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知故犯,还是不得不犯

2014-11-02来源 : 互联网

惠声惠色 点击热点直击要害

围观:又一批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国企被点名。惠州市2013年度审计报告出炉。报告*次对市直部门“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公开,市环保局、市园林局、市旅游局等3个部门因无预算或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被点名曝光。来源:10月30日,南方都市报

说说:老师教育学生,家长批评孩子,*怕的是屡教不改。审计报告披露的很多问题,年年岁岁花相似,只有人不同,已被统称为屡审屡犯的普遍性问题,作为和公民也头疼,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力感:哪来这么多“熊孩子”!不过,传统上也有“孟母三迁”之说,有时候环境、氛围对人的塑造更显重要,对财政供养部门来说,同样如此。于是问题来了,部门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到底是明知故犯,还是不得不犯?

通读今年的审计报告,我*感兴趣的“爆点”是关于3个部门违规使用“三公”经费一项。这倒不是说这一项涉及的金额有多震撼(违规金额不过50多万,与其他项目动辄上千万的违规滥用相比,简直有点小儿科),而仅仅因为这是一个新鲜的新闻点。其他审计出来的问题,大多属于屡审屡犯的普遍性问题,老实说,审美疲劳了。*关键是,屡查还敢屡犯,这叫肆无忌惮,不是规则出了问题,就是罚则唬不住人。

举个例子,部门挤占专项资金用于经常性经费支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屡查屡犯的老问题。专项资金是财政部门下拨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但在惠州的历年审计中,审计部门发现很多单位存在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和比例不够明晰的问题,导致费用支出的随意性较大,有些专项工作经费支出中招待费等消费性支出比例较大。市审计局局长冯起忠曾举例:“2010年审计某部门时,发现该部门下拨的专项工作经费为42.27万元,其中消费性支出就达40万元,占专项工作经费支出的97%。”像这种**个案,犯事部门“一把手”显然属于明知故犯,**则恐怕在于对责任人的追究不够严厉**,以至于有恃无恐,把纳税人的*当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但不得不承认,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规则过时,逼得部门“一把手”明知山有虎,还三番两次偏向虎山行。前日,在审议审计报告过程中,向以敢言闻名的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黄赞基难得替局长们说好话。他的发言内容,媒体均未报道。其实值得在此引述。他说,对于那些屡查屡犯的审计问题,部门“一把手”也即局长们也很苦恼,都有躺着中枪的无奈感。部门日常经费预算标准是若干年前就定下来的,但随着社会发展,有些部门的管理范围不断扩大,职能也出现变化,正常经费不够用怎么办?当家人跑去**“化缘”,**人员说经费标准是定死的,没办法,然而也帮忙支招说:“你们搞个项目来申请专项经费吧!”这个意思很明白了,日常经费不够,就用专项资金来凑。这是有“传统”的,而且得到一定程度“默许”的,所以才会屡审屡犯。黄赞基直言这种现象是“逼良为娼”。只有对过时的预算标准进行调整,使其合理,审计才能有客观的依据,如此才有意义。

替局长们说话的,还有市人大常委会***叶泽雄。审计报告点名市旅游局无预算支付因公出国(境)费22.79万元,并特地解释称,主要是参加上级旅游部门统一组织的对外宣传推介活动。叶泽雄表示理解并调侃说,这笔因公出国(境)费是无法预见的,年初部门没有打预算,但是上级部门突然一个通知下来,“其他市都派人去了,惠州如果因为没预算不去,那不是很丢脸吗?”

这一争论,确实也给公众留下了重重疑团:“去啊”是一定的,“去哪儿”(境外哪个国家或地区)不知道,多少人次出去,也不知道,*是花了,怎么花的,还是不知道。审计部门和叶泽雄的*终观点其实是一致的,旅游局突然开销了一笔出国(境)费用虽然违规,但实属无奈,因不能对上级部门的安排抗命说无预算不去了。但问题也在这里,虽不能抗命,账目还是可以更清晰地呈现给公众的。审计报告对此惜墨如金,等于解释不清,**可以在有必要说明的时候加些注释,让真相浮上来一些。比如,旅游局参加了上级部门的出国(境)活动,何时、何人、去哪都可以说吧,另外,其他市参加此次活动花了多少*,比较起来惠州的花费是否合理,也可以作为参照嘛。

现在可好,把旅游局架起来了,却不说所犯何罪,难怪物议汹汹。我要是旅游局局长,肯定会寻求媒体作一番自我申辩,把这些疑团都解开,让公众知道我是明知故犯呢,还是不得不犯。不说,大家肯定使劲往坏了想。□末丛

标签: 惠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