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创始人王卫:20年创业心路历程首揭秘

2015-07-13来源 : 互联网

**次采访:2010年:寻求“正道”

我*想展现给大家的是:**,虽然我们的企业很年轻,但我们是言行一致的;第二,我们不“偷鸡摸狗”,脚踏实地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第三,员工和公司的发展也是可以双赢的。

我*想对员工讲的话,如果浓缩成两个字,那就是珍惜。如果再增加两个字,那就是珍惜一切。如果要演变成一段话,那就是,珍惜你的家人和朋友,珍惜你所在的公司,珍惜你的国家。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的拥有,心存珍惜,你终有**会看到幸福的面孔。

——摘自王卫与顺丰员工的对话

在深圳市福田区一座普通的写字楼前,汽车停下来。抬眼望去,四周看不到任何与顺丰相关的企业标识。如果不是熟人带路,真不敢相信这里就是年营业额几十亿元的顺丰速运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还没见到董事长兼总裁王卫,对顺丰的低调已有了切实感受。

年近不惑的王卫,被网络形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动物”。1993年在广东顺德注册成立顺丰公司,包括王卫在内,公司只有5个人。10年后,企业在全国已经有200多个网点、营业额超过10亿元。2005年至2007年,顺丰共缴纳税金4.22亿元人民币。采访之前,记者针对顺丰的经营特点做了很多“功课”。而出乎意料的是,谈话是从哲学开始的。

王卫在用什么样的心态管理顺丰?

刚一落座,王卫就坦白地说,他喜欢聊天一样的谈话。又细心地询问我们,是否在意他办公室里佛香的味道?于是,我也坦率地回答,能习惯这种香味,只是没想到会看到九尊佛像。

他微微一笑:我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的话,可能做很多事情都会患得患失,会以物质基础为出发点,有了信仰,就有了精神的追求,有了根基。有人不理解顺丰为什么能发展,或者王卫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管理顺丰的,走进这个房间,就找到了一半的答案。

“做快递*初的动机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当生存不是问题的时候,我开始考虑顺丰的发展、定位,因为我要对我的家人、朋友、同事有个交待。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种下一些善因,通过顺丰的发展成就一些功德:一是给六七万员工提供一份好工作,有前途的工作。二是引导大家有一个正面的人生态度,不要通过不正常的行为、便捷地去获利,这不是‘正道’。‘正道’就是尊重客观规律、遵循世间法则。只有‘正道’才是真正的大道,是稳健、正派、能持久发展的途径。”

【记者】“您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与‘正道’相冲突的事情,比如市场竞争中的潜规则?为了坚持‘正道’有没有感觉自己很受伤?”

【王卫】“受伤谈不上,牺牲一些小利益是肯定难免的。在我们公司,除了特殊的大客户,打折都是不允许的,更不要说给客户回扣。我就曾经接过一个相识**的电话,说他下面员工反映顺丰的快递速度不行。我对顺丰的速度是比较有自信的,就回答说不可能,请你自己亲自寄一下。之后证实是他的员工给了他错误的信息。但不久他的员工又说顺丰的人服务态度很差,叫也叫不来。我也承认企业做大了,树大难免有枯枝,但不至于像他说的那么夸张。我让人去调查这件事,结果还没出来,这个**就收到他的客户的投诉,说一个快件三天还没收到。**很生气,问我怎么回事,我们一查签收单,快件寄出的时间比下面员工说的晚**,原来是**的员工压了**没寄。后来**问我, 下面员工为什么会那么针对你们公司呢?我只能把公司的规定讲给他听,那人一听也就明白了。他对下面的人说,以后不管什么理由,你就用顺丰。

“我们不可能向每一个**都作解释。在这期间,我们被一些客户忽略了,我们也因为价格原因放弃了一些客户。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其实花*的人永远都是*精明的,发现真正物有所值的服务,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那些个别的把戏,时间长了就不攻自破。从长远来看,我们获得的是一批稳定、**、有价值认同感的客户。”

进入21世纪,顺丰曾经历了一次人员大调整和组织结构大变革,由各个片区诸侯割据、各自为政,转变为成立总部、高度集权。对于网上盛传的“收权行动”版本,王卫并不认同。

“公司发展初期,每建一个分公司,都聘请熟悉当地市场的能人来管理,但牌照、投资是我们的,分公司并不归经理人所有。经理人有很大的经营管理权,甚至在行政、人事、财政方面都是*立自主的。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分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也留下了客户资源全部掌握在地方诸侯手里,管理协调不力,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的弊端。更重要的是,由于牌照是我们的,分公司做了什么事情,总公司必须负责任。”

