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白云区太和镇黄庄的一处在建工地,一名工人和工头发生激烈冲突,原因是该工人一周前从深圳被老乡叫来赶工,但工地一直处于勒令停工状态,因而要求工头补偿。黄庄一带停工的违建工地不止这一处,一个多月来南都记者多次走访发现,大量违建者在得知**开始严控违法建设后,掀起一股顶风*建之风,而*近*建风戛然而止,因为**方面的查违控违越来越严。6月份,广州市和白云区先后**了史上*严关于严查严控违法建设的方案,白云区还实行测评打分制度,从本月起,综合打分排名位列全区倒数**的街镇,街镇一级**干部会被区纪检监察部门追究责任。
近年来,广州严查违建的工作几乎从未停过,今年广州市打击违建力度再次升级。6月8日,《广州市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专项整*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传达,规定辖区内月增违建3万平米,区委书记要引咎辞职。
《通知》要求,纳入查违平台的在建违建项目,各镇(街)24小时内发出执法文书,同步函告供水、供电、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等部门,分别落实停水、停电、停供预拌混凝土等措施,严控违建建成使用,禁止违建投用。供水、供电、供气部门禁止向违建提供服务,对违建“转供电”、“转供水”或者私自接水、接电行为依法查处。属地镇(街)、村(居)、社禁止向违建当事人发放出租、转让及临时经营场地使用等证明。“控停”违建后,再采用分类处置的办法,包括全部拆除、部分拆除、暂缓拆除、罚没等分类处罚标准。今年年底前是严打期,新增违建发现一宗拆除一宗。
几天后,白云区也公布了《白云区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专项整*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在查控违建中,街镇党、政主要**为**责任人,街镇分管**为主要责任人,街镇城管科(规建办)、城管执法队为直接责任人。如果是一个月内新增违建总建筑面积,街超过2000平方米、镇超过3000平方米以上的,直接责任人责令免职,主要责任人责令辞职,**责任人引咎辞职。
此外,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违反其他规定的,依法依规予以责任追究。
对于违法建设的“重灾区”白云区来说,违法建设迎来了史上*为严厉的查处行动。
6月15日行情:违建房售卖广告贴满公交站
6月15日,控违新政颁发后的一个多星期,南都记者来到白云区太和镇。从市区向北,往太和镇方向,南湖游乐园以北的黄庄、大源、友好医院等公交站,赫然被销售违法建设的房屋广告所掩盖。这些房屋多为违法建设、且属农民的宅基地房,是严禁交易的。
和市中心城区公交车站的巨幅精美房地产广告不同的是,密密麻麻的“牛皮癣”,多为一张A 4纸上面写着诸如“售电梯房”“售电梯新房”字样和价格,留有一个联系电话号码。
这些房屋价格低廉,如“一房一厅11.8万元/套、两房一厅16.8万元/套、三房一厅21.8万元/套、四房一厅26.8万元/套”。
大源村入口的保安亭,也被这种小广告糊成了“纸牌屋”。路旁的树上,工地墙上、电线杆上等公共区域,也都被这些小广告侵占。
记者随便拨打了一个电话号码,3分钟内一男子过来接应,带领记者看的房屋全都是楼层超高、面积超规模的违建,都无合法的报批、审批手续。该男子自称帮朋友卖房,但他并不避讳房子违建性质。“肯定有一点违法,但是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样。每个过来买房子的人一开始都和您一样担心会拆,你看这里几乎所有的楼都是这样,不可能都拆了。”该男子还建议记者多上网研究案例,想清楚了再来,不过他“提醒”记者,因为价钱便宜,房子常被“秒杀”。
一名正在建房的村民告诉记者,由于近期严查违法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宅基地房“肯定都没有审批手续,说有都是骗你的”。
6月21日风向:违建农民房老板急找买家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太和镇的黄庄、大源,一直到田心村等地,普遍存在所谓“合作建房”的情况,梅州老板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王先生20多年前就在黄庄一带做生意,随着黄庄一带人气越来越旺及市区商品房价格越来越高,他们便和当地村民开始合作建房出租或出售。具体合作模式是:由村民出宅基地,通过危房改造或其他名义获得审批许可,他们出钱帮村民盖房,建成的房子五五分。虽然国家规定只能报3层半,但地方政策略为宽松,只要报建手续获批,基本上都是参照周边已建成但又没被拆除的违建层高即8层半来建房,他们认为9层以下是**默许的层高。
6月21日,南都记者再次来到黄庄,随机拨打了一张小广告上的电话,随后一名女士骑着电动车出现在记者面前。得知记者想买房,她带着记者走向小巷深处,一路上正在建设的民房一栋接一栋。
这一次记者发现,建房的老板似乎卖房心切,而公交车站、保安亭、树上、墙上新增了许多新的小广告。拨打上面的电话,对方都表示买房有很大优惠。
黄庄一农民房的老板见记者对他介绍的房子犹豫不决,情急之下将记者带到他的住处,拿出笔记本打开给记者看,上面明晰记录着底价、给中介的价、挂牌销售价及*终的成交价。笔记本上还记录着每个看房者的联系方式和其他备注。“说实话,我也是看你有心买才这么信任你,而且我*近缺钱,我就收你40万直接底价给你了,卖给别人我要卖到70万。”该老板说。
7月11日异象:售楼广告突殁 违建“疯涨”
违建、宅基地房的出售行为,属于城管部门和国土部门共同严打的对象。南都记者发现,就在广州市、白云区**控违方案前不久,违建者还心存侥幸,一名带记者看房的老板说:“你说哪年不严?哪年没打?我们还不是一样过来了?”
