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父亲留下的财富

2014-07-28来源 : 互联网

天山网讯 (记者张苗报道)宽敞明亮的制衣厂房里,裁剪、缝纫、熨烫各行当工人忙碌不停,车间里,来自新疆哈密市各乡镇、不同民族的姐妹们戴着各色美丽的头巾埋头工作。进入新世纪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的学徒不仅免收学费,**个月还有500元工资,第二个月有800元工资,第三个月有1000元工资,技术熟练后拿计件工资和补贴,月收入大都在2000元以上,吃住免费。无论是在哈密市工业园区的主厂区还是五堡镇、天山乡的分厂区,缝纫机哒哒地响,学艺、就业、增收的喜悦映在各族姐妹们的脸上。

新世纪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园区厂投资2400万元,厂房占地38亩,拥有年产100万套规模的服装生产线,还在哈密市区、五堡镇、天山乡设有分厂,吸纳各民族农业富余劳动力300余人。

把工作岗位送到民族乡镇村民的家门口,无疑是一种义举,但对一家民营企业来说,为此付出的代价、心血难以用**衡量。在采访新世纪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新华的时候,她的一席话令人印象深刻。“在新世纪,谁说了破坏民族团结的话,做了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再有本事也请他走人。在我看来,少数民族职工就是亲人。我的父亲是**尔族养大的,我们家亲戚有一半是**尔族……”

从艾买提·尼亚孜到刘汉创

刘新华的一席话,引出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刘新华的父亲刘汉创。

上世纪30年代初,在甘肃酒泉的一个小山村,一个傍晚,放羊的孩子清点羊群时,惊恐地发现丢了一只羊。羊是地主家的,上次丢羊,他就挨过地主的毒打,羊鞭的把子在他后脑勺上重重的一击,打得他血流不止,伤好了以后,后脑勺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窝,怕再次挨打,他选择了逃跑。在逃跑的路上,他碰到了来往新疆和甘肃做生意的驼队,其中有个“好心人”给他干粮吃,并劝他跟驼队一起去新疆。这个当时只有七、八岁的孩子跟着驼队来到新疆哈密,但没想到,那个“好心人”竟是人贩子,想把他卖给人家做苦力。聪明的孩子想办法摆脱了人贩子的控制,四处流浪,*终被哈密八大石好心的**尔族大叔尼亚孜·阿吉收养,孩子从此有了一个**尔族名字—艾买提·尼亚孜。尼亚孜·阿吉夫妇只有一个亲生儿子,名叫买合穆提·尼亚孜,年纪比艾买提小一两岁,夫妇俩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从不舍得让艾买提干重活,并让他和弟弟一起上学,接受教育。很快艾买提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尔语,在**尔族父母的呵护下,长成了健壮的小伙子。

1950年1月,艾买提所在的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艾买提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剿匪战斗,表现英勇。一天晚上,连队指导员找他谈话,指导员本是开玩笑说艾买提长得不像**尔族,不料这句玩笑话勾起了艾买提的伤心事。他把自己童年的经历告诉了指导员,在部队开忆苦思甜大会的时候,艾买提被指定发言。他童年悲惨的遭遇和他与**尔亲人的亲情故事感动了全连官兵。大家问他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原名,想不想自己的亲娘,艾买提哭了,他只记得家在甘肃酒泉,自己姓刘,离家这么多年,不知道父母过得怎么样。在会后,战友们自发为他捐款500元,让他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艾买提给自己起了个汉族名字—刘学创,他凭着多年前依稀的记忆找到了自己的家,见到了亲生父母。家里的日子过得依旧贫困,在他走后,父母共失去了4个孩子。当他这个大小伙子出现在父母面前时,父母根本认不出他,父母认定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还是母亲想起了他当年后脑的伤疤,摸了摸他的后脑勺,摸到了那个深深的窝,一家才相认,抱头痛哭。家人希望他不忘了汉族的根本,给他改名刘汉创。刘汉创将自己的亲生父母、妹妹接到新疆,在哈密黄田安了家,从此原本分属**尔族、汉族的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虽然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有了汉族名字,但刘汉创在**尔族亲人眼里他还是艾买提。艾买提也舍不得**尔族父母,退伍复员后,他每个月至少有半个月住在八大石,照顾养父养母的起居生活。

