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闭幕的*****第*****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预示着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
今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根据2011年的数据,中国大概有1.5亿*生子女家庭,这些都是“全面二孩”的目标人群。
他分析,如果1.5亿个家庭中*终只有50%-60%的比例生育二孩,出生人口规模依旧会很大。人口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告诉记者,“全面二孩”实施后可能在2017年出现生育高峰。他预测,“全面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他的预测是基于人口普查和近年国家***数据,使用人口预测模型得出的。
但黄文政也从其他角度粗略地解释了他的估算。他提到,在1.5亿生育了*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在0-15岁的家庭大约有7000万-8000万,这部分家庭应该是符合生育二孩政策并且年龄合适的生育主体。这其中,再除去符合“单*二孩”和农村“一孩半”政策的*生子女家庭,*后可能有6000万左右可能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
按照“单*二孩”第一年的申请比例和*终实际出生人口来判断,“全面二孩”后新增年出生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中值为500万。加上目前每年17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2017年出生的总人口在2000万-2500万之间,中间值为2100万。
那么“全面二孩”政策会不会带来出生率猛增和人口数量剧烈反弹?人口学家、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认为,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根据*宽松的估计,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反弹*高峰的出生人数也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
政策背景
生育率超低老龄化加速
此次全面放开两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等。其中,生育率过低成为谈论*多的问题之一。
之前,国务院组织开展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总量峰值应控制在15亿人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生育率已降至1.18的低水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东亚邻国。
老龄化也成为困扰中国的一个问题。国家***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国家***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下降,仅2012年当年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就减少了345万。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今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中国GDP增幅均为6.9%。这是2009年6月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首次跌破7%。
**党校经济学者周天勇分析,人口和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目前出现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中国1974年到1994年人口增长变动数据与1994年到2014年经济增长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周天勇发现二者高度相关。
“人口结构中婴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影响国内的投资消费,进而使经济下行。”他指出。
人口出生率与股市、房地产市场、经济繁荣度紧密相连。**们认为,老龄化加速、少子化严重的当下中国,正需要这样一次婴儿潮,为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带来持久动力。
声音
全面二孩还得让人“敢生”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是一项得民心的改革,但是政府仍需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让更多有生育意愿的人真的“敢生”。否则,放开全面二孩的效应将大打折扣。多位人口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北京大学人口学者李建新表示,由于生育的主体80后、90后的生育观念与上几代人完全不同,而且婚育的机会成本和生养的抚养成本都很高,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生育,,修订现行的一切不利于生育水平回升的法律法规。
实行了三四十年的*生子女政策已经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根据1980年以来的两百多次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整体的生育意愿已经非常低下,目前生育意愿大致在1.6~1.8之间。而由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存在落差,实际的总和生育率更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者顾宝昌认为,单*二孩政策遇冷已经敲响了一记警钟。从2014年初开始到2015年中,一年多的时间,符合单*二孩政策的夫妻中仅有13%左右申请了再生育。
“这说明现在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已经低到非常低的地步,下一步政府有必要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鼓励更多愿意生育的人能真的生育。”顾宝昌说。
福建省***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表示,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但如果只有允许生的政策,没有任何扶持的政策,可能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姚美雄建议,政府需要做好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营造一个愿意生二孩的社会氛围。比如,可以把幼儿园纳入公立教育,把产假延长到6个月等。
“70后”受益*大
人口**、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从群体上看,“70后”受益*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较大,而“50后”和“60后”赶不上末班车。
陆杰华说,全面放开二孩只是第一步,想要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让大家敢生二孩、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下一步需要考虑如何鼓励和引导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在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下生育,尤其是社会公共政策,从女性职业、产假、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推动,降低养育成本。
他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总和生育率已达到平衡,低生育率趋势难以改变,尤其是“80后”和“90后”,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所以需要观察政策的效果,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可能会有第三步调整,比如调整社会抚养费或者鼓励三孩等。
相关链接:我国生育政策演变史
1971年
我国提出“要有计划生育”,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8年3月
计划生育政策被载入宪法。
1979年1月
《人民日报》第一版对全国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会议进行报道,会议“提倡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好一个,*多两个”。
1980年9月
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倡“只生育一个孩子”,不久,党**向党员、团员发公开信进行提倡,这标志我国一孩政策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
1981年,
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1982年
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其后几年,一孩政策有所微调,主要是对农村稍作放开,“开小口、堵大口”,允许农村*女户生二胎。
2001年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2002年施行。各地根据该法制定“双*二胎”政策,陆续在全国推开。
2013年11月
***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单*两孩”政策逐渐落地实施。
2015年7月
国家卫计委回应“全面放开二孩”问题表示,积极做好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工作。
2015年10月29日
***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