7月11日,记者再到黄庄发现,满大街的售房小广告已全被清理了,黄庄农贸综合市场门口的保安亭终于露出了蓝色铁皮。有村民称,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近常来巡查,有些村民还受到了警告。
但记者走访发现,*建情况非常明显。此前一个月,记者随某老板查看龙州华庭附近的一处违建时,该老板指着一处烂尾工地说:“这栋楼从去年就开始建,直到现在都没建起来,被城管叫停了好几次。我们这都入住好几年了。”而7月11日记者看到,这处烂尾工地已建成了5层框架,旁边两处原本停滞的地基上也有了房子。另外,黄庄农贸综合市场后面的一处工地,一个月前还在打地基,现在3层楼房立起。沿路前行50米,一栋8层半的楼房主体工程差不多已完工,再前行30米又是一栋,其外墙瓷砖刚贴好。
在一处山坡远看黄庄,但见5处楼房顶端的钢筋伸向天空。显然这些都是在上个月广州市和白云区的文件下发后,依然在顶风作案的。*建更为明显的是黄庄中横街附近,方圆几百米范围内,同时在建的工地多达十几处。
7月18日挣扎:*建虽被叫停 违建者称有底气
7月18日,南都记者来到黄庄发现,黄庄农贸综合市场背后的房子,一个星期过去依然是3层。在一处工地,两名城管工作人员正与一名违建老板谈话:“你什么都没有,连身份证登记都没有,而且之前已打过招呼了,你没变化我就不找你,上次我们走了之后你又开始搞……”
附近有一些被制止建设的两层平房,里面堆积着水泥、沙子、钢材等建材。记者走进一处看似废弃的屋子,里面有七八个赤膊工人。
昨天(7月22日),记者在上述违建*密集区域,发现空地上多了许多脚手架上拆下来的竹竿,一名女工和工头正就赔偿发生冲突。原来该女工一周前和老公被老乡从深圳叫过来干活,来了发现工地不得施工,但工头让他们一直在这里等着。“明明开不了工,还让我过来等了一个星期。”女工说,工头和他们说马上就有事做,“现在连架子都拆了,他们也说搞不成了,现在就叫我们走……”
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以为记者打算买房,让一名中介人员邓小姐和记者谈。邓小姐称,老板有本事搞定一切风险,但目前需要钱,因此希望记者提前交购房款。“他交代,可以和你签一个协议到律师事务所去做个见证。如果这里的房子被拆了,老板从其他楼房再给你一套。”
记者这边看房结束,又有一男士找到记者说:“他们中介说了不算的。你直接和我买,我自己建的楼盘,什么都好商量……”
记者反复强调担心新政后,一男子说:“只要盖起来了封顶了就不会拆。要是有人住进去了,就绝对拆不了,住的人越多就越安全。”他指着旁边已盖好的楼房说:“那栋楼建到了14层,可以说是出头鸟了,里面住了好几百户人,你觉得能拆得下来吗?”
控违文件 坚决遏制违法建设
2013年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的紧急通知》强调:“建设、销售‘小产权房’,严重违反土地和城乡建设管理法律法规……扰乱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建设、销售和购买‘小产权房’均不受法律保护。”此外通知还要求:“各级国土资源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对在建、在售的‘小产权房’坚决叫停,严肃查处,对顶风违法建设、销售,造成恶劣影响的‘小产权房’案件要公开曝光,挂牌督办,严肃查处,坚决拆除一批,教育一片。”
合作建房模式 村民出地老板出钱
一些老板与村民合作建房出租或出售。具体合作模式是:由村民出宅基地,通过危房改造或其他名义获得审批许可,老板出钱帮村民盖房,建成的房子五五分。虽然国家规定只能报3层半,但地方政策略为宽松,只要报建手续获批,基本上都是参照周边已建成但又没被拆除的违建层高即8层半来建房,他们认为9层以下是**默许的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