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一个华人小伙儿开的网络鞋店,生意做到家喻户晓。2007年销售额超过8亿美元,占美国鞋类网络市场总值的四分之一强,被称为“卖鞋的亚马逊”。谢家华在旧金山长大,是计算机小天才,顺利考入了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谢家华开了家比萨店。这并非是他**个生意,他很早时便自制徽章,通过邮购方式销售,中学阶段则不时接一些写代码的工作。这些都为他积累了人生的**本生意经。
放弃读博,*自创业
21岁的时候,他放弃了读博士的机会。做了一名普通的程序员,并创办了一家小小的网络广告公司。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站的**是一个问题,谢家华要做的是一度流行的广告交换。这项业务正逢其时,仅用了2年时间,便发展成拥有200多名员工大公司。
1998年11月微软以价值2.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谢家华的公司。谢家华掘到了**桶金,为缔造网络营销帝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在1999年的时候,他认识了比自己更年轻的创业者尼克·斯威姆,斯威姆提出了一个网上卖鞋的思路。*初的时候,谢家华并不以为然,谁会在网上购买这种具有显著店铺销售特征的商品呢?然而,原本不成的事情有了转机,斯威姆给谢家华发了一个语音邮件,再一次阐述了自己的思路:整个美国鞋类零售业的市场规模高达400亿美元,其中有5%是通过邮购目录的形式实现的,这就相当于20亿美元。
谢家华被打动,于是向斯威姆的网店注入了50万美元,并更名为zappos。不久之后,谢家华进一步投资,2000年,谢家华成为zappos的*席执行官。此时,网上卖鞋已经成为红海,网上零售业*头亚马逊也开始涉足,传统百货公司也试水这一领域。zappos并没有多少前瞻性,它只是热潮的参与者之一。比资本市场更冷的是商业模型的实践。斯威姆*初的设想是,一家类似ebay模式的网上商店,获得订单之后,将订单转交鞋类生产商。不涉及库存,轻松获得丰厚利润。但企业大多不愿意将品牌交由一家初创网站打理,在他*初接触的100家企业中,只有3家表示感兴趣。
而且,鞋店一开始几乎卖不出什么东西。比卖不出货更糟的是,每10份订单中就有一份不能履行,主要是商品脱销。而在脱销的背后则是,供应商只是通过网站销售一些季末的尾货,顾客并非面对充分的选择。对应于1999年的没卖出多少鞋,2000年也只卖出了160万美元。“那时我们每天都想着可能破产。”这个时候,谢家华创业现状需要改变。
优化产业链服务至上
为了扩大商品种类,zappos开始有了自己的库存。库存使顾客的订单获得及时的响应。谢家华意识到需要更深入参与到产业链,承担更多增值义务。为了方便顾客挑选,zappos为库存的每一款鞋从八个角度拍摄了照片。zappos把仓库搬到了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的机场附近,这家名列世界第9大航空公司的快递公司,缓解了顾客焦急的情绪。虽然zappos**四天内送达,但是通常情况下,顾客第二天就可以收到他们订购的鞋。谢家华希望,这一策略可以赢得顾客的“哇”,超越顾客期望意味赢得了品牌忠诚度。
网上买鞋的困扰是显而易见的,即不合适怎么办?替家人和朋友买过鞋的人都遇到过,反复到店铺换鞋的困扰,更别提网上购买了。zappos对顾客作出**,如果觉得鞋买得不合适,送货和退货的运费都是免费的。之后被总结为,“鞋合适就穿,不合适就换”。这一举措并非是zappos*创,但是它做得*为彻底。事实上,有四分之一的鞋被送了回来。根据2004年的数据,zappos平均每份订单的金额为90美元,在考虑了退货因素之后。毛利率还是达到了35%。仍然相当有吸引力。
就退货这一zappos*重要的的营销环节,一方面要提升顾客满意度,同时又要有效控制成本,谢家华创业没有忘记他经营的实际上是一家技术公司,他开发了一套电子邮件系统,能够自动应答顾客提交的退货要求。
售后延迟付款,释放顾客决策压力
接下来zappos推出了售后延迟付款的方式,顾客购买zappos的商品后90天之内可以不付款,这与免费退换货对应,使顾客再一次释放了决策压力。收入瓶颈终于被打破了,2001年收入增长了五倍,达到860万美元,此后开始了持续增长。2002年是3200万美元,2003年是7000万美元。
2006年在zappos上,有超过500个品牌,9万多种的鞋子。2007年又增加了1100个品牌。公司在内华达州和肯塔基拥有两个仓库,保有300万双鞋,仓库面积达到90万平方英尺。谢家华说,每38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曾买过他们的鞋或相关商品。他希望中期可以渗透到10%。此外,国际市场的开拓,以及在中国建立工厂,都已经纳入发展构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