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决心之一就是宣传“亲密共处”这个理念。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种说法并非我的原创——它的版权属于蒂姆•列伯莱希特。他的新书《商业罗曼蒂克》(The Business Romantic)即将出版。*初听到这种说法,我就立刻确认出这种现象。它描述的效果,我也曾经历过许多次,但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更不知道这种效果如何或者为什么令人如此满意。
所谓“亲密共处”就是连续几个小时与某个人在一起,不插电,远离电话。更严谨的说法是,想象与另外一个人进行一整天的会谈,讨论一个项目——没有电子邮件、电话或其他职责的干扰。
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可怕。我在过去一年经历过这种“亲密共处”时刻:上午刚过9点去见客户。一起喝咖啡,吃点心。坐在一张大桌子前面,桌子上摆满了我们将要讨论的所有文件和可交付成果。我们聊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工作。几个小时之后,我们订了午餐,期间除了给送餐员小费,去了一趟洗手间,我们一直没有中断讨论。我们有时候会聊一聊私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专注于任务——事实上,我们非常自由,非常放松。重要的是,在大约九个小时内,我们都沉浸在两个人的世界里,沉浸在当下,沉浸在我们两人都需要完成的待办事项上,直到任务完成,我们才结束了**的工作。
我注意到在这期间发生了三件事。我和我的客户在临近结束的时候,比开始的时候精力还要充沛。我们希望做的每件事都圆满完成。我们纠结数周的艰难决定,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容易。事实上,有时候,*好的答案变得如此显而易见,我们都纳闷为什么此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向列伯莱希特描述****时,他说“亲密共处”所具有的罕见强度和“轻微被监禁”元素,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其效果。
他补充道:“就像困在电梯里一样,由于**的环境,一位陌生人会成为你*好的新朋友。我们已经很少能获得这种亲密感,因为永远在线的生活,让我们在大多数体验中有很多退出选项。”
按照列伯莱希特的观点,如果你希望培养与某人的深层关系,你*好用不间断的10个小时与对方在一起,而不是见他或她10次,每次持续1个小时。虽然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两种方法的结果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