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尝试着改变现状?”苏显忠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忆,当时为了积累资金,他在国企继续工作了两年。“好不容易攒下了3万,我就辞职了。”
万事开头难,苏显忠思来想去,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纺织行业,做起织布印染贸易。但是市场的现实与残酷,远远超过这个年轻人的想象,很快他就遭遇了挫折。“一开始对做生意没有概念,3万哪里够啊,”苏显忠笑着回忆,“一部电话就6000多块了。资金跟不上,没多久就做不下去了。”
失败是上天给予每个为梦想奋斗的人*大的**,虽然他的创业资金已经耗尽,但是苏显忠从失败中获得了很多的创业经验,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很快就从失败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他将目光转移到了塑料工艺业。经过四处奔波,他募集了一笔珍贵的资金,再一次孤身踏上创业路。
这次创业,他充分发挥个人才干,*自包揽了塑料小工厂的5个岗位,他既是**,又是设计员,既是业务员,又是管理员。一人顶5个岗位,每个月可以节省7500元的人力成本,而这笔*就是他维持生意运转的资本。
生意慢慢开始好转,苏显忠开始尝试着扩展营销渠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从香港带来一本类似于黄页的《香港贸易灵》,让他看到了寻找**客户的商机。书中有很多欧美商家的E-mail,通过网络就可以联络到海外的买家,那么产品销售就**局限于国内,可以面向更加开阔的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