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道,请回到基本

2014-10-20来源 : 互联网

后窗

在生物和医学报道中,“抗癌”一直是个*眼球的关键词。天然病毒M1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特性,是*近该领域*热门的报道。

10月6日,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团队的这一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后,*早的中文报道是10月10日《科技日报》的报道,新闻标题为《一种新溶瘤病毒能**杀灭癌细胞》。报道中用了多个原创的比喻,称M1病毒“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找到肿瘤组织并将其杀灭”,“如同‘**制导’一般”。这个报道及其所用的比喻在其他媒体报道和微博传播中均被广泛使用,而事实上这些比喻并不准确。

同日,中山大学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新闻,通报论文发表一事,只有四五百字。对比可发现,通稿中用词是“感染并杀伤”,“抑制肿瘤生长”,词义与**篇报道有明显区别。

几日下来,多家媒体的报道都是千字以内的短消息,内容基本没有超出*发报道和通报范围。报道基调越来越高昂,“有望攻克癌症”等乐观言论不绝。甚至有媒体提及该研究堪当诺贝尔奖提名。

当日,我上网找到PNAS杂志公布的论文摘要,读了几行我便发现,自己没有分析理解实验的能力,对摘要的自行翻译也难以**准确。必须联系采访寻求协助,*选是联系实验室团队,若不行则找领域内**分析评价,再不济也要找一个相关专业的博士生解释,才有底气写这个报道。

而在“知乎”等问答网站上,具有科研背景知识的多名网友分析试验成果,认为论文有意义,但远没有媒体表述上乐观,批评媒体报道过度夸张。若报道未能回应这些疑问,便已落在读者的后面。

晚上,我们*先联系了中大校方,采访要求被婉拒。次日,我设法联系上实验团队的一名成员,再联系上颜光美教授本人。此时颜教授已收到大量的患者咨询邮件电话,正希望通过媒体让兴奋的**冷静下来,欣然接受采访,详细解释了试验中的问题。次日,《M1“灭癌”病毒研究人体试验*快也得等3年》的报道见报,与其他报道相比,有相当大的信息增量,也得到受访者的认可。

这次报道,我做的事情是把自己定位为“问题提出和传递者”,将公众的问题带到科研工作者面前,在问与回之间架起桥梁。对无科研背景的来说,所能做的也就是回归基本的新闻操作,回到核心信息源上。而对读者来说,遇到简短而轰动的科技新闻,可以做的是别急着下定论,等待更加详细的报道。

陈万如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