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伤人,暴露网格化管理漏洞

2015-01-21来源 : 互联网

粤港直通  

□温卓毅(香港教育学院**研究助理)

南方都市报昨日报道了一名6岁男童被精神病患者砍伤后的生活窘境。被精神病患者所伤,在民事方面,由于伤人者赔偿能力有限,受害人往往仅能得到有限的赔偿,几乎肯定无法维持日后*疗和生活。小童家属只能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是我?”

我们当然不应该歧视精神病患者和康复者,不过,情绪不稳且有**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和康复者,也确有危害社区安全的可能。与其无力地问“为什么是我”,我们更应思考“如何避免你、我、他受袭”。

事后警方和**对肇事者的刑拘、裁决,显然都无法解答这个问题。答案只能在对精神病患者和康复者的社区照顾和管理方面寻找。可惜,虽然广东省有全国*高的重性精神病患检出率和登记管理,但是更多危害社区安全的患者并未登记在册。不得不说,精神病患的社区照顾和管理,凸显了网格化管理、家庭综合服务等新措施的短板和漏洞。

比较而言,香港**通过警方、医院管理局和社会福利署的跨部门协作,编织起一张相对严密的保护网,既保护社区安全,也照顾精神病患健康。医疗卫生方面,医院提供住院、门诊和外展精神科服务。门诊会按个案的严重和紧急程度,把新就诊病人分为三个类别。对于危急的**、二类别,医管局**轮候复诊时间的中位数,分别是少于两星期和八星期。病情轻微的精神病患,可以在部分指定的普通科门诊,由家庭医生和普通科医生提供诊断和*疗。情况严重的患者,则会被纳入“个案管理计划”,由个案经理专人跟进。医管局各项管理措施都会与社署在各区设立的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紧密合作,为精神病患及其家人提供持续及个人化的支援。

编织一张安全网离不开财政支持。香港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每年精神病防*开支占**预算的比例,香港比内地高出8个百分点。不过,愿意投入,建立各类机制,并不意味着能够**避免精神病患伤人的情况。事实上,这类案件每年在香港都会发生。但是,香港**会对政策和服务做出检讨和评估,例如2013年成立的精神健康检讨委员会,以及委托香港大学评估个案管理计划的效果等。基于这些实证研究成果,政策发展有更明确的方向。例如,港府近日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引入朋辈支持的概念,由受过训练的精神复康者,给予其他康复者支援,互相扶持鼓励,就是个案管理计划的延伸。

因此,精神病患的社区照顾和管理,既需要**投入,同时也需要科学筹划,乃至人才培养。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