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知
□钟晓慧(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体育慈善正成为目前珠三角地区公益慈善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词。人们通过有趣的体育竞赛,参与公益活动,传播公益精神。12月6日,在广州*炉山出发的第三届益动广州健行活动,是*能体现这种特色的公益活动之一。1972位益友、493支队伍在初冬时分,徒步完成了12公里或者20公里的健行路线,完成筹款至少1000元的公益**,全部善款都将用于资助一线社区公益项目。
益动广州作为珠三角体育慈善的年度盛事,与大家熟知的两种行善方式相区别。一种不妨称为“抱**”:李嘉诚、邵逸夫等这些富裕的企业家,捐款兴建大学校舍和实验室,支持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另一种则是“学雷锋”:我们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通过学校、单位、企业等机构,组织大家给灾区、山村捐款捐物,送温暖献爱心。这两种方式在资源筹集上通常非常迅速,而且能够帮助较大规模的群体。
那么问题就来了,普通人如何参与慈善?如何通过个人*特的方式去行善?益动广州为代表的体育慈善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把公益慈善带回到“普通”的每个个人。我们也许不是腰缠万贯的富商,也不是单位里的积极分子,但是通过跑步、徒步、竞赛等方式,就可以亲身参与做慈善,门槛大大降低。这1972名益友中,不光有彪形大汉,斯文女生,也有抱着孩子的爸爸,还有70多岁的长者。只要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迈出**步。
更重要的是,当人人可以参与、自愿参与到一项活动时,就会激发无限创意,传播无穷快乐。益动广州的参与者有的穿着婚纱徒步,有玩**风的,也有挑着奇异果上山义卖的。那些在自己手上、脸上、头上用五颜六色颜料做文章、搞怪的,更是不在话下。这样“卖力”,当然不光是为了完成1000元的筹款任务,关键是好玩!公益活动不一定非得靠打“悲情牌”、引发眼泪和同情,也可以打“快乐牌”、激发**和欢乐。不一定非要靠单位组织,也可以纯粹自发自愿。这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短短三年,参加队伍从159支,增加到493支。尽管短时间内无法筹集*额资金,但是这种轻松的行善方式,更容易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公益文化,同时把参与公益转变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益动广州的口号是“每一步,都有力量”。从主办方的角度,可能强调的是每位参赛者的每一步,都在播种公益的种子。但是这种类型的公益活动,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慈善的思路,以及评价标准。这同样有力量,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