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惠东白盆珠,专业人员在弃耕的土地上喷洒药物消杀红*蚁。
灭蚁先毒杀蚁后
惠州学院教授钟平生是红*蚁研究**,拥有六项与红*蚁有关的**,他从十年前开始红*蚁研究工作,并参与惠州红*蚁防控工作。他经常深入乡村调查,为了体验被红*蚁咬过的感觉,故意让红*蚁咬自己的手臂,留下的水泡3个月才消除。
“红*蚁是社会性昆虫,工蚁、兵蚁、蚁后分工明确。要灭杀红*蚁,毒杀蚁后是关键。”
钟教授称,红*蚁蚁后的产卵量决定着蚁群的个体数量,而蚁后又往往栖于蚁巢的深处,靠工蚁饲喂预消化过的食物生存。由于这一特性,杀虫药剂一般难以杀到蚁后,导致防*困难,平时多采用饵剂进行防*。
“红*蚁的繁殖能力很强,虫卵埋在地下土中,我们的药饵只能杀死红*蚁,但是土里的虫卵杀不死,几个月后,当虫卵孵化,红*蚁又来了!”钟平生教授告诉,虽然经过多年的防控,惠州依然不能阻止红*蚁的蔓延和侵害,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钟教授建议,红*蚁密度大的地方,应该群防群*,合力灭蚁,但灭杀之后,以及零星的红*蚁发生区,就需要专业防控队。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灭蚁公司进行专业防控。
用带香味的毒饵诱杀
惠州另一位红*蚁防控资深**詹玉海,自2004年国内发生外来入侵物种红*蚁疫情以来,一直从事红*蚁防控的研究工作,参与研发了以多杀霉素、氟虫腈等为主要成分的专用灭红*蚁饵剂,获得过惠州市红*蚁防控科研项目科技进步一等奖。
詹玉海认为,要实现最理想的灭杀防控效果,首先要普查,包括红*蚁发生范围、危害等级。其次对蚁巢定点投药;新建草地前面9个月发现不了红*蚁,这类游离分散的红*蚁,应3至5平方米范围内散施一次药。半个月后再次肉眼观测或诱测,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补施药物。
“剿灭红*蚁需要耐心,要毒死蚁后,必须让其喝下慢性药物。”詹玉海称,红*蚁有着极强的警惕性。当部分蚂蚁食用毒饵死亡后,死亡信息会迅速传到整个蚁巢。当再次尝试毒饵仍有红*蚁死亡,红*蚁家族就会全部搬出毒饵,让蚁群提高警惕。
“红*蚁发现一种食物尝试以后没有毒,才会最后送到蚁后的嘴里。监测发现,饵剂对红*蚁的杀灭效果非常好。”詹玉海说,他们此前实验,在红*蚁会出来取食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时,把带香味的饵剂放在蚁巢口或者红*蚁经过的蚁路上,红*蚁会把饵剂拖进洞去;有时也可以用小草触动一下蚁巢,出来一两只红*蚁就会引出大批红*蚁来取食。到现在,惠州采购的红*蚁灭杀药物,基本上以饵剂为主。
惠州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这也正符合红*蚁的生活习性。“红*蚁最喜好的气温在20-32℃之间,而惠州以及珠三角地带则刚好符合。”詹玉海认为,“现在对红*蚁的防控技术是成熟的,可是因为人们对红*蚁的危害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使得受红*蚁危害的人事物越来越多。”
[知多D]
被红*蚁咬后如何处理?
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醒市民,人被红*蚁叮咬后,要记住“冷敷、清洗、不挠、就医”的原则,即:先用冰块或凉水对蜇伤部位进行冷敷,再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清洗患部;一般可用皮康霜、无比滴等外敷药膏涂抹伤口。
红*蚁注射的毒液毒性比一般的蚊虫毒性更强,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切记要反复用药涂抹伤口,被蜇伤后,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做到不抓挠,避免将脓疱弄破,有过敏病史或蜇伤后发生剧烈生理反应的,如出现全身性瘙痒、脸红肿胀、呼吸困难、胸痛心闷或其它特殊生理反应时,必须尽快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