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舜德一马当先,带动港澳同胞台山捐资助学掀高潮境外乡亲22年助学捐资近4亿

2014-09-05来源 : 互联网

台山一中主体建筑楼。学业中学的文茞堂。学业中学由伍舜德捐建。

侨资助学之改革开放至2000年

从*初的旅加华侨捐资助学,到旅美华侨奋起直追回乡办学,直至“**”时期一度几近停滞,但台山旅外乡亲的思乡之情却从未间断。1978年改革开放的信号刚刚发出,台山市委市**就向海外乡亲们发出了*强烈的信号,距离*近的旅港澳台山乡亲立即开始回乡捐资助教、办学。特别是以旅港乡亲伍舜德为代表的一批旅港澳乡亲,一边自己捐资回乡办学,一边发动身边更多的港澳乡亲回乡捐资,在上个世纪末的二十年间,掀起了台山籍旅港澳乡亲回乡捐资办学的一个新**。据统计,仅在1978年至2000年的22年里,华侨和港澳同胞在台山的捐资助学总额就达到了39338万元,为台山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号:

台山一中70周年校庆开启广东侨务新局面

纵观中国现代史,“四人帮”时期所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大的,一时间是非颠倒:华侨爱国爱乡捐资办公益事业成了“收买人心的阶级敌人”,投资祖国****建设成了“反动资本家”,国家的侨务政策遭到严重破坏,华侨的爱国热情受到极大打击,也造成了台山地区华侨回乡捐资办学的停滞。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侨务工作也百废待兴,广东侨务工作的突破口就选择在了台山。恰逢广东省*好的中学之一台山一中将迎来70周年校庆,于是大办校庆庆典就成为了突破口。时任筹备委员会成员,后曾任台山市教育局局长的谭国渠对那段历史深有感受。“那次活动实际上是向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发出一个信号,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了,侨务政策变了,家乡建设需要他们。”谭国渠说。

据1979年出版的《台山一中七十周年校庆专刊》记载,广东省侨务办公室、佛山地区侨务办公室、台山县革委会等都对这次庆典给予了高度重视,当做“全县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重大事项来抓以拔高规格。为了筹备这次大型庆典,当时从台山市教育局等多个部门抽调了大批年轻干部组成了筹备委员会,专门负责和港澳乡亲以及海外侨领进行沟通联系,终于促成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300多人回乡参加庆典。

“台山一中虽然是在1909年创办的,但她的真正发展则是以上世纪二十年代海外爱国侨胞捐建校舍为开端的。”1979年5月24日,台山一中70周年校庆庆典盛大举行,时任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麦慕平在讲话时这样描述海外爱国侨胞的贡献,并且用了几乎一半的文字来描述当时改革开放后的侨务政策,并表态绝不辜负广大华侨的热情关怀和支持。

“这次大会不仅是向海内外乡亲重申党的侨务政策,还向海内外发出了台山落实拨乱反正各项政策的动员。”时任台山县革委会主任罗共鸣还在会上向与会代表宣布:台山将进一步落实干部政策、华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各项经济政策,加快侨乡建设。同时向海内外乡亲呼吁,希望得到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对家乡建设的支持。

在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之后,不少华侨开始行动。**个吃螃蟹的是香港台山商会,捐资12万港币为台山一中购买实验设备。由于当时港币对人民币汇率较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香港台山商会从香港购买了12万港币的电子设备如电视机等,运回广东市场销售,所得人民币全额捐给台山一中。台山一中校友会***陈冰玲告诉记者,虽然商会捐赠之初是12万港币,但*后实际捐到学校的数额达到了20万元人民币。“不要小看这20万元捐款,它可是当年香港台山商会年总收入的1/3呀!”原台山一中校长朱伟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那也是广东省改革开放之后教育界接收的**笔重大捐款,意义非常重大。

起步:

伍舜德捐建学业中学

开启捐资办学新篇章

1979年,在香港余氏宗亲会会长余凯庆的倡议下,160多位旅外乡亲捐资兴建了台城镇桂水小学的三层高教学大楼,成为有史料记载的改革开放后台山地区**所华侨捐资兴建的校舍。同年,大江镇旅港乡亲雷来进、雷金浓等众人捐资迁建张良边小学,也成为*早的侨资助学案例。但此时的捐款多在数十万之内。直到1982年,斗山旅港乡亲陈策文家族捐资256.8万元兴建斗山墩头华侨中学,才把港澳同胞捐资办学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同一年,水步旅港乡亲刘文添捐资126.6万元兴建了水步横水中学,赵炳炎等捐资111万元兴建了斗山浮石小学。1983年,刘少祯、刘泽霖、刘瑞等捐资190万元兴建了水步义育小学;刘新科等捐资131.6万元兴建了水步横水小学;陈昆栋捐资100万元兴建广海振华中学教学楼……当其时,台山各镇各村都通过各自的渠道,联系旅港澳乡亲回乡捐资办学,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学校的壮观局面。也就是这一年,伍舜德、马兰芳伉俪首次在台山捐款34万元兴建了台山一中马兰芳实验楼,此后一发不可收,开启了一个“海外市长”伍舜德为代表的港澳乡亲捐资办学时代。

