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丁祖昱
随着*近几年万达在战略上的重资产向轻资产方面的转变,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尝试,而新人与旧人之间的冲突也是万达今天必须克服的*重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把它形容成王健林和王思聪的*大差异。
王思聪走多远万达就走多远!
万达的发展之路,其实也折射出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之路。不管怎么讲,万达仍然是中国商业地产的**企业。
2013年王健林*次成为中国*富,2014年12月万达商业在香港上市,*高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元。截止到2016年2月5日收盘,总市值虽已降到1585亿元,但这是由于整体地产股的大环境都在下降所导致的。去年8月,王健林以2600亿的**超过李嘉诚成为**华人*富,这背后隐含的实质上是整个万达商业帝国的价值。
两年前,我对万达的点评文章叫*富万达,但今年我们不讲*富了,因为“轻资产”才是万达的新标签,能够在2016年把销售收入力降640亿,毫无疑问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万达商业帝国。
重资产曾经是中国房地产所有企业的基本模式,也是所有房企共同选择的开发销售模式,特别对于以商业地产为主的开发企业来讲,更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但万达2014年*次提出轻资产模式,在之后的运作当中非常坚决的贯彻这个战略,直到调低了整体销售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企业的大多数房企运作模式。
显然,这个改变过程一定会付出*大的代价,正如之前诸多媒体所报道的,*先代价是人,其次是短期的业绩,另外在转型的过程中还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但我仍然要为万达叫好,因为这种改变才是中国商业地产的未来出路之所在。
今天,轻资产道路上飞奔的万达,其打造的飞凡网2016年目标5千万会员,到2020年要达到5亿会员,如果真能如期达到,那么他将几乎掌控中国城市80%以上的消费者,这个的价值远比一年卖个几千亿要大得多。
同时,也将颠覆当年王健林与马云打赌时候双方各自代表的商业模式,这是商业地产运营的根本之所在。王健林在“互联网+”上前两年花掉的学费没有白扔,当然,能否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另外,在房地产企业多元化方面,万达也是做的相对较成功的。万达院线在去年1月份上市,其市值甚至比大多数房企市值还要多。其它如文化产业方面,这种**资源的整合,也是国内房企学习的榜样。
万达2015年中期各类指标情况
从财务指标来看,万达与7家千亿房企均值对比基本排在中流,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单项目产能,达到21.9亿元,,排名第二,而其他各项指标也都相对健康,在今天的市场背景下,对于一家以商业地产为主的房企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同时,*高4.6%的融资利率也体现出了万达的融资能力,联想到万达的各种转型,更说明了王健林先生还是很有远见的。
2015年万达发债情况一览
当然,万达未来发展过程中,在面临机遇的同时,还会有不少风险。
*先,商业地产在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市场环境下面还是一个*大的坑。*近3-5年中国商业地产的过度供应,已经使得除北上广深等少数城市之外的商业地产变得越来越难做,特别是写字楼,基本上已成为所有房企的痛,万达也不例外。因此,必须要调整当前的产品结构,特别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当中。
其次,文旅地产可能也有坎。之前已被证明出现较大问题的长白山、西双版纳等项目,目前仍然没有翻身,从目前情况来看翻身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投入带来的是区域旅游面貌的改善,但并没有换来房地产方面的成功,说到底还是这种模式在当前中国文旅地产当中是有*大问题的,未来应避免再进行类似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天来看,万达的架构和团队方面可能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万达原先就是商业地产中的“黄埔军校”,大多数商业地产的管理人员都是从万达这所学校毕业的,管理层的流动性高即代表万达的体系相对较完备,也代表万达在留人方面有所欠缺。
随着*近几年万达在战略上的重资产向轻资产方面的转变,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尝试,这对于传统的商业地产人才来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万达发展的需要了,而新人与旧人之间的冲突也是万达今天必须克服的*重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把它形容成王健林和王思聪的*大差异。军营式的管理模式也许今天已经不适用了,而未来的路怎么走还需要王健林自己去思考。
*后,万达的发展之路,其实也折射出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之路。不管怎么讲,万达仍然是中国商业地产的**企业,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