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观澜:明代广州的书院

2014-05-22来源 : 互联网

史说

□ 王吴军

明代成化、弘*间,广东的**讲学之风也日渐流行。明代广州城的书院有17所,详细为:

濂溪书院、矩州书院、正学书院、崇正书院、迂冈书院、白山书院、慎德书院、晦书书院、天关书院、粤洲书院、泰泉书院、云淙书院、赤山书院、镇海书院、营道书院、龙德书院、云谷书院。

另外,另有很多不以书院定名的讲学和念书的场合,好比秋涧草堂、清泉精舍、两台精舍、蒲涧馆谷等。

那时,广州的书院具有一批闻名的学者。好比黄畿就隐居在广州,专心于学术研讨,并开办了粤洲草堂,教授学问,还订了《粤洲草堂讲学公约》,那时广州的常识份子尊称他为“粤洲师长教师”。

学者陈英博记能文,尤工诗赋,他在广州城内建了一所秋涧草堂,授徒讲学,时人尊称他为“秋涧师长教师”,黄佐就是他闻名的门生。厥后,黄佐在广州泰泉书院讲学,其门生中,梁有誉、欧大任、百姓表的诗名*著。

曾师从名儒湛若水的学者庞嵩,博通经史子集,他在广州的天关书院讲学,厥后又与学者陈唐山、林艾陵、刘素予、黄莱轩、岑蒲谷、邝五岭、霍勉衷等建立了“天山讲易之会”,每到四月,则会议停止学术交换。

人们尊称庞嵩为“弼唐师长教师”。明代理学家湛若水说:“北有吕泾野,南有庞弼唐,江门之学遂不坠。”

明代嘉靖年间,礼部尚书何维柏上疏弹劾奸臣严嵩,先被坐牢,后被从宦海中除名。何维柏回到广州,家居二十多年,在广州天山书院讲学,听课的人很是多。厥后成为明代兵部尚书的叶兰梦、佥事陈吾德等人,都是何维柏的门生。

明代嘉靖六年,那时的两广总督、理学家王守仁在广州濂溪书院讲学。时代,他初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及“为学莫先于致知己”的概念。

广东人方献夫等人都师从王守仁。王守仁还经常在书院与湛若水一路交换理学心得体味。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