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某等人涉嫌走私毒品氯胺酮77公斤邮包藏货 毒品漂洋过海

2014-07-31来源 : 互联网

↑9·28毒品案邮包中的***。

热点点击

近年来,毒品走私手段变化多端,小小的跨境邮包也成为走私者的新型作案工具。2012年9月12日,广州海关邮办在一件中国出口普邮包裹内发现有用药材等夹藏的可疑物品,经初步化验疑似毒品***,毛重7.8千克,经广州海关缉私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净重5935.2克。2012年9月28日,广州海关缉私局向江门海关缉私局移交该线索。同日,江门海关缉私局受理案件,并对该案立案侦查。

经过连日“抽丝剥茧”的侦查,江门海关缉私局锁定并*终逮捕余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2013年7月29日,江门市人民检察院正式以走私毒品罪起诉余某等5人,并以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起诉余某。起诉书认定余某等人**走私毒品***77公斤,非法持有枪支2支、猎枪子弹1**。2013年8月16日,江门市中级人民**开庭审理“9·28”毒品专案,庭审过程中,数名被告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模糊信息让人摸不着头脑

2012年9月12日,广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份奇怪的包裹。包裹上注明里面装的是芝麻糊、莲子羹和石材抛光粉,但其奇怪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份即将寄往加拿大的**邮包。“这些随处可见的低价商品,值得千里迢迢寄到加拿大吗?”在随后的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这个包裹内夹藏着可疑物品,经广州海关缉私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所谓的芝麻糊、莲子羹和抛光粉竟然是***(俗称“K粉”)。

由于邮包从台山寄出,广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马上与江门海关缉私局取得联系。江门海关缉私局接到线索后立刻开展调查,然而这个小小的包裹能提供的信息却很少。“在寄件信息中,寄件人的名字写得不清楚,地址也是胡乱编的。”张sir是江门海关缉私局缉私处二科的副科长,也是该案件的主办人员之一。

尽管邮包提供的文字信息很少,但邮包内包装上的指纹却是铁证。“江门公安系统有一个指纹库,所有涉毒人员都有指纹记录在内。”张sir告诉记者,当内包装的指纹一输入系统,目标人物马上确认,于是他们立刻前往其居住地———台山市的一条小村子,并对目标人物的生活圈子开展调查。

走访当地村委会,前往当地邮局进行调查,向当地人了解情况,请求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经过半个月的蹲点和排查,江门海关缉私局工作人员了解到,目标人物余某的圈子里还有两个人的行为也很可疑。“他们3个经常在晚上8点多碰头,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才分开。”张sir表示,他们还从视频监控上发现,余某等三人开着租来的车在3个邮局之间穿梭,并分开3处寄出邮包。由此,缉私部门基本确认此案是有组织的团伙犯罪。

2012年9月28日,经过近半月的排查,江门海关缉私局正式确认目标人物,并立案侦查。

一支猎枪指向抓捕人员

经过40多天的侦查,江门海关缉私局理顺案件的线索脉络,并决定于11月14日分成4组,分别在番禺、开平、台山三地对3名目标人物开展抓捕。

在台山,抓捕人员一行来到余某家中,却发现他家里空无一人。“我们都以为要扑空了。”张sir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在余某家中看到一支猎枪,一问村委会主任,才知道余某上山打鸟去了。

江门海关缉私局几名穿着便衣的抓捕人员马上赶往附近山上。果然,在山上的一个小鱼塘旁,他们看到余某正举着猎枪打鸟的背影。

“把枪放下!”余某应声转过身来,手中的猎枪紧握着,枪口直指向抓捕人员。尽管“久经沙场”,但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还是让抓捕人员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们当时都吓了一跳,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场景。”张sir说。

抓捕人员向余某说明来意,没想到,余某听完后显得非常淡定,也慢慢放下手中的猎枪。“他觉得自己并不制毒、售毒,只是帮毒品换个包装,**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张sir说。

当天,余某被顺利抓获。

两间神秘小屋“别有洞天”

对余某实施抓捕后,缉私民警看到小鱼塘旁有两间水泥小屋,屋外放着两大塑胶桶芝麻粉。敏锐的抓捕人员立刻意识到,这些芝麻粉很可能就是包装袋本来的内容物,于是马上破门而入。从外面看来,这两间小屋只是普通的水泥屋,但当抓捕人员走进屋内时,却发现这两间小屋一点都不普通。

