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展览变成一场艺术猜拳游戏

2014-11-02来源 : 互联网

杨劲松作品《新文化三人》。邱志杰作品《鱼贯》《花终于出现了》《农业被重复**了七次》。

“‘双个展’不是*立、隔离的展览,它是两个艺术家之间的‘猜拳游戏’。”———这样一种对展览的新颖阐释,在11月1日下午于长沙美仑美术馆开展的“杨劲松&邱志杰双个展”中获得了充分的演绎———30天的展期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馆长杨劲松与知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教授邱志杰进行了一场颇具新意的“艺术对歌”,他们向对方抛出的艺术密码,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语,他们把偌大的展厅变成了一场隆重的“艺术猜谜会”。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艺术展览,而是“珍珑棋局”和“艺术猜拳”

“杨劲松&邱志杰双个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無常是常———杨劲松艺术展”,而与之形成呼应、对照之势的是“万物有灵———邱志杰艺术展”。光从名称上看,两个展览都各自照应了道易文化中的虚无主义精韵,序篇之起,杨劲松与邱志杰已经完成了一次“对歌”。

杨劲松年逾六旬,邱志杰年过不惑,这两位年龄上有“代沟”的艺术家,正在依照自己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逻辑,各自*立地编排自己的艺术语言和作品,但每个作品的关系并不疏远,而是错综复杂、融汇互通、转承起合、互为注脚的。“当对方设置一个由文字、数码组成的作品时,我马上就会以一幅‘地图’相呼应,以示‘图文交融’、‘图文并举’的特殊寓意;而对方抛出一个流动性很强、富于张力的作品,我便用静默的、富于静态感的雕塑作品与之呼应……总之,作品就是我们默契对话的语言,我们并不是兀自地各走各路,而是在‘双个展’的平台下找到了交集。”杨劲松说。

这是一场不露锋芒的华山论剑,两个艺界高手各自比拼“内功”,在不动声色的展厅里激起了涟漪。“我们并不是竞赛,比拼技艺,而是在进行一次‘猜拳游戏’———这样的形式特别有趣,使艺术家各自的创作空间、意念空间找到了对接的接口。”邱志杰认为,这样的“对话”激起了他莫大的创作灵感,对方不断抛出的“谜题”,也延续着他的**和兴趣。

而由“对话”延伸开去,两个艺术家从不同的创作纬度梳理了中国的历史,让中国的现代史有了一个特殊的观瞻视角———譬如,在“無常是常———杨劲松艺术展”中,杨劲松自2008年以来创作的《四月九日》、《拟像》、《涂抹》及《新文化三人》等系列作品,墨色成为视觉的支撑和精神图腾,也成为画面恒定的气质,呈现出艺术家的气节和坦荡。尤其作品中具有学理意味的“涂抹”是亮点,这种“涂抹”是语言,也是方法,同样是反省、立场和生机。而杨劲松*为看重的代表作《蜃市》,则是用几百个人的电话号码,塑造了一个立体装置,它看上去就像一幅飘忽的城市雾景。“我是在用这个作品对数码化的时代进行反思———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虚薄,就像一层飘渺的雾———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反而不存在了,他们变成一个个电话号码,一个个数字化的标签……科技之兴往往带来的是诸如此类的历史之痛。”杨劲松如是解释作品的寓意。

“万物有灵———邱志杰艺术展”呈现的是纸雕、大水墨题材中的“进化”、“龙脉”、“众生”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依然延续了邱志杰以往作品中对历史和**的变迁兴衰、文化和信念的错综纠缠、人事和因缘的聚散离合等问题的探究与关注。观众身置其中,能够触摸到文明史的脉搏,犹如读遍万卷书轴般,产生*大的心灵感悟。

“此次展览同时呈现了杨劲松和邱志杰从艺以来*为完整、**的文献性画册,对其艺术进行详细的文本梳理,同时结合展场设计,进行更为明晰的凸显,展现一场更为全面的艺术视觉。”展览的宣传图册中如是写道。

塑造“艺术对话”的氛围和语境,可改变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呆板困境

事实上,本次展览还隐藏着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图。“过去,中国的艺术(美术)教育一直备受各界诟病,而我们通过一次‘艺术对话’,也是试图探索一种‘师生展’以及‘师生互动’的**模式,从而提炼出一种艺术教育的新法则。”杨劲松说。

过去,**中常见的观点是———中国艺术教育只讲求技艺训练,师生的艺术创作**不足,艺术教育也常常处于“被动推磨”的状态……所谓“学院派”的创作,常常是教师布置绘画、创作作业,学生按照既定要求交出“命题作文”式的作品———学生的创意、个性和灵感无从发挥,无法呈现出学生本人的创意潜力和创作能量。而各地美术馆频频涌现的“师生展”、“毕业生展”,总是能见到“师风生承”的痕迹,导师的创作风格在学生作品处“回光返照”式的再现,学生无法突破“导师阴影”而迈上更高台阶。中国艺术学子的“匠气”难以消脱。

杨劲松与邱志杰的“双个展”,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展”,但这种“老生代”与“中生代”为抹平年龄代沟而进行的艺术对话,实际上可以借鉴到学院派教学中来。“双方各自利用艺术语言给对方出题,就好像是《天龙八部》中的珍珑棋局一样,每一个招式既是对之前招式的应答和化解,又是在抛出新的谜题继续进行探索……双个展的两位艺术家,表面上是在进行各自的创作,实际上又不可能**对方‘谜题’所带来的影响,他们在无声的背景下完成了艺术观念的交流,这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杨劲松解释道。

“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是否也能建立起这种‘猜谜式’的师生关系?”杨劲松透露了自己的猜想,“艺术教育不可能维持在纯粹的‘师讲生听’的状态上,按照传统教育的模式,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深层次的观念交流,但是‘师生双个展’却有可能激起师生之间潜意识的东西,教师通过作品的艺术语言完成‘教育’的过程,学生也可以通过创作来完成‘应答’。”

而这种“双个展”的思路,实际上也可以延伸到群展、团体展中,让“双人对话”变成一场“多人会议”,把一场艺术展览变成一场头脑风暴,每个创作者可以各自出题、各自解题,形成一个“意见交流市场”,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可被充分激活。“我们正在酝酿这样的教育模式———我们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及他*一无二的创作灵魂,但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学员分成各个小组和团体,让他们在团队氛围中取得新的艺术感悟……尤其是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被动的学生,他们会在集体创作之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的艺术底气,让自己的个性变得更加丰满。”杨劲松补充。

或许,不久的未来,中国艺术教育的课堂不必这么呆板僵化,而是充满“艺术猜拳”、“艺术棋局”之类的欢快元素。“双个展”也开始向“群个展”的方向进化,让这场艺术的“猜谜接力”延伸到更广泛的场域中去。

采写:周正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