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深圳107国道创业路段因暴雨出现水浸街,大批工作人员在水浸区域疏通管道。
逢雨必淹,在107国道似乎已不是新闻,不淹才算稀奇。不远的将来,这一局面有望改观。近日,宝安区连续召开三场107国道内涝整*咨询会,邀请相关部门、**学者、各界代表等为107国道*涝把脉。据了解,107国道已被列为全市*涝**项目,而目前也已形成三个备选方案。咨询会上,各界代表呼吁要着眼长远,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07国道已被列为全市*涝**项目
107国道是宝安乃至全国*繁忙的交通干道之一。但近年来每逢强降雨,107国道创业立交桥至港隆城段常出现内涝而影响交通。特别是在今年“3·30”、“5·11”等两场红色级别特大暴雨中,107国道新安段、西乡段因道路积水导致交通中断近10个小时,严重影响市民出行。
据了解,去年“5·26”暴雨后,宝安区环保水务局就会同市交委宝安交通运输局、新安街道、西乡街道等部门开展107国道内涝**整*工程前期研究,组织设计单位拟定了107国道内涝整*的近远期计划方案。今年,又组织中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方案。8月下旬,已完成《107国道内涝整*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而根据市水务局今年组织完成的全市内涝调研,及今年8月市长许勤调研防洪排涝整*工作会议的部署,107国道内涝整*工程已作为**项目列入《深圳市防洪排涝整*近期计划》中的Ⅱ类项目。
已形成三个备选方案,首选调蓄抽排
据介绍,目前107国道主要内涝点有107国道、23区大宝路、13区、50区、37区、宝民路等。造成107国道内涝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硬地化面积增加,调蓄设施减少,径流系数增大,雨水量增大;二是排水系统老化,建设年代久远且标准偏低,过流能力不够,无法应对强降雨;三是地面标高低,汇水积雨面积大,大量客水涌入,再加上外围顶托,来不及排放。
针对107国道内涝区主要集中在新安五路至新安一路段,中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方案提出,*理107国道内涝问题,应分咸水涌上游水系和新圳河系统进行考虑。对于咸水涌系统,应当新建排水管涵加大排泄能力和新建强排泵站。而新圳河系统则有三种方案,方案一是调蓄抽排,在宝民路新建排水主干道,通过调蓄池储存107国道易积水路段上的降雨,再通过泵站抽排调蓄池的雨水;方案二是单独抽排,不设调蓄池,直接通过泵站强排;方案三是填高路面0.5米。
该设计院**表示,方案一和方案二均可解决107国道新安片区的内涝问题,而方案三只能缓解内涝,难以**解决。考虑效果和后续管养问题,建议采用方案一,总投资约6.8亿元,调蓄池和107国道抽排泵站初步选址宝城广场处,占地17000平方米,设计调蓄池为地下,不影响广场使用功能。
宝安争取在2017年底完成*涝工程建设
在咨询会现场,宝安区邀请市区相关部门、设计**、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市民代表等共同出谋划策。市交委、市发改委、市规土委、市水务局等部门均表示,将对107国道内涝*理的一揽子方案开绿灯,加快项目审批,争取让*理工程早日上马。
各界代表的声音则集中在*理工程能否**解决“逢雨必涝”问题。有市民代表直言,107国道*涝不要急于求成,应当仔细研究,拿出让老百姓满意的方案。多位代表认为,*理107国道内涝的终极方案要从宝安全区内涝*理的高度出发,结合宝安全区河流流域防洪达标建设,以及现有的和准备修编的防洪排涝规划系统考虑,全面规划,以期**解决问题。同时整*方案不能受制于投资金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单位应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水经验,提出高标准、长远的解决方案。
宝安区环保水务局负责人也表示,将吸纳咨询会上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107国道内涝整*工程项目建议书》,向市交委提交研究成果,按时间进度争取在2017年底完成工程建设。另外,宝安通记者了解到,宝安区已制订《宝安区内涝整*3年实施计划》,按轻重缓急分批、分年度予以推进,争取第一年(2015年年底前)完成61项,*理完成率达55%;在第二年(到2016年年底前)项目全部动工并累计完成101项,*理完成率达到92%。2017年年底前,完成其他9个规模较大的项目。
主官有话说
今后遇内涝或有预警服务
朱桂明宝安区环保水务局局长
南方都市报:开展***理同时,107国道在防涝应急方面有哪些措施?
朱桂明:一方面要加强周边市政排水管网的养护和清疏,提高外围管网的排水能力。要求运营单位在暴雨预警信号发布10分钟内,巡查人员要上路到各易涝点现场值守。另一方面,加强107国道配套管网的改造与管理,增设道路雨水箅,加大路面排水能力,坚持做到每月小清、每季大清、暴雨前后随时清理。8月购置2台大流量拖挂式移动排水泵车,作为内涝区域应急排水之用。按照《深圳市防洪排涝整*近期计划》,我们拟投资2000万元,购置12台移动排水泵车及冲锋舟等。
南都:交通应急疏导方面呢?
朱桂明:为做好暴雨期间107国道的交通疏解和人员转移救援工作,区里安排了35.8万元应急经费,在107国道都之都广场路口、裕安人行天桥等位置设置了7个应急通道,其中4个作为车辆交通应急通道,3个作为救援转移受困人员的通道。
107国道一旦内涝,能否及时预警,以便大家及时改变出行线路?
朱桂明:是的,按照《宝安区台风暴雨灾害预警信息规定》,三防、交通、交警等部门会通过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介及时发布107国道水情,并在积水初期就已通过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沿江高速等外围电子显示屏发布交通绕行信息。我们也与气象部门进行了沟通论证,正在开发107国道雨季预警工作,届时将可对107国道沿线的气象监测进行预警,提前对暴雨期间的交通进行宣传引导等。
区报大家读
107国道*涝务求系统科学**
107国道“逢雨必涝”由来已久,近几次暴雨中内涝之严重,说明*理已经迫不及待,针对这一点,全市上下应该是有基本共识的。然而,越是紧急,越要细心处理,以长远眼光考量,以通盘角度对待,以免出现“越忙越乱”的局面,否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07国道的内涝问题,显然不是一个节点、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在快速城市发展过程中排水系统建设滞后的问题,它牵涉到的是整个排水系统以及管网建设标准,同时还有各种日常管理与维护中的不到位。**解决107国道的内涝问题,就必须拿出严丝合缝的整体方案,这不是一项*理工程就能实现的,或者说仅仅着眼107国道本身是不够的。举个例子,如果因为107国道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够,加宽加粗排水管网,而又不整体加粗其他区域的排水管网,试想一下后果会怎样。
相关部门着手上马107国道*涝工程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然而在前期务必进行充分论证及科学系统规划,哪怕时间长一点,市民也可以理解。市民应该也不愿看到107国道*涝工程完工后很快又“复涝”的局面,也不愿看到107国道不再被淹,周边却“殃及池鱼”。
采写:宝安通记者孙天明
摄影:宝安通记者霍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