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年入口数百吨内地废油去向不明?有媒体报道今年1到7月香港从内地入口730多吨废食油,其中443吨转口,其余200多吨留港去向不明。港府翻查入境记录,向立**解释,证实今年*7月确有200多吨内地废油留港,但仅用于制造打印墨水和塑胶制品,并非用于生产食用油。
质疑两百多吨内地废油留港
台湾劣质油事件让香港社会高度关注废油变食油事件。早前有媒体报道,根据香港统计处资料显示,香港过去3年均有从外地进口动植物废油,其中以内地为主,平均每年进口量约为1500吨。而今年*7个月废油总进口量达7015吨,当中由内地进口的货量有652吨,每吨进口价高达9825港元,而整体转口量仅443吨,换言之,还有209吨的内地废油留在香港,而去向不明。
对此,有立**议员指出,香港除了3间生物柴油公司外,仍会有部分回收商会进口废油作转口生意,但转口价*高只约6000港元,而不可能会以9825港元的天价进口废油,因为如此价格已经与食用油价格相差无几。
因此该议员质疑香港有不法商人,将废油加工或勾兑食用油后,变成食用油出售,要求食环署跟进事件,完善对废食用油的追踪制度,以及提高食用油的检测标准。
内地进口废油绝大部分转口
针对议员质疑,香港食物及***提交立**的文件解释了内地进口废油去向。食卫局解释,经海关翻查今年1月至7月相关的进出口报关记录,发现今年1月至7月的废油进口量为7396吨,来源于内地以外其他地区的占**,当中一间生物柴油公司的进口量已占约83%(即6121吨),其进口主要为“经使用煮食油”,主要用作制造生物柴油。
而来自内地入口的废油方面,根据海关掌握的进出口记录,今年*七个月香港从内地的进口量为730吨,占总进口量约10%。除了其中约500吨已转口,其余的则由本地制造商用作制造打印墨水及塑胶制品等用途。
就为何内地入口废油每吨价格近万元,食卫局解释,这批“废油”属货值较高的环氧大豆油,有别于一般“经使用煮食油”。除内地外,个别东亚地区,包括台湾也有出口环氧大豆油至香港。在塑胶行业中,环氧大豆油常用作增塑剂和稳定剂。
此外,食安中心昨日表示,自10月9日至10月30日,中心已封存了约240吨进口自台湾的食用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