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突发奇想,想了解下消费者,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的消费者都看什么样的互联网类书籍,于是便从掌阅的分类上找了管理一类,来统计下哪本书大家看得*多。除了排行之外,还意外看到了另外一个点,那就是在有些战线上,*会做营销的是小米和阿里。
在出版类管理图书中,可以看到有两本书*为醒目,分别是《雷军豹变》和《马云内部讲话》,本周都有15000人在阅读,而另一本书《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只有400多人阅读,王健林、宗庆后的作品也只有400、500人阅读。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先来看看这两本书。《马云内部讲话》来自阿里巴巴集团,应该是公司整理后的作品,而其标价为免费!再看看《雷军豹变(中国故事)》,为中信出版推出,是《人物》杂志2014年3月刊的内容完整版,售价299阅饼,相当于3元*。
这里要说的是,“中国故事”是中信出版社**打造的非虚构类纯电子书(E-only)品牌,也就是只在数字阅读平台发行,没有纸质版,所以售价也十分具有竞争力。而两名作者将对雷军的一系列采访整理成书,推出电子版本,则可以看作是精妙的一招。
也就是说,两本*热的管理书籍,其实都不是专门的书籍,是讲话、杂志采访整理所得。但这两本书都是成功的,成功的背后有这么几点:对象是风云人物,内容扎实有料,售价超低。
售价方面
我们先看售价方面,这个是明显的,比起《马云内部讲话》的免费,《雷军豹变》的近乎免费,其它**企业家书籍还是很贵的。《万达哲学:王健林*次自述经营之道》电子书售价19元,《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售价18元,阅读的门槛一下就高了起来。
这里为什么说《雷军豹变》也近乎免费呢,因为掌阅有个签到系统,就算你不想花*,每天签到得阅饼,*多2周时间也就可以买到这本书了。而且,3块*也只是一瓶可乐的*。
对于一本新品管理类书籍来说,电子版售价并不能比纸质版低太多,否则纸质版不好卖,但《雷军豹变》没有纸质版,只买3元电子版,其实是多赢的。而《马云内部讲话》虽然有纸质版,但电子版却免费,这种反差,就得从阿里的智慧角度去看了。
对象方面
在中国,应该说不知道雷军和马云的人会很少,但看过他们讲话的人并不多,如果你不是阿里员工,或者也没参加他正好讲话的少数互联网大会,那么你也就很难见到了。
见到雷军的几率大一些,比如每次的小米发布会,都是机会,即使你不是记者,也可以当米粉,或者从哪搞来门票,也可以一睹这位大佬的风采。但其实,很多人还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对于这两个人,无论从成就,思想,以及现在的影响力,都无疑是顶级的,其背后的故事,其思想脉络也都是大家十分感兴趣的。
内容方面
内容方面,尤其是关于名人的内容,我们要看到的一点就是,作者和被写对象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一般两种情况,或者像联想那种闹掰,或者虽然书出来了,但不够有料,了无看点。
而这两本书的热度,已经说明其内容的品质,我们看一段《雷军豹变》的内容:
雷军告诉王川,他突然有一天想明白自己是头猪,从此一切都一帆风顺了。
在金山时的雷军自我期许很高,会不断地给自己提一个很高的要求,发动大家去达到,达不到就很沮丧,“现在都把自己看成猪了,做多少是多少,他就放松了。”王川说。
“他以前是朱熹,现在是王阳明。”毕胜历数金山数款长不大的产品。“很多公司不懂得做网游的时候,大哥(指雷军)已经做了《剑侠情缘》。周鸿祎还不知道什么叫杀毒软件的时候,金山毒霸已经垄断中国市场了。但是为什么这些产品都没起来?从根源上,太不了解人欲了。人欲就是贪便宜,周鸿祎把杀毒软件都免费了,收费和免费之间,人欲肯定就奔免费去了。”
“现在小米每次发布都是全世界*好的配置,只卖1999。性价比啊,这就是人欲的一种。”毕胜说。
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米的真谛,就是抓住人性,满足人欲,赢得人心。虽然是2014年写的,但到了2016年,仍然有人没有想到小米的核心是什么,这里看,简单的说就是满足人的欲望。
再看看《马云内部讲话》的一段内容:
我认为有两种考验,诱惑面前挡不挡得住考验,灾难面前挡不挡得住考验,这是对价值观的考验。价值观好不好?好,,诱惑面前干还是不干,压力面前你还来不来?只有经过这个才真正叫价值观。
身体锻炼,天天去跑步没感觉的,就是觉得稍微出了一身汗。锻炼指的是,同样在生很重的病时,两个人,一个人天天在锻炼,一个人不锻炼,但是生同样的病时,锻炼的人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平时的锻炼就是价值观的考核,价值观不是等灾难来的时候再去练的,平时就要跑步。灾难来的时候,那个人没运动,就完了,你活下来了。
我们不要讨厌这个process(过程),你们既然加入这个公司就believe,你们信了佛教之后,只能说是阿弥陀佛,不能说是耶稣上帝,在这个地方唱的经和念的佛就是六大价值观、使命感,不仅念,还要考核,新进来的员工需要考核,干部更要考核。
可以看到,马云在一直在强调价值观,因为带领一百人和一万人和十万人的区别就是,必须让所有人拥有同样的价值观,才能实现整体突破,而不是内部消耗。
毫无疑问,看过这两本书后,人们会对马云、雷军,以及阿里巴巴和小米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心理变化。与一些采用既定视角来看一个公司的内容不同,无论是职业记者,还是企业领导人,都会更多关注到企业的不足和困难,这样反而让内容更精彩。
说到这里,再说“在这条战线上,*会做营销的是小米和阿里”这句话,应该是能得到大家的认同的吧,谁能想到价值和影响力都不可谓不重要的管理类书籍,冠军就被这两本书轻松摘走?虽然这不是一种常规的公关形式,但却能收到很多稿件所达不到的效果,将企业理念深达读者的内心。
说到这里,刚好在掌阅还看到一本书,《免费:商业的未来》,本周也有7500人在看,但是这本书要35元……那么,到底是应该收费呢,还是免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