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蛋疼的地方在于,你填报时*破头的专业,到毕业时分分钟就业尴尬。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30%以上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并不对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互联网时代,风水轮流转的速度,一年一番,热门随时失宠。现在的“职业期待”,未必符合将来的职业行情。未来市场发展走向,是《招生简章》无法回答的问题。
1:生物工程。该专业毕业生面临“在名校念到博士都没出路,只有海龟还能教教书”的窘迫。2:土木工程。生源质量良莠不齐,院校输出质量与专业工作要求脱轨,加大了建筑行业的供需矛盾。
3: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与汉语言文学大同小异,另一方面对外语水平和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技能雨露均沾。4:法律。这个专业要背诵汗牛充栋的法律条文、理解纷繁复杂的案例卷宗,是先苦后甜而后胜者通吃的长线专业。5:会计。入行容易,但易学难精。
6:**经济与贸易。这个毛病在外经贸专业的培养上颇为突出,毕业生量大质平,难免前景堪忧。7:新闻。新闻系大四学生,如果没信心成为**媒体人,都跑去考研和考公了。8:工商管理。说得好听点,就是就业面广,说得直接点,即无一技之长。而缺乏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并不吃香。9:旅游管理。这门学科在20年不到的发展时间里,已颓态初现。10:小语种。问题是全世界都会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