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益行成为90后学生廖观阳的启发之旅:“公益不仅是做好当前,还要注意后续发展”

2014-11-15来源 : 互联网

廖观阳(右)与香港大学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高永贤博士合影。

Face

姓名:廖观阳

年龄:20岁

标签:廖观阳目前就读惠州学院中文系,曾参与多项志愿活动。今年9月,他成为惠州元点社会工作促进中心“社区白丝带”之“反对家庭**,送法到社区”活动的志愿者。10月31日,他入选香港公益考察团赴港交流。

“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才发现收获远比想象的多。”10月31日,来自惠州学院中文系学生廖观阳随“大爱中华行———益游香港”考察团前往香港,探访不一样的“港式”公益。该考察团队由25名成员组成,廖观阳是其中**的大学生代表。

入团纯属“机缘巧合”

“能得到这个考察机会也是机缘巧合。”廖观阳回忆起报名该考察团的情况时,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廖观阳本想竞选“元点”社会工作促进中心(惠州一公益组织)的***,却无意中在惠州文明网发现了香港公益考察活动。尽管主办方提出仅限各公益组织***、理事长及企业高管参加,廖观阳还是决定试一试,给主办方投了简历。

没想到的是,一个星期后,廖观阳便接到主办方的“PASS”电话,刚好那时廖观阳已成功被选为“元点”社会工作中心的***。又一个星期后,廖观阳收到考察团邀请函。

廖观阳很珍惜这次机会,出发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多次主动打电话给主办方了解详情。他说,“如果放弃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后悔的。”

香港之行获益匪浅

“这张是关于酒店肥皂回收的,这张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聊起赴港考察,廖观阳激动地从书包里拿出他在香港大学交流时带回的公益传单,分享他所了解到的“港式”公益。

“他们有很强的执行力,只要想到的就会立刻去做。”廖观阳表示,考察期间接触*多的是香港大学“无止桥”公益小组,该小组由港大学**起组织,携手专业工程师及内地大学生,为内地贫困偏远地区建造小型桥梁,“不管从资源力量,落到实处的实践还是**率都体现了‘无止桥’强大的执行能力。”

此外,他还走进了港大的课堂,与港大学生代表分享推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务及参与义工活动的相关经验,并参观了致力于拯救边缘化青少年的青年学研究中心———协青会等。

考察途中,廖观阳的另一收获是结识了同行的公益人士胡先生。“他曾游历16个国家去做公益,这让我很佩服。”廖观阳说,“在途中认识更多的人,听更多的事,觉得自己也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

随身公益不嫌事小

社区志愿者、义教、“地球一小时”志愿者……从大一开始,廖观阳就关注各类公益组织的微博或网站,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参加。每一次完成志愿活动后,他都会把工作证收藏好,这些都是他的“宝贝”。“上大学之前,家里条件一般,因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我才能够顺利考上大学。如今我有了一定的能力,我也想成为帮助他人的人。”廖观阳感慨道。

从香港考察回来的廖观阳,结合自己平时的公益经历,做出了对比与思考。“在香港,慈善不仅仅是一项公益活动,更是一项薪*相传的事业。”廖观阳认为,内地的公益事业也许还不能像香港一样拥有更优越的经费资源,更丰富的人才资源等条件,但并非不可以学习借鉴,例如香港“人人公益”的概念。

“公益绝不仅仅是‘干大事’,公益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者。”平日里打印资料时,廖观阳都会把A4纸双面利用起来,把空白地方剪下来作为他用,“这也是在为环保做贡献。”廖观阳呼吁,大学生除了多参加公益活动,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

Voice

“在香港,慈善不仅仅是一项公益活动,更是一项薪*相传的事业。内地的公益事业也许还不能像香港一样拥有更优越的经费资源,更丰富的人才资源等条件,但并非不可以学习借鉴,例如香港‘人人公益’的概念。”

“反思之前做过的公益活动,范围狭隘了,只是在自己周边做公益,眼光不够远,还得注意一项公益的后续发展,而不仅仅是做好当前工作。”

所思所想

“之前做过的公益范围狭隘了”

这次的赴港考察让热心公益的廖观阳思考了很多。他认为,*先在程序上两者有别。在内地,在校大学生组织一次公益活动要经过从老师到**的重重审批。而在香港就简单多了,只要自己有想法。

其次是经费支持程度不一。香港被称为“人人公益”的社会不无道理,社会上的慈善基金会林立,学校本身也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这不仅让活动本身能得到经济**,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也能获取报酬。

香港大学生不仅在香港、内地组织公益活动,还把视野延伸向国外,比如印度、加纳,甚至去世界需要他们的每一个角落。而在大陆,高等学府如清华北大的学生公益组织也只是在全国各地奔波较多,若谈及**上的人道主义援助更是少数。

而公益项目在香港和内地也有一段差距。香港有个公益组织叫再‘皂’之福,志愿者专门到酒店看有无客人未用过的香皂,把它们收集起来,赠给贫困地区。这样既充分利用资源,也可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更关注卫生问题。然而如此细分工化的公益组织在内地也很少见。

香港公益组织同时注重发挥志愿者个人专业特长。例如由港大建造工程学专业的学生组成的“无止桥”公益小组,他们会到泰国清莱村落等地建小型水力发电机。“不同于内地做公益等同于廉价劳动力和支教的固有观念,香港人更注重技术含量。”廖观阳表示。

廖观阳反思之前做过的公益活动,“范围狭隘了,只是在自己周边做公益,眼光不够远,还得注意一项公益的后续发展,而不仅仅是做好当前工作。”

采写:蔡雯何艳纯李奕璇彭文雅

摄影:受访者供图

标签: 惠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