据《台山市教育志》记载,伍舜德于1912年出生在台山四九镇塘虾村,他在塘虾村度过了艰难的童年。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商业经济系,后应香港陆海通公司的要求赴港,开始了他事业的奋斗历程。后创办的“美心食品有限公司”,成为香港饮食业中的佼佼者。或许是自己童年的经历,让伍舜德对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才有了他后来对教育事业源源不断的捐助。

“改革开放之后,小学附中被禁止,原本石涧小学附中的学生都需要到更远的地方读初中,伍舜德家乡塘虾村就在这个范围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1984年,伍舜德捐资1000万元兴建了一所全新的初中,以满足塘虾村和周围村民子女中学读书的需要。学业中学副校长李英华亲历了学校的诞生和成长,据他介绍,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伍学业,伍舜德将该学校命名为“学业中学”,同时为了纪念祖父伍文茞,兴建了文茞堂。

“学校创办之初,伍舜德先生就进行了小班教学、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定位,因此刚开始办学时每个年级只设2个班。”据介绍,当时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老师认真教学,伍舜德先生还设立了高额的奖学金和奖教金。之后,又经过3次扩建和修缮,到2002年学校移交**前,已经成为一个设施齐全、质量优异的中学,还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原中顾委常委王首道、原“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原外交部部长黄华以及省市各级领导到该校参观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不仅如此,伍舜德还利用自己在香港台山同乡中的地位和名望,发动了自己的好友黄乾亨、黄乾利、黄浩川、黄炳礼等人一起为家乡捐款,成为名副其实的“旅外市长”。1986年,黄乾亨、黄乾利与伍舜德合捐台山县图书馆,黄氏昆仲捐180万港元建图书馆东大楼,为纪念其先妣黄许丽娟,故取名为“黄许丽娟女士纪念楼”。又捐10万港元购置复印机、中文打字机、英文打字机、录音机、过塑机、速印机、光电誊影机等先进设备,并与伍舜德各捐5万港元做购置图书的基金。1987年春,黄乾亨、黄乾利昆仲为台中捐助经费275万港元,用于修缮旧校舍和兴建台中综合实验楼。1991年伍舜德、黄乾亨、黄乾利、黄浩川、黄炳礼五位先生各捐60万港元兴建五邑大学机械工程馆,命名为“台山五友楼”,1994年又捐资300万元兴建了台师“台山五友楼”,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后经有关部门统计,“台山五友”中伍舜德为家乡捐资超6000万元,其他四人也都每人捐资超过1000万元。

发展:

李灼文独资建更开邝文炽家乡建迺仓

1984年2月,台山县**了一系列鼓励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助学的规定,并召开华侨助学积极分子会议,宣传有关政策,使得华侨和港澳乡亲的捐资助学热情更加高涨。在伍舜德等爱国乡亲的带领下,涌现了一批爱国助教人士,其中李灼文和邝文炽不失为杰出代表。

李灼文1926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父亲英年早逝,李灼文与祖母谭更开、母亲伍金玉、妹妹李翠娥相依为命。少年时,李灼文先后在家乡敬修小学、广大中学就读。抗日战争期间,台山沦陷,李灼文被迫辍学,在家帮祖母在村前路边摆卖凉茶、饼食,母亲外出打工,勉强维持一家几口生活。祖孙相依为命,磨炼了他的意志。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给祖母以*好的回报。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刚刚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李灼文应时任顺德县委书记黎子流的邀请,率先在顺德办起了广东省**家来料加工补偿贸易企业———大进纺织厂,成为祖国内地**家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形式的服装厂。后又在台山投资港币1000多万元,办起了外向型的奔旺有限公司、标信制衣厂和南龙制衣厂,产品全部外销国际市场。

回乡办企业的过程中,李灼文发现家乡的基础教育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想起自己小时候辍学的经历,他决心投资创办一所学校。1985年9月,由李灼文独资创办的中学举行落成开学仪式,为纪念祖母谭更开的养育之恩,学校命名为“李谭更开纪念中学”。其中的科学馆,为报母亲养育之恩取名为“李伍金玉楼”。整个校园的建筑、教学设备及管乐队均属一流,是台山规模*大的中学之一。为使学校有充足的经费,他又捐出港币120多万元,建立校办工厂———更开中学制衣厂,收入归校董会用作办校基金。直到其已经过世22年之后的今天,其妻子李陈维湘女士仍然继承其遗愿,继续支持办好更开中学。

