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制图:刘寅杉
本期茶饮:功夫茶
进入九月,已有3个亲戚朋友来问小编:十一买车抵不抵?一年之中什么时候买车*划算?金九银十是车商年底冲量的*重要时节,他们一般都会在这个时候推出各种促销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然而这时的车价是否全年之中*划算,就见仁见智了,毕竟一年之中,可以为商家所利用的大大小小节日有很多。
购物,尤其是大件商品,不能一时冲动贸然下手,总得慢慢考察货比三家,才不会留下悔恨。这个过程*讲究沉着、耐心,决不可一蹴而就,而准备工作相对繁琐、需要细品慢尝的功夫茶或许能磨磨一些人急躁的性子。
品功夫茶是一件风雅之事,从水质、器皿到冲泡方法都有特定的要求,不仅水分三等,讲究高冲低斟,还讲究品茶礼仪。它采用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关键看你怎么想
杨月娥
“十一买车”,成为近期不少人关心的话题。要不要买,其实关键看个人看重什么。如果说贪新,眼下的确是个好日子。如果说想挖到金,一年的车一周卖,你信么?
普通人选十一买,其实多半是因为这段时间促销活动多,而且自己有时间。促销活动多,光是听着口号就感觉捡了一个**宜。不过,你有听过一句话叫“卖家永远比买家精”么?姑且不说车行月月都有任务,不可能只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十一**周上,就是现如今的活动频繁度,长眼睛的也应该看得到哪次不是号称“史上*高”?只是用的名号不一样而已。
记者身边有个朋友,跟记者买了同样一款车型。记者是在1年前买的,朋友则是犹豫了1年才出手,结果却比记者买的还贵1000元。说到底,如果是款新车型,想在上市之初一口捡个**宜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所区别的就只有赠品、保养了,但具体能跟经销商谈到什么地步,还得看你的砍价功底。说白了,货比三家不上当。
退一步讲,如果认清了这点,想在“十一”期间看看新车,还是一个不错的时机。进入九月以来,新车密集上市,光是数量就已经是淡季时的好几倍,而且每款都是各个品牌旗下的重磅车型。出不出手,何时出手,关键看你怎么想。
既要结果,也要过程
何羽
N年前买房,我非常享受看楼过程,虽然各个楼盘之间有段距离,花费时间不菲,但有着强烈的视觉愉悦感,看多了还能增长不少见识。然后买家具,依然是个非常享受的过程。有段时间变身网上购物狂,不是因为家里缺东西,只为享受购物过程。鱼与渔哪个更重要?你以为我会回答渔?错了,我两者都要!
貌似有点扯远了,这与何时买车有何关系?有,当然有,只是关键词可能不是“划算”,改成“合适”比较贴切。21世纪的人购物,价格不是**考虑对象,服务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大,否则为何体验式消费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即使是大件商品如房屋、汽车,也不例外。
家里的福克斯今年刚过7岁生日,进入第八个年头,老公催着我十一长假物色新欢,我坚决**了。假日市场人挤人,销售员这个时候未必有空接待你,更遑论提供高质量服务。再论价格,也不见得便宜多少,只要不是新车、**车,几乎一年到头都有优惠,你再磨练一下砍价口才,平时也能拿到“节日专享价”。更重要的是,旺季买车,提车、上牌都得等,足以让你的耐心磨出泡。
买车如买衣,节日优惠虽然丰厚,但噱头成分也更大。现在买衣服,很多商家并不直接打折,而更喜欢玩“400元换800元”这样的新花样,而你无论怎么拼单,结果也不会是刚满800元,而是远远超出这个数,于是你又会考虑“800元换1600元”,结果亦然,如此类推,循环不已,*终买回来的商品也比平时打五折还贵。
买车也一样,假日促销花样不少,水分更多,赠送的汽车用品、燃油、保养卡折算价都高得离谱,而且有些未必能用上。既然旺季买车讨不了多少便宜,何必要往人群中挤自讨苦吃?
再回到“过程”与“结果”的选择,这是道主观题,没有正确答案,有点像以前流行的对“天长地久”与“曾经拥有”的抉择。有的人看重“天长地久”,有的人只在乎“曾经拥有”,但“过程”与“结果”无疑更好选择,因为“天长地久”与“曾经拥有”是对立的,“过程”与“结果”却不是,可以同时拥有。买车,我既要好结果,也要享受过程。
该出手时就出手
黎秀敏
一年之中,何时买车才是*好时机?相信这是一个让不少消费者心里头很纠结的问题。笔者从事媒体行业以来,也被身边的朋友问及多次。
就从年头开始说起吧。“一年之计在于春”,1-2月通常是春节期间,车商会推出新春优惠。不过这个时候,大多消费者认为车商年初计划才刚制定,当然不会急着降价,这个时候出手显然不太明智,于是就往下观望。
3-4月份来了,市场变淡,到店人流量减少,车商又借各种名目抛出优惠,可有些消费者不急,坐等“五一”来临,“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继续发酵。“五一”优惠没达到心理预期,想着下半年车商冲量或许会更便宜,于是把“购车计划”又往后推。
到了7-8月份淡季,想出手时听到别人喊“国庆**周买车更实惠”,心想都等了那么久,也不在乎多等一两个月了。没想到,国庆逛了车市后,发现并没便宜多少,小算盘又在算计着,年底了,车商看着积压的库存会抛出更多实惠吧。
孰不知,这些消费者等了一月又一月,车都没到手,更夸张的是有些人一等就是一年多,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这位朋友高调地说要等大优惠买车,等了一年还是开着敞篷车(电动车)四处游荡,啥时候能开上四轮座驾还没个影儿。
对不少普通上班族而言,花费十几万元购置大件消费品,当然是件大事,自然要用“火眼金睛”“货比三家”再三筹谋。
何时买车*实惠?或许每个准车主都有不同的答案。相比之下,笔者更倾向于“看自己的刚性需求”,不仅要看眼前的价格,也要看品牌、4S店口碑、员工的服务态度、后续的承诺等。如不着急用车,等等也没关系。如“火烧眉毛”急着用车,比如要接送小孩读书或假期开车回老家办事等,这个时候还是得及早订车,别误了大事才好。
不过,真正等到车市传统旺季(**周或年底)扎堆去买车,到时候难免面临“提车难”的问题,还要遭遇选号、上牌要排队等候的局面,同时由于购车人数较多,4S店销售人员有限,所享受的服务水平或许也会打个折扣。这些都是能预见到的,*好要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