细节,为复原设计提供了宝贵信息。”收到老照片,负责复原设计的工程师罗广兴兴奋不已地说。老照片不但能辅助修缮设计,还反映了古祠旧貌的诸多细节,如从仪门通向大堂的甬道两侧,村中老人回忆种有槐树和柏树,通过照片反映出来,是左槐右柏的排列方式,还有两个做工精美的花坛。          照片还反映出古祠头门*初的历史风貌,平地开阔,池塘映绿,瑞兽雕栏精美绝伦,块块旗杆石赫然入目。老照片的出现,成为祠堂门前僭建物拆除工程的推动力之一。          善世堂将免费开放或办龙舟文化博物馆          重新面世的善世堂将承担怎样的文化传承责任呢?这是番禺石楼镇人和善世堂管委会亟待思考的问题。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办龙舟文化博物馆,仍在探讨中。但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善世堂修缮后对社会免费开放。“这不单是大家共有的文化记忆,而且是全社会的文化财产,应该随时欢迎大家走进去欣赏品味。”          由于古祠内悬挂有抗倭名将戚继光亲笔题写的牌匾,有村民建议,善世堂修缮完成之后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有村民建议将其打造成龙舟文化博物馆。文物志愿者、善世堂管委会执行委员陈秋明说:“番禺石楼镇有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龙舟文化之乡三个称号,有丰厚的龙舟文化和民俗,也更突出善世堂的地方文化特色。”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