如果说李灼文在家乡是既办企业又办学校,是企业家兼教育慈善家,那么邝文炽则是更为纯粹的教育慈善家。邝文炽于1913年出生在台山市白沙镇,1945年,邝文炽和妻子一同迁往香港定居。1946年,他创办了东南无线电专科学校。改革开放后,台山县副县长邝翰到香港找到邝文炽,希望通过他和溯源堂的华侨达成一致,回家乡办学。1980年,邝文炽回乡讲学,为办学做准备。1984年7月,台山县**正式将溯源中学校舍退回给雷、方、邝溯源堂管理。邝文炽闻讯立即与溯源堂负责人商量开办溯源电子学校事宜,并拿出计划书,获得了宗亲们的一致通过。他亲任筹募委员会主席,还被推举为名誉校长。他带头捐资13万港元和价值60万港元的电子教学仪器,还多次自费赴美、加筹款,*后各地堂所和400多位宗亲共捐资200万港元作为办学经费。1986年秋,溯源电子学校开始招生,成为全国**所侨办中等专业学校。

1988年,为推动九年义务教育,邝文炽独资250万港元在家乡修建了一所中学,并以祖父的名字命名为迺仓中学。1991年,他又捐资在迺仓中学建造了以其父名字命名的祖孟楼做学生宿舍。1993年,邝文炽在广州培正中学台山籍同学聚会上提出创建台山培正学校,立刻得到校友们的支持。年届八旬的邝文炽被推举为建校筹委会主任兼学校董事会董事长。邝文炽率先捐资300万港元,还自费往返美、加及香港、北京、广州和台山演讲募捐。1998年9月2日,首期工程竣工,中小学和幼儿园同时开学招生,培正中学逐渐发展成为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的市一级学校。邝文炽膝下有三子四女,家族中有2位博士、3位硕士、10位学士,一门俊彦,满门书香。受其殷殷桑梓情、拳拳赤子心的熏陶,子女们对家乡也有深厚感情,非常支持他。至今,邝文炽及其儿女为家乡捐资累计超过5000万元。

**:

伍舜德捐款创新高

捐资办学掀**

随着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港澳同胞的捐款数额也开始不断增加,上千万的捐款开始不断涌现,伍舜德家族的捐款总额更是遥遥领先,成为教育界捐款大户,也标志着一个侨资助学时代的真正出现。继捐资1000万元兴建学业中学之后,1991年伍舜德捐资624万元兴建了中等专业学校,1996年还捐资1057万元兴建了马兰芳幼儿园,直到今天该校仍然是台山*好的幼儿园。此外,伍舜德家族还捐建了台山一中伍舜德楼、马兰芳楼、昆仲楼、伍威廉楼、马兰芳礼堂等近20项教育设施,并带头设立了台山市教育基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伍舜德家族在台山教育事业捐款就已经达到4700多万元,领跑捐资助学榜首。

紧随其后的当属陈鹏权、陈国强父子,共捐资兴建了汶村鹏权初级中学、台山鹏权中学和培正中学科学楼,并捐资设立了汶村镇教育基金,捐助台山市教育基金,合计捐资超过2800万元。而作为“台山五友”之一的黄炳礼家族捐资也达到了2300万元,兴建了台山师范学校黄传经教学楼、黄炳礼大会堂、黄远铭图书馆、台山五友楼、隆文学校、台山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台山医药学校等,并捐资设立了台山教育基金和台山师范学校奖教奖学基金。而在那个年代单个项目捐款*多的,要属1996年由邓树椿伉俪暨邓氏家族捐资2000万元兴建的三合镇邓树椿中学,也成为单独捐资办校的一个标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著名香港实业家李伯荣开始回到家乡捐资办学,且一发不可收,并在21世纪后来居上,成为回乡捐资助学的一个新标杆。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捐资兴建了敬修中学、台山市**幼儿园、四九松朗小学教学楼、台山师范学校聚英楼、周佩卿楼及教师活动中心、培英中学学生生活中心、任远中学李星衢会堂等等,捐资总额已达1600多万元。

正是在这些爱国乡亲的带领下,旅外乡亲和港澳乡亲纷纷解囊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据统计,仅在1978年至2000年的22年里,华侨和港澳同胞在台山的捐资助学总额就达到了39338万元,为台山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1994年一年就达到了3759万元,占当年台山教育事业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的41%。

[捐资助学故事]

学业中学用材多进口

墙纸用30年完好无损

记者在学业中学采访时,见证了学业中学从奠基到成长发展整个过程的学业中学副校长李英华告诉记者,伍舜德不仅对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视,对教学楼的建筑质量也要求严格。“由于当时国内还较少使用大理石贴片,墙纸更是非常少,伍先生就专门从香港购买建筑材料运到学校来,有时他还亲自下工地搬货。”

“这面墙的墙面都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材料,30年了没有更换过,那个墙纸也是。”李英华指着学业中学主楼的墙壁告诉记者,该楼顶天花都是30年前建校时贴的进口墙纸,虽然墙纸略微泛黄,但仍完好无损。“他特别注重质量,所以当时就立下了小班教学的规矩,直到后来学校移交给**都没有改变。”

07-08版:

策划/统筹:南都记者刘学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刘学通讯员伍建军

摄影:南都记者陈奕启

标签: 江门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