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伸“援手”代发工资 海鑫钢铁危局现“曙光”?

2014-10-31来源 : 互联网

深陷债务泥潭而无法自拔的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鑫集团”),终于盼到了**的“援手”。据华夏时报报道,目前,运城市**召集几乎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及金融机构,由常务副市长王殿民亲自挂帅,赴海鑫集团现场办公。传言闻喜县**更拿出3000万“维稳资金”帮助海鑫集团给员工发工资。

不过,对于市县两级**的*救行动,在一些钢铁企业眼中无疑触犯了市场规律。“若动用行政手段让海鑫的贷款超过市场规律的警戒线,或将让海鑫集团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一位不具名的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

**出手为哪般?

据搜狐财经报道,“宝钢刚刚到海鑫挖人,这批已经招走了30多个。”在海鑫集团厂区外,一位该公司的员工表示。与此同时,由于海鑫集团的上万名员工基本都来自山西运城下属的闻喜县,被宝钢招走就意味着可能要背井离乡。

但这样的境况至少好于当前。作为山西省*大的民营企业,甚至坐过国内*大民营钢铁企业的宝座,资产超过130亿元,海鑫钢铁也曾一度辉煌;但是在4月29日这天,庞大的厂区内工人****,6座高炉都没有使用的迹象,除了看守厂房的若干工人以外,只有几个职工嘻嘻哈哈地玩着陀螺。

实际上,在海鑫集团厂区内,生锈的高炉和厂房随处可见;工地上留着一堆堆钢筋,可以看到上面的生产标签,生产日期是2014年3月19日,可见这座钢厂尽管刚刚停产不久,但也一度荒废。厂区内一位干部表示,该集团从3月20日正式停止生产,在各方磋商下,预计于6月1日到10日之间复工,5月份开始进原料。

但当地一位了解该企业的人士却表示“复工也有来自**的原因”。“上万人的企业倒不得,况且企业的股份情况也是个谜,可能不宜*后被破产。”

据海鑫留守员工老张(化名)透露,随着员工对复产失去信心,人员流失问题也越发严重,很多人已经主动离开海鑫集团。目前在海鑫“猎头”的钢铁企业也越来越多。老张的说法得到多位海鑫员工的证实,一位年轻的李姓海鑫员工表示,海鑫内部正在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着其他企业的招工信息,而在互联网上海鑫员工聚集度较高的**和贴吧里,各种钢铁企业的招聘信息也随处可见。

4月中旬,海鑫集团调整了出货价格,所有产品的出厂价格均有所下降,这被老张解读为低价甩卖。更让人担心的,还有海鑫官方高额的复产投入。此前有媒体请钢铁业专家估算海鑫的复产成本,得出的数据为复产一座大高炉需要两三千万,其他几座小高炉也需要几百万。但事实上,海鑫的复产成本远不止“千万级”。

不过,一位接近海鑫核心管理层的海鑫集团内部人士表示,海鑫向运城市**上报的复产方案中,为实现复产所需筹集的资金数量为13.27亿元。“13亿完全可以建一个新的高炉。”该海鑫内部人士表示,“正因为此,一些有收购意向的钢铁企业在看过海鑫的情况后,都直接走了。”

另据21世纪网报道,此次海鑫钢铁出现危机,不仅引起上下游及利益关联方的强烈反应,也让当地**感到“紧张”。当地人戏谑,“海鑫钢铁打个喷嚏,整个闻喜都要感冒”。这句话看似有些夸张,实际上因海鑫解决当地近万人就业,贡献近一半的财政收入,一个地方钢厂的发展态势对整个县的经济影响颇大。

据闻喜县经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县里唯一一家大型的钢铁企业,海鑫钢铁对闻喜县财政贡献达到一半以上,钢铁行业*红火的时候达到80%,这几年降下来了,也有40%。”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闻喜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为19.95亿元,海鑫销售收入12.97亿元,占全县的65%(2012年同期占比更高,达75.69%);海鑫产品销售成本为12.38亿元,占全县总额的65.54%(2012年同期为21.31亿元,占比77.04%);此外,2012年2月闻喜县的税金总额为3480万元,海鑫纳税占比37.35%(2013年同期数据空缺)。从中可以看到,海鑫集团在闻喜县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海鑫钢铁今年停止进口原料铁矿石,6座高炉陆续自今年3月份开始全面停产,闻喜县**有些着急。

“海鑫采用的原料全部为外部矿石,由青岛港、连云港和日照港运入。海鑫去年完成6亿美元的进口,主要是铁矿石,但今年前两个月份都没有进口。”上述闻喜县**人士称,“前两年都还可以,进口占到全市的1/3,海鑫今年要是完成不了任务,全市的任务肯定完不成。估计全省的任务都够呛。”

实际上,尽管没有公开的高调宣传,但运城市及闻喜县**对海鑫集团的*救行动已经展开,而这场*救行动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一位同样来自钢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海鑫集团自己倒是想停下来,可实际情况是根本停不下来。”

上述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与李兆会并不熟悉,但通过仅有的几次接触可以明显感觉到,李兆会本人并不熟悉钢铁企业的具体事务,而且也不想在钢铁领域有所发展。

即便是在海鑫钢铁遇到困境的今天,在该企业负责人看来,作为钢铁业生产管理外行的李兆会,首选仍然是放弃在钢铁领域的发展。“但是当地**不会让他停下来,企业有那么多员工,百分之八九十的当地人都依靠这个企业吃饭,如果企业停产带来社会问题,对**来说是很麻烦的。”

该负责人表示,除**之外,银行也不会让企业停下来。企业一旦停产,银行就会去起诉企业主,海鑫集团的事态发展也印证这一说法。“银行贷款给企业,等到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困难,又急忙抽贷,还不准许企业停产,你让企业怎么办?”

