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恩宁路 他们在一起

2014-07-31来源 : 互联网

以口述史记录恩宁路的《城志》。南都记者林宏贤摄《城志》图编上山爱将到NGO组织工作。《城志》主编Doris即将赴香港求学。《城志》成员之一阿立。《城志》成员之一思羽。《城志》成员之一邢晓雯。

“怀胎十二个月,终于生了。”7月8日,上山爱在朋友圈上发出这样一则信息,文字附图中一个女生手捧着一本名为《城志——恩宁专刊》的杂志,封面摄于2011年中秋夜的吉祥坊,小组成员和几个街坊在“废墟上赏月光”。这本杂志,是由一群年轻人操刀完成的恩宁路口述史。这群由绝大多数广州高校在校生组成的团队,因为有着83年历史的恩宁路而聚集到一起,又因这条路上的历史建筑而成就了一番事业。

见到上山爱时,他和主编Doris各自手提着一袋《城志》,走在前往小组工作室的路上,“杂志一共印制了500本,其中有100本是拿来送帮助过我们的人,主要是恩宁路的街坊和基金会。今天还有冲洗了一些之前拍摄的照片,也是准备送给街坊的。”上山爱边走边说道。

穿过热闹的多宝路,在恩宁路大地旧街一栋老旧的宿舍楼上,他们租下了其中一间房子作为小组成员日常的集散地。凌乱的空间里,墙壁上贴着2011年时名为“聆听恩宁”展览的宣传海报,还有随手从恩宁路一带捡来的路牌、一些旧时的私房租簿,大敞的窗户正对着满目疮痍的恩宁街区其中一角。《城志》便诞生于此。

刚完成采访安土街就拆了

翻开《城志》,**部分的“恩宁社区志”,用了14篇文章分别讲述了拆迁过程中的安土街,记录下了部分恩宁路的街坊的口述,重现了旧时的恩宁。第二部分开始,则是各个学科关于恩宁路改造的思考及读书笔记之类的延伸阅读。

作为杂志的图片编辑之一的上山爱,任意翻开一张图片,他便能熟悉地说出拍摄的地点及其中的人物事件。据上山爱向南都记者介绍,《城志》是由原‘恩宁路学术关注组’以及‘广州旧城关注组’小组成员以及所有关心恩宁路发展的人共同完成的。”参与者前后有20多人,通过他们实地走访恩宁路居民,利用口述的方式,从文字中还原了这个街区原本的样子,用照片和视频等方式记录下了这个街区从2010年开始的一系列变化。

据《城志》主编Doris回忆,记录恩宁路安土街的动迁过程,是《城志》创刊号的主打内容。值得庆幸的是,“刚完成安土街的采访大概一个礼拜之后,那个街区就被拆除了。”

两年前曾发起保护麻石行动

Doris表示,“杂志才刚刚出版,我们不敢说,会带来什么影响。”然而回顾做杂志的这两年来,成员们记录下了街区的点滴,搜寻到了一些未曾被听闻的故事和文保线索,有部分历史建筑也因此受到了关注而得以保留。

据了解,历史建筑这一概念*早于2012年时开始才在广州媒体上有所宣传,而两个小组的成员早在2010年时,便开始关注了。虽然没有直接利用“历史建筑”这一说法,但这一群为恩宁路而来的年轻人,在这个街区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2012年9月某天,荔枝湾涌二期恩宁路段的工程,一队由“荔枝湾建设指挥部”派来的工人连夜撬走了恩宁街区内街巷的麻石板,用于铺设荔枝湾涌景区广场所用。小组成员与街坊共同发起了“齐签名,保麻石”的签名行动,经过媒体曝光后,“指挥部”**停止开挖麻石,并对街区内的麻石巷进行保护。

散伙后或会换种方式关注恩宁路

在《城志》的发刊词中,编者称:“取名《城志》涵义有二,其一,志作为记载,指向过去;其二,作为志向、志趣、志识,则是立足当下,指向未来。”

《城志》第二期何时和街坊见面?Doris表示:“只出这一期,不会有第二本了。”《城志》成员Samuel表示,书里的文字记录下了恩宁街区从2011-2013年的大部分真实面貌,“杂志作为小终点,确也让人心安。”

随着*期《城志》面世,杂志编委会的部分成员也从原本的大学在校生一一变成了社会工作者,作者莫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媒体行业,图编上山爱则在NGO工作,Firefly成了老师,主编Doris即将赴香港求学,另一主编的刘超群同样去海外求学。

这本集合了两年心血的产物,仿如成员们的一个毕业标签。不过,这并不是终点。从2010年起就关注恩宁路的的Samuel说,这个街区给了他一份归属感,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Samuel表示,对恩宁路无需再刻意地去关注,未来或许将会逐渐将关注度转移向文化以及人情的层面去关注一些与民生相关的事情。上山爱则表示,“虽然没有了组织,但会换种方式保持关注,例如通过**公众平台分享一些有用的资源。”

圈规矩

他们是这样走在一起的

为《城志》前后作出贡献的20多名成员,主要来自于原“恩宁路学术关注组”以及“广州旧城关注”小组。2010年,随着广州市旧城改造项目规划的发布,人们把注意力转向关注恩宁街区的命运。这两个由广州高校在校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小组也于同年3月先后成立。

2011年底,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恩宁,两个小组*次携手举办了名为“聆听恩宁”的展览,这也为日后出版《城志》埋下了伏笔。

2011年,原“恩宁路关注组”在小组里开始设立了口述史项目。Doris是当时口述项目的早期成员之一。据其介绍,项目启动之初,大家便商讨着如何将这部分内容整理下来,结集成一本杂志。当项目意向敲定后,小组成员向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提交了请求,并成功地获得了经费支持。

据Doris表示,口述项目组的**批成员,主要来自原“恩宁路关注组”。而**期成员Samuel称,其是通过网络了解到相关信息后才申请加入的。Doris则是凭借本地人的优势,从会议助理转变成了口述小组的成员之一。“当时为了申请加入关注组,我自己一人跑来恩宁路作采访,连续一个礼拜走访了十几个街坊,写下了2000多字的文章发给了关注组的负责人。”

从2011年开始到2012年,小组开展招新工作,共计有20多名成员加盟进来,其中有90%成员为大学在校生,当中本地人又占了一半左右。

圈行动

他们是这样书写历史的

据Doris回忆,刚开始时团队不少人员都来自外地,有些甚至不是本省人,他们只是因为对旧城的关注而走在一起,但语言的差异又使得一开始的走访工作无法持续进行。“在街坊们熟悉的语言环境下进行采访,会更接地气。”后来会讲会听粤语的新成员加盟后,情况才好转。

《城志》早期供稿者、*高产作者之一的莫莫,曾参与了《城志》访谈街坊、供稿到后期出版的部分流程。据她介绍,“那个时候大多数成员都还是学生,主要利用暑假期间进行走访。每两人为一组在不同片区展开工作,受访者们至少需要接受两次采访,成员则通过录音等形式进行记录。”

由于每个地段的情况不同,收集所得的资料也各不相同,小组成员依据走访的内容整理并展开讨论,从中找出共性和不同,再进行选择。

据莫莫介绍:“这个过程很严谨,帮忙整理的组员一方面需要听得懂粤语,还要花长时间来完成整理工作,试过将一段1-2个小时的录音,整理成了40页的word文档。”

为了申请加入关注组,我连续一个礼拜走访了恩宁路十几个街坊,写下了2000多字的文章发给了关注组的负责人。———Doris

采写:南都记者郑雨楠实习生蓝娟

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