一打开门,抓捕人员发现两间屋子的窗户全部是密封的,里面的每一盏灯都用锡纸包好,为的是防止夜晚灯光太亮惹人注意。屋里不仅安装了空调,还配备了床,各种生活用品一样不少,另外还有很多切割机、塑封机、拆装包、复写纸、锡纸、芝麻糊、莲子羹等工具和设备。不仅如此,在两间“其貌不扬”的小屋里居然还藏了霰弹枪和子弹。

张sir告诉记者,事后才查清这两间小屋一间是工具房,另一间是工作间。“他们的手法比较老套,就是把芝麻粉换成***,换成密封袋,再装进大的包装袋,并**拆装后的重量与原来包装的重量一致,使其在过秤时不会过于显眼,企图蒙混过关。”张sir告诉记者,余某等人在包装毒品时非常仔细,先用复写纸包一层,再用锡纸包一层,*后再装进小分装袋内。

“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开X光的穿透,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包装毫无意义。只要拆开,一看到锡纸和复写纸,立刻就知道有问题了。”张sir说。

一顿早茶,走上“不归路”

走上这条“不归路”,要从一个平常的上午说起。当时正在台山某茶楼喝早茶的余某等人突然碰上了两个年轻人,一聊才知道原来对方也是台山人,只是已移居加拿大。老乡见老乡,几个本来不熟悉的人很快便熟络起来,余某等人也慢慢放下了戒备心。

“大家都是台山的,你帮我个忙,加工一下东西,加工完放进包裹寄出去就行。你帮一次我就给你5000元。”这两个年轻人对余某等人说,只要他们愿意帮忙,就立刻在两间屋子里安装空调等各种设备,还会购买切割机、塑封机等专业设备,方便他们工作。

余某等人一听,心动了,想到自己的儿女都在外地辛苦打工,家里条件也并不宽裕,接下这个工作,就可以解决家里的经济困难,是个不错的生意。对余某等人而言,这个工作并不复杂,但报酬却很高,他们仔细考虑后,就答应下来。

余某等人始终觉得自己不制毒、不吸毒,仅仅是在帮老乡个忙。“他们到批捕的时候仍然觉得自己会没事,到判刑的时候也觉得判得太重,法律意识淡薄得让我们吃惊。”张sir说。

一年寄出10多个毒品邮包

在对余某等三人进行抓捕后,三人对其走私毒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供述他们曾在2012年5月及9月共拆装毒品***70公斤,通过夹藏方式从台山、开平多个邮局寄往加拿大。

缉私人员马上联系广州海关缉私局,并确认2012年9月21日、9月22日查获的2宗通过出口速递包裹夹藏毒品***的案件均是余某等人所为。2012年11月19日,广州海关缉私局将9月21日、22日查获的2宗毒品邮包案移交江门海关缉私局。2012年12月4日江门海关缉私局正式成立“9·28”专案组对三宗案件并案侦查。

经过不断地扩线,江门海关缉私局摸清整个案件的脉络。从2011年底起,余某等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分三个阶段向加拿大寄出10多个毒品邮包,分别是2011年12月至2012年春节前、2012年清明节前后和2012年9月,每次均是18公斤左右的***,货源来自东莞和惠东两地。

随着案件的侦办,江门海关缉私局于2012年12月在开平先后再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余某和谢某,并分别在其住所搜获毒品资金记录表、夹藏***的芝麻糊包装袋、塑封袋、接收毒资、转账的银行单证等物证、书证。经查明,该犯罪团伙在2012年1月至9月期间利用**邮件渠道走私出口***约77千克(现案件在扣***17764.1克)。

案件影响

江门海关*大宗

走私***案件

“9·28毒品专案”是江门海关缉私局成立以来成功侦办的*大宗**走私毒品***案件,也是该局首次以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为罪名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所动用的人力物力也是近年来较多的一宗,不仅为江门海关缉私局积累了大量办案经验,也对走私犯罪活动起到震慑作用,案件影响深远。然而,虽然余某等人已被逮捕,但案件的“幕后老板”仍未现身,江门海关缉私局正联系相关部门对毒品源头进行追查,力求进一步深挖扩线、扩大战果。

标签: 江门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