**、银行均不希望企业停产,即便企业一厢情愿也根本停不下来,于是只能把泡沫越吹越大。上述企业负责人以之前影响甚广的山西联盛集团重组案为例,描述泡沫吹尽的*终结果。

李氏的家族选择

要说清楚海鑫危局,恐怕海鑫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海仓是绕不开的话题。据姑苏晚报报道,2003年1月,海鑫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海仓意外被杀,让这家集团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把握、谁来把握这家钢铁集团的未来成了李氏家族面临的重大决策。

据说,李海仓的父亲李春元在自己家里先后召开了三次家庭会议。参加家庭会的有李海仓的父母、妻子和儿子,还有李海仓的两个哥哥和三个弟弟。李氏6个兄弟中除了李海仓才能突出以外,五弟李天虎的呼声*高,六弟李文杰也有不错的学历背景。*终李春元决定,把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扶到台前。

当时的李兆会只有22岁,尚没有完成海外学业,将如此巨大的家族业务交给这样一位未经社会和商场历练的年轻人,海鑫集团的选择备受关注。根据李春元当时的决定,李兆会成为海鑫集团的新掌门人。李海仓的得力干将—总经理李天虎、常务副董事长辛存海继续保留职务,辅佐李兆会。

但是很快,李兆会和李天虎就“分手”了,这在企业内也被看做海归派与土生土长的经验派之间的摩擦,后者分得一家水泥厂之后离开海鑫集团; 辛存海和另一位元老也相继离开,而后,李兆会曾一度任用六叔李文杰,但是目前集团人士称,已经很久没有在闻喜的炼钢基地里见到此人了。

一位海鑫集团的人士称,李兆会热衷于金融期货,一年里基本不来钢厂,钢厂的业务由此每况愈下。李兆会在钢铁业务上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词“不懂”“不关心”。

另据一位当地人士介绍,老爷子李春元为停产曾召开过家族会议,要求李家兄弟各自出一亿元资金先垫上,帮助企业运营。李家四兄弟—除老三李海仓和老大去世之外—加上老爷子大约可凑5亿元资金,李家的实力仍可见一斑。

对于李兆会来说,资本市场似乎更是他的兴趣所在,其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主要以山西海鑫实业为平台。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这是李兆会迄今为止*成功的投资,海鑫实业在2007上半年的股市高点,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然而据一位海鑫内部人士透露,收购民生股份的功劳主要不在李兆会,而是其父李海仓的决策。除此之外,李兆会的其他投资均乏善可陈。

值得玩味的是,离开海鑫的人生意做的都“风生水起”。以李天虎为例,他比李兆会大20多岁,是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生。如今,李天虎所经营的海天水泥已经成为晋南*大的水泥厂,并在2007年与冀东水泥达成合资协议,双方总投资4.5亿元成立冀东海天水泥闻喜有限公司,李天虎在其中占股40%。该公司一位高层人士表示,李天虎工作实干,从不虚夸。

此外,李天虎还成功进入了闻喜县和运城的房地产业,并投资建造了闻喜唯一的四星级酒店。“也是围绕着水泥的主业,拓展下游的产业链,”海天集团这位高层人士说,“现在,这一产业也很成功。李天虎的一个*大特点,就是对企业什么项目可做什么项目不可做心里非常清楚,对发展方向把握非常成功。”

据知情人士透露,李天虎无奈离开时,为海鑫集团的前途甚为担忧。李兆会2005年、200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他明白自己有两个责任:一、照顾母亲、妹妹; 二、决不能让父亲的海鑫集团在自己手中败落,否则无颜面对九泉下的父亲。

实际上,在部分县**人士眼里,此次债务危机也暴露了海鑫集团的管理问题,停产或许也是改善经营的一个契机。

闻喜县相关部门要求匿名的一位负责人说:“现在钢铁行业的形势不好,停产也许是个好事。有人重组的话更好,对海鑫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对闻喜县来说,如果海鑫还是继续糊里糊涂地生产下去,纳税也不多,管理也混乱。我们希望海鑫重组,把资产进行整合,把贷款合理化。”

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则称:“**有再大本事也不能把窟窿全部填进去,运城没那能力。海鑫的问题很早就出现了,只是没引起重视。**扶持企业发展,不是简单地硬撑。核心的债务问题,我认为**代替不了市场,但一旦钢企退出,**一定要帮助解决这些职工再就业的问题。”

如今海鑫形势逆转,与钢铁行业的持续下行和微利态势也不无关系,但是海鑫的管理漏洞让其雪上加霜。在几位长期接触海鑫集团的民企钢企人士看来,海鑫的家族属性很强,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弊端显露出来,海鑫似乎陷入一个群龙无首的局面里。

这些的管理问题体现在诸多方面——员工常年见不到管理人,合作方找不到负责人,县**人士也鲜少联系到海鑫高层。董事长李兆会很少出现在海鑫总部,在海鑫钢厂员工的眼里,他并不把钢铁当主业,90%的精力都放在了“外面”,直接管理很少。

一位不愿具名的海鑫钢铁人士回忆道:“比如早前环保节能减排需要投资1000万,只需要三个月这笔资金就能回来,但他连这1000万都不投,现在也是后悔了。有时候前几天开会还说我们要卧薪尝胆,下个月的管理绝对不是这个样。但*终也没有太大改变。”

“海鑫现在的环保手续齐全,审批手续也是齐全的,但这两年环保设施上不全,这是资金运转不良造成的。”闻喜县环保局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环保上,海鑫只能说有些不完善。”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