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花都的农村群众普遍收到一份大礼物:全区632公里村道实现硬底化,不仅解决农民出行难,还大大方便了农村农副产品的运输、销售,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最基础内容之一是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区建设局牵头全区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村道硬底化约632公里。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对村道建设反响非常好,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村道建设力度,做好查漏补缺、村道验收工作,让民生工程发挥更大的惠民效应。
<
抓质量促进度修百姓“放心路”
<
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区建设局成立了推进村道硬底化建设小组,会同区交通局、区美丽办、区财政局等单位,草拟了《花都区农村村道硬底化工程实施方案》,对各镇街的完成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和跟进。
<
2012年5月,各镇街正式吹响全区村道建设的号角。据悉,全区村道建设任务涉及100多条村300多个自然村,面临建设任务量大、时间短、天气条件恶劣等困难。为建好群众的放心路,区建设局采取分类指导、督促动工、协调共进的办法,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到镇街检查村道硬底化建设,对村道建设进行具体技术指导,尤其强调严格按图、按标准施工,确保竣工的工程达到方案要求,顺利通过验收。
<
与此同时,该局实行村道建设月报、周报和日报督查制度,及时掌握各镇街的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尽量把潜在问题提前解决。村道建设完成村级、镇级验收后,该局牵头组织区级验收,到项目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村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核实抽查。
<
经过17个月的努力奋战,至2013年9月底,我区胜利完成2012、2013年两个年度的村道硬底化建设工程任务。两个年度共实现村道硬底化约632公里,其中2012年完成约341公里,2013年完成约291公里。
<
缓解出行难发展了农村经济
<
在宽阔的水泥村道上,炭步镇华岭村村民自如驾驶汽车运载农作物。谈及村道硬底化建设带来的变化,华岭村村民深有体会:“旧村道一到雨天就很难走,运输的小货车轮胎打滑很容易翻车。现在不仅路好走了,路途距离也缩减了。”
<
事实上,村道硬底化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大作用。村道硬底化覆盖了6镇1街100多个行政村,打通了东西南北各个自然村之间的村道网络,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为配合村道建设,区建设局还会同相关的镇、村和部门分两期为我区农村安装了23000多盏路灯。
<
至此,村民们彻底告别了热天灰尘滚滚、雨天坑坑洼洼、夜路难行等出行困难问题,村道建设真真切切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路好了,随之带来的是发展了村级经济。区建设局局长徐永生介绍说,以前很多偏远农村长期因为路不通,许多农产品不能及时运出,外面的采购商也不愿来采购农产品。自然村道建设基本覆盖了全区所有的自然村,村道将各个农产品基地与区主干道、乡道、农耕道充分连接在一起,解决了农产品、生产原料的运输问题。路好了,环境美化了,有了更多挣钱的机会,很多居住城区的乡民都纷纷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