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幻泡影》:一出戏重构宗教与舞台的关系

2014-08-24来源 : 互联网

佛教元素是被“概念化”了。巧妙的设计让舞者幻化出多个“分身”。数码技术的运用让剧场呈现出虚实结合的状态。

9月19至21日,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和台湾“舞蹈空间”合作的“非法”多媒体舞蹈剧场《如梦幻泡影》将登陆香港文化中心。这是它自3月在台湾*演后,回到香港本土的*次演出。

将《金刚经》的**拆解,重新定义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如梦幻泡影》做到了这一点。但它不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它所思考的是虚与实、具象与抽象、舞台与社会……日前,南方都市报记者特赴香港专访《如梦幻泡影》导演胡恩威,听他讲述他心中的舞台、宗教、社会,以及这相互之间种种的缠绕与撕扯。

宗教与舞台合璧,用具象的舞台去表达虚空的思维

《如梦幻泡影》。

嗯。即便确定了演出的主题是宗教,这个剧名却也还是起得让人充满幻想———要知道,胡恩威此前亦有宗教题材的作品,但直接唤作《华严经》。

他的这个新作,从剧名来看,就会让人产生浪漫主义的情绪来。在他看来,选择“如梦幻泡影”五个字作为题目,让演出富有可能性。这出自佛教**《金刚经》里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果说“金刚经”三个字已经在让大家对它产生“强势”的思维定式,可同样出自《金刚经》的话,“如梦幻泡影”却是轻飘飘的、很虚幻。这样形成了一个化实为虚的效果,让以宗教为主题的作品,增加了*大的艺术发挥空间。宗教的主题确实贯穿演出的全部,不过它却不是生硬地植入舞台———佛教元素是被“概念化”了的。

所谓概念化,胡恩威认为,在他的创作中,永远都是主题先行的,他想把佛教这一概念引入舞台,比如说“空”、“非”的概念,让观众通过舞台去思考这样概念性、抽象的东西,至于观众得到了什么,创作的人永远也不知道。“不预设它的结果,令人对演出有期待。”

胡恩威很反对把宗教,或者具体地说佛教很明确地去划定界限,即便在他的演出里,有大量佛教的元素,但他依旧不希望这成为标签。

“太诡异了,你不会认为西方的古典音乐是天主教音乐,但其巴哈、莫扎特、贝多芬等等古典音乐家,他们的创作很多都是出于宗教的原因。但却有佛教音乐这一说法。”在胡恩威看来,如此将音乐分类很不恰当,他坚持“音乐就是音乐而已”。

事实上,这五个字被胡恩威解构,成为创作的切入点。每一个字代表一个与舞台相关的内容,每一个内容下又各有含义。“如”是时间,时间是结构;“梦”是音乐,音乐是内容;“幻”是影像,影像是情感;“泡”是空间,空间是形式;“影”是动作,动作是讯息。五个字之间又互相牵动,动作转化成影像,影像成为了情感。

演员要抄经,还自创金刚牌,用非常规的训练成就演出

在胡恩威的定义中,“梦”代表的是音乐,在演出里音乐填满了时间,是重要的“内容”。

“非音”是演出在音乐元素里强烈追求的境界。要理解“非音”*先又要理解佛教理论中的“非”———介于**与相对之前。在胡恩威看来,传统的古琴演奏,就是“非音”的**体现,欣赏古琴,听的是音与音之间的过渡或者是余音,因此往往会弹者与听者之间对同一*曲子产生不同的理解。

胡恩威与《如梦幻泡影》的音乐总监卢凯彤根据对“非音”的认识,认为吉他也能达到类似古琴的效果。因此,吉他的声音将不绝于整部剧中。

因为是一部与宗教相关的剧,演员也要理解佛教的内涵才能更加传神地演绎角色,因此胡恩威会组织演员一起抄经。在他看来,抄经是一件很妙的事情,**有其*特的节奏和韵律,读和看速度太快,很容易忽略这些节奏,并且这些节奏是无法由他人解释的,**靠自己体会,而抄经的过程,心神合一,注意力集中,**中的奥妙自然而然地显现。

除此之外,他们还自创了一副“金刚牌”,将**拆解成*立的词汇,78张牌78个词汇,参照塔罗牌的形式编制了一套游戏。通过与演员做游戏的方式,加深对佛教的理解。

在追溯历史的洪流中,重新尝试宗教与艺术的结合

从《华严经》到《如梦幻泡影》,胡恩威承认自己是倾向于佛教的。“我只能说认同佛教里的很多道理,但是不是信佛,是一个遵从内心的事,而不是用嘴来说。”

我们常说当下的社会是缺乏信仰的,而导演胡恩威却偏偏选择了具有宗教意义的主题,他并不觉得这之间有什么矛盾。“我们的社会缺的并不是信仰本身,而是信任。”缺乏信任的内因是不自信。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自信、信任、信仰间的缺失不断地恶性循环。“香港本身就是一个不自信的城市,很多东西明明是香港制造,却要标上外国的名字,为了让大家来信任这个品牌从而为其买单。社会变成资本的附庸。”

胡恩威认为,消费主义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开始大密度地消费情绪。胡恩威并不惧怕人们拿他的演出《如梦幻泡影》来当情绪消费。在他看来,在传统社会里宗教和艺术是分不开的,而现在娱乐与艺术的关系似乎更紧密些。摒除掉运用了多媒体的元素,《如梦幻泡影》就像在追溯历史一贯的做法,尝试重新将二者结合,但却以“实验性”的身份出现在舞台。

既然是做实验性的演出,胡恩威就不会考虑内容与受众间的匹配关系。他**不惧怕佛教禅理会吓跑观众。因为在他看来,深奥与否,只是习惯上的差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这不是商业性的表演,我们做的是实验演出,实验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不明白!”

采写:南都记者黄璐实习生李燕姗

图片:由香港进念·二十面体提供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