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无疑是大四学生忙碌而焦虑的季节,经过10月的网申阶段,11月的校园招聘即将迎来笔试、面试的高峰。但很多大学生因为觉得自己的简历不够“分量”,又或者担心自己的专业与应聘的职位“不对口”,而感到压力*大。
“很多大学生往往认为一份‘镀金’履历是获得录用的*大竞争力:**高校、高绩点、丰富的学生**经验、竞赛奖项……觉得自己的履历如果不**,**企业就不会看上自己。这种焦虑让不少缺乏信心的大学生面对招聘广告时望而却步。”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广东市场人力资源总监陈蕙表示,“其实简历更多的是决定你是否有机会进入面试,而面试才更多地决定你是否获得这个工作机会。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学习力和工作态度,也就是你的可塑性和潜力。建议大学生在面试时尽量多地在这些方面做展示。”
英孚教育招聘总监孙萌晴也表示,“当前毕业生的焦虑一部分也来自对企业用人的不了解,有时甚至与雇主市场产生‘脱轨’。对用人单位而言,其实候选人的专业或实习经历并不是硬指标,企业会更关注他们的软实力,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等都是我们希望在候选人身上发现的闪光点。”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还会有从众心理,盲目地追随短期的热点。他们更趋向于选择传统意义上比较安全的、挑战不大的行业或职业。陈蕙建议大学生:在做任何选择之前,*先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及优势,为自己设定一个职业发展的目标。在考虑职业规划的时候,需要有大局观。要关注不同行业的发展,选择更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行业。并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实战经验。此外,还需要有前瞻性。一份目前看似丰厚的薪水,它的价值远比不上有机会成长到更高阶层的企业的一个工作机会。
采写:唐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