“记住你们是汉族人的孩子,也是**尔族人的孩子”

斗转星移,刘汉创和他的**尔族兄弟都已娶妻生子,儿孙满堂。刘汉创有5个孩子,而他的弟弟买合穆提有12个孩子,一大家子人逢年过节常来常往,非常热闹,刘家的孩子大都能说**尔语,熟悉**尔族生活习俗。刘新华说:“父亲一直生活得非常快乐,他为人和蔼,很少生气。我们小的时候淘气惹怒了父亲,父亲往往用汉语训上几句就没词儿了,之后**尔语就像蝴蝶一样轻快地从他嘴里飞出来,说着说着父亲自己发现不对劲,就忍不住笑起来。

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一向快乐、和蔼的老人愤怒了。他激动地对子女们说:“那些暴徒根本不能代表**尔族人,他们是各族人民的敌人。你们要记住,**尔族和汉族永远是亲人,亲人之间可能会生气、拌嘴,但是永远不会屠刀相向。你们更要记住,自己是汉族的孩子,也是**尔族的孩子,你们永远都不能忘了民族亲情。”

“民族亲情是父亲留下的*宝贵的**”

2011年,老人因病去世。现在每每谈及父亲,刘新华总是感慨多多。

“父亲常对我说,现在国家富强,大家生活条件这么好,什么也不用愁,你愿意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多少干多少,干不动了就歇歇,困难总会过去的,不要有什么负担。如果将来自己能力允许,那就要毫不保留地去帮助别人。现在想来,就是父亲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影响着我,在我*困难的时候帮我放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刘新华说。

1984年,高中毕业的刘新华下海干起了个体。1996年,她接管了将要破产的“哈密地区卢克斯服装厂”,成立了“哈密市新世纪制衣厂”,吸纳的员工全是原毛纺服装厂下岗工人和原交通处服装厂下岗工人,其中大多数是年龄偏大、家庭负担重的少数民族妇女职工。她常常这样对员工说:“我们制衣厂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是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奋斗的结果,不论什么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这是我们厂的生命线。”

父亲去世后,刘新华依然尽一家长女的责任,照顾家里的**尔族、汉族亲人们。老人生病住院,她跑前跑后帮着联系医院,常去探望。兄弟姐妹们生活中遇到困难,她出*出力热心帮扶。今年21岁的**尔族姑娘美合日班·买买提,是买合穆提·尼亚孜的孙女。美合日班的父亲买买提·买合穆提是买合穆提·尼亚孜的次子,买买提身体常年有病,妻子是兵团十三师黄田农场职工,收入有限,家里生活不宽裕。美合日班学习成绩优异,本已考上了大学,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只上了一年就退学了。看到家里父亲重病,母亲一个人支撑着家,美合日班希望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就在美合日班愁容满面的时候,姑姑刘新华将她接到新世纪服装厂,安排厂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她学习裁剪技术。如今两年过去了,美合日班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新进厂**尔族职工的培训工作。“虽然艾买提爷爷去世了,但我们家人之间依然非常亲,在厂里工作就像在家里一样,非常愉快。”不善表达的美合日班这样说。

刘新华带着各民族兄弟姐妹依靠诚信团结闯市场,“新世纪”的事业蒸蒸日上,成为新疆制衣业龙头企业,服装品牌“新大新”被评为“新疆著名商标”。企业做强了,不忘社会责任,“新世纪”主动承担了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员的就业培训任务,特别是对边远贫困乡村来参加学习缝纫裁剪的少数民族同胞,她不计得失,免去一切费用。近十年来,在“新世纪”受到免费培训的人员多达680余名,他们有的留在了“新世纪”成为企业骨干,有的自谋职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新世纪”长期坚持每年资助两名少数民族贫困孩子上学,为地区福利院的孤儿无偿制作过年新衣。

近年来,“新世纪”获得了许多荣誉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刘新华本人也多次得到过国家、自治区领导的亲切接见。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刘新华说:“父亲一生勤俭、大方,亲戚、朋友谁有了困难都热心帮助,虽说当时我下海做生意的时候,父亲没有给我出一分*,但在我看来,民族亲情是父亲留给我的*宝贵的**。”

(编辑:和讯网站)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