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东职工大讲堂”第七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于丹在演讲。南方日报图片
南都讯记者吴璇 家教门风的说法,似乎离现代社会已经很远。于丹昨日在广东职工大讲堂开讲《感悟中国智慧》,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重提对家教与门风的倡导。于丹说,家庭门风的培养,是*好的学校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的。“一个四岁的孩子学会认错,比他会背多少英语单词、会背多少唐诗都重要得多。”
孩子知道认错比会多少单词更重要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应该有怎样的家教门风?于丹强调,能认错是一个重要方面。“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人皆有羞恶之心’。什么是羞恶?羞恶就是一个小孩在家里做错事情,能觉得我错了。但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生子女,有几个能向大人认错的?”
“如果一个人四十岁做错了事还没有能力担当,只会推卸责任,还会有人尊敬他吗?”于丹认为,“一个人四十岁时面对世界的习惯,恰恰就是在他四岁时决定的。”
她告诫家长:一个孩子在四岁时能不能向世界认错,比他会多少英语单词、会背多少唐诗都重要得多。“因为一辈子不犯错是不可能的,让孩子知道从小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是家教的底线。做了什么事情自己能够负责任,这是非常大的事情。”
不能让孩子认为不给我就是亏欠我
为何如今的孩子都不愿认错呢?于丹说,有很多时候孩子推卸责任的习惯从潜意识就开始了。
她举例:“小不点”蹒跚学步的时候摔倒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马上去抱,责备地板摔疼宝宝了,并做出打地板状。“一个周岁的小孩潜意识中就有了一个提示,我有痛苦就一定有别的东西替我受过。”
于丹说,如果这个意识发展起来,小学作文没写好回家就会摔本子,中学数学考不好回家就摔卷子,上班了干不好,就抱怨团队没配合好。“慢慢地他就不会再有羞恶之心认识到‘我哪儿错了’,认为什么都是别人错了。”
于丹特别提倡让孩子知道要为成长的生命担当什么样的责任,“这种教育是必须的。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就指责抱怨认为这个世界不对,长大怎么办?不要让孩子认为不给我就是亏欠我了。”
而且,于丹坚持认为,这种教育不应由老师们来做,而是要家庭培养。“老师们固然要做,但只是锦上添花,真正雪中送炭的是父母。”
不能拿“有用”的东西剥夺孩子的天性
“当今的家教有一个很大失败,就是孩子做什么家长都得看着,你将奥数做完了我带你出去吃麦当劳,你今天将这两本书看完了妈妈周末带你去溜冰。”对此于丹觉得非常遗憾,“这让很多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热情了。”
“不能这样置换,一个人爱看书如果不能成为习惯,没有充沛的热情,长大不会有好习惯,”于丹说,“在家里教孩子学习这件事,不是说三岁背《论语》、五岁学英文、绘画要过关、弹钢琴考级才是有用的。”
家长应怎样培养出孩子的热情?别从小就拿有用的东西剥夺孩子快乐和好奇的天性!“孩子一开始爱什么都不是为了有用,你就让孩子保持一种能够对世界保持好奇,并且热爱它的能力。看书其实也是玩,其实做点什么东西、探索什么都是玩,只要他真诚和投入,不要伤害孩子的热情。”
家庭必须给孩子幸福的能力
于丹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孟子。说起孟子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于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品质都是“各家教的”,而非从学校和社会学来的。
于丹指出,现在的家长有一个误区,就是为人父母者过多信任社会和专业学校,而忽略了家教与门风,也就是认为送孩子进*好的幼儿园、小学,甚至是**学校,交昂贵的学费,这孩子肯定成才。“但是其实家庭是任何一个专业社会机构永远不能代替的。”
“任何一个人的此刻,都是他所有家庭教养的总和,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他全部的历史,”于丹说,想让孩子幸福是**父共有的心愿,但要让孩子幸福,家庭必须给他们幸福的能力。
于丹论家庭和谐
别在饭桌和床上玩手机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和谐?于丹举了个生动的例子:一个家庭和谐与否,可以看该家庭生活里到底是人的实际交往占的时间多,还是人人都看手机的时间多。
“现在流行一句话:世界上*远的距离是你就在我对面,但是你却低头看手机。”于丹说,她跟很多朋友都说过一个准则:“起码在生活里,要有一个*低限度,这就是不要将手机带到饭桌和卧室床上。”
“你试试,就这两个地方不带手机。哪怕在沙发上、上厕所带着都没有关系,因为那个空间是你的,但是在饭桌上和床上不带手机试试。”
“不夸张地说,家庭的幸福和谐程度能‘上来一大截’,你信吗?现在有多少人活得不幸福,是因为饭桌和卧室的床上都拿着手机,这件事多可怕啊!”于丹幽默的话语引来了现场的阵阵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