“顺丰在2002 年到2003 年,有一次全国大补税的行动,我印象中是补了1000万。非常坦率的说,这次补税的起因,是内部有一些人想要得到一些非分利益,以此来敲诈、勒索总部。当时我的想法是,偷税、漏税的行为原本就不是我的意愿,更不是我们主导去这样做的。所以,我绝不会因为想‘过关’,就用*来给自己埋炸弹。我们当时在全面补税之后,依法处理了这些人。

“我越来越感受到,顺丰大的成功都是靠对手来成就的。就这件事来说,如果不是他们,我不会在短时间内去全面补税, 也不会马上有机会去削藩。更难得的是,顺丰自身从不断规范化经营中得益,逐步树立起了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口碑。我再举一个安检的例子。我发现,随着海关对快件查验率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量也在不断上升。每逢重要时期,政府相关部门要求严格执行禁限寄规定之后,顺丰的业务量都不减反增。因为那些寄递不规范的企业被限制了,规范的就得到了发展。

“我认为,如何看待政府的监管,是鞭策、帮助,还是负担和约束,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心态,看看企业的核心是不是向正。政府是引导走正道、大道,你一心想走捷径、偏门,那就会有抵触,就很难合上时代发展的节拍。你只想做一些门面功夫,去躲,去忽悠政府,肯定走不下去的。当然,正道走起来会慢,会遇到很多小的挫折、障碍,诡道走起来会快,但没克服自己心里对眼前利益、短期挫折的执着,在你不断‘过关’、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会让企业不断的健康壮大。”

顺丰为什么要开办航空公司?

在顺丰管理层,王卫的“经营五要素”理念是尽人皆知的。质量是五要素的起点,质量生品牌,品牌生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生利润,利润支持抗风险,抗风险再保证质量。那么,顺丰对自己的市场定位是什么?顺丰为什么要开办航空公司?

【记者】“现在顺丰的整个市场定位已经倾向高端客户了吗?

【王卫】“不是,是中高端。中国快递完全高端的市场还很小,而且它分为两块:一是国际业务,需要信息联网性支撑的,这不是顺丰的优势,因为我们没有国际网络。另一个就是国内完全高端的市场,现在看来还不太成熟,毕竟中国的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重很大,而目前制造业的产品层次偏低。

“另外,我认为,中国目前的快递企业还没有人能真正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缺乏在中端的基础上再为客户量身定造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后高端市场只能委屈自己,降低需求变成中端。因此,顺丰下一步要针对不同市场客户的特征,去制定网点布局规划、分配人员投入,区分、细化服务标准。”

【记者】“从率先包机到自己开办航空公司,这一大战略投入是不是也与市场中高端定位有关?”

【王卫】“这只是顺丰对战略风险的一项控制措施。要想可持续发展,行业内的一些稀缺资源*好在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我说四点理由,一是飞机拿在人家手里,对方没有义务为你的战略发展服务。二是飞机是快递企业离不了的运输工具,而航空公司的运营计划不可能由快递公司主导,除非公司是你的。三是我们营运公司的总裁和航空公司总裁一同去拜访某些部门,往往职级低的航空公司总裁更受重视,会谈效果都不一样。四是现在地方政府一些发展奖励,都是只给航空公司而不给快递公司。”

电子商务是不是顺丰的目标市场?

【记者】“有人认为网购配送是一个低端市场, 您怎么看?”

【王卫】“其实从2006年起,我们就开始和淘宝网商谈合作,也陆续投入,完成了一些技术对接项目。我知道一些快递公司电子商务的业务量非常大,市场前景很好,但我们来自淘宝的业务量还不理想。我们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与网购一族有差异。目前网购派送价格很低,我们恰恰在价格竞争中不占优势,在淘宝上面点击采用我们的量有限。二是双方在合作条件、合作模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沟通,共同创建一种平等、互惠、共赢的发展环境。”

【记者】“有人说顺丰的中高端市场定位是嫌贫爱富, 您怎么看?”

【王卫】“唔?有这种说法。我认为我们是专注。由于服务标准和管理水平不同,我们的成本居高,有些事情我们确实做不了。人要破自己的贪心,要专注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我做快递,总是告诫自己不要三心二意,看人家做得好就转向,要一心一意把自己的领域做专。我相信市场不愿意看见、政府也不愿意看见顺丰把中高低端市场一揽子通吃。大家应该是同台吃饭,各自修行,各施其法,各取所需,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

“当然,随着公司的成熟,成本管控会越来越精细,*终我们会把管理成果转向市场,让客户受益。我觉得市场有不同的服务、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价格,客户有多种选择的机会,这是个好事。”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