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试点,曾让各地“眼红”,无论东部发达省份抑或中西部地区,都希望成为下一个“改革开放试验田”。其实,不少地方只是将自贸区视为向**要政策红利、投资福利以刺激经济发展的工具。简言之,将其当成了以往一哄而上、大干快上的开发区模式。
这种“改革1.0”时代的一哄而上,皆被**叫停。**要求地方不仅要转变**职能和执行简政放权,而且要更新传统思维,跟上“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新常态成为共识,自贸区扩容提上日程。日前,***常务会议确定广东、天津、福建成为新的自贸区试点。
自贸区试点扩为“1+3”,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按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区域经济发展突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前者主外,后两者主内,同时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四个自贸区试点的核心要义在于不仅以上海自贸区试点内容为主体,而且要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内容。简言之,既要共性传导又要个性创新。
据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的评估报告看,自贸区的主要成效在于**职能转变和监管方式改革上。拉出的负面清单长度大幅减少,**转型(由管制到服务)得到企业普遍认可。
**职能转变,通用于全国,上海自贸区走在了前面。作为其他三个自贸区试点,这一共性要在短期内实践到位,**放手是自贸区权力与市场各安其分的基础所在。不仅如此,“1+3”自贸区试点,除了要推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负面清单”还要践行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和法有规定必须为的“责任清单”。
上海自贸区在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用、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上也有创新举措。此外,就是在突破外商投资限制上,上海自贸区也积累了经验。上述举措和经验,有些开始在全国复制**。作为新的自贸区试点,既要汲取共性经验,且要发挥后发优势,形成新的创新成果。
按照相关评估报告,企业对上海自贸区加快**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便利化、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完善法律制度**等5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及政策措施的综合满意度基本在80%左右,只能称作良好。新的自贸区试点,要在上述制度创新上超越上海,让企业满意度更高。而且,上海自贸区试点金融改革的短板,正是后来三个试点创新改革的**。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濒临港澳,在**轮改革中成效*大,珠三角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圳更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自贸区试点,加强粤港澳合作和深化区域联动依然是主要使命。应该在金融改革创新上步幅更大一些,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人民币国际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此外,就是在服务业市场准入和制造业开放上要适当放开步伐。天津和福建亦各有自己的区域优势,抓住机遇,创出特色。
风物长宜放眼量。扩容后的自贸区试点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放创新是其重要使命,尤其应在金融、投资、贸易上有突破性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