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舞台上的政府营销:中国为世界提供机会

2014-07-28来源 : 互联网

8月8日,**盛大的**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绚烂启幕;8月9日,有史以来参赛人数*多的**比赛正式开始……

但**并非只定格在这些片断,自从2008年的**缕曙光到来,“北京**”这几个字的强大吸引力就已经吸引了来自**的关注。

吸引力就意味着机遇。在各国体坛,数以万计的体育**摩拳擦掌,为了能够获得北京**会的参赛资格而拼力竞争;在商界,**赞助商乃至非赞助商的**营销大战已近白热化,为了让自己的品牌掠得更多的视线,数不清的户外、平面、电视广告铺展而来,发布会、酒会、主题活动鳞次栉比……

国际政坛上的“北京**”信息也接连不断,人们都在关注各国首脑的一个决定:是否出席参加北京**开幕式。7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介绍说,出席**会开幕式的外国政要人数大概在80位到90位之间。有分析人士说,这一数字可能是历届**会中*多的一次。

与此同时,北京**还吸引了另一些负有“特殊使命”的外国政要,他们大多是外国**的投资部门、外贸部门的商务官员,或是某些城市的市长级官员。他们的北京之行,有着更浓的公关色彩,有着更为明确的商业目的——借北京**舞台,展示国家或城市形象,介绍本地的投资环境,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的外国投资。

这两个月以来,从首都国际机场走出的骤然增多的洋面孔中,不光有众多的一身短衫的外国游客、统一着装的各国**代表团,还有了更多手提公文包、西装革履的外国**官员。

他们的北京之行,并非只为观礼和欣赏体育比赛。**对于他们来说,也并非只意味着体育竞技。他们是来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向中国和世界展开营销。

机遇战胜偏见

7月3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的夫人哈雅公主走下舷梯,脚步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红地毯上——她成为了**位前来参加北京**会相关活动的国际贵宾。

从7月31日到8月8日,更多的各国元首、**首脑、王室代表陆续来到北京。8月8日,北京国家体育场已成为全世界政要*密集的建筑物——80多位国际贵宾齐聚于此,观看史上**的**开幕式表演,检阅本国的**队伍,领受中国人民的开放、好客与热情。

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乘坐着专机的各国**要员来到北京,与那些被奥委会邀请的各国首脑相比,他们显得颇为低调。

从今年年初,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抵制北京**”的逆流,在藏独分子、法轮功分子和一些人权组织的煽动下,一些坚持冷战思维、种族主义、“中国威胁论”等意识的政治势力也参与其中。这一点,从**火炬传递所遇到的暴力阻挠及“卡弗蒂事件”等事件中可见一斑。尽管国际奥委会在此间反复强调“不要将**政治化”。

但众多各国首脑的到来,证明合作与对话*终战胜了孤立与偏见。就像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主席亚里山德罗·特谢拉所说的:“这是一个近距离接触中国、消除国际舆论偏见的好机会。”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除了维护良好的对华关系所能带来的政治影响外,来北京还意味着与中国美好的合作前景,以及在这个国际盛会中所能得到的发展机会。

“中国为全世界提供机会”

“体育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国家主席胡锦涛在8月4日国际奥委会**百二十次全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说。

**盛会,并不仅仅是为运动员提供的舞台,北京**举办的同时,中国向全世界张开了双臂,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和谐时空中,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友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中国的磁力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政要借**之机前来畅谈合作,谋求共赢。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繁荣的市场、强大的生产力、日益增强的投资能力都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正如抵京访问的伦敦市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所说:“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提供了机会”。伴随着对**经济愈发巨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各国**要员及企业家希望来华洽谈包括投资、商贸、金融等各领域的合作,向中国、向世界展示己方的诚意和能力。**会所创造的融洽气氛,为合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时机。

于是,不仅企业家们来到北京展开**营销,各国政要们也开始了他们**营销的北京之行。(记者 侯隽 李萌/北京报道)

伦敦市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

“伦敦是在欧洲做生意的*好地方”

2008年7月8日,作为下一届**会举办城市伦敦市**的代表、英国伦敦市主管**关系的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Ian Clement)一行来到北京参观考察。

2008年5月6日,以保守党为班底新一届伦敦市**宣布就职,因为伦敦是下届**会主办城市,按照惯例,伦敦市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将于今年8月代表伦敦在北京**闭幕式上致辞并接过**旗帜,所以克莱门特此番来京的目地之一,就是要和北京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虽然我是**次来到北京,但是在短短的几天访问当中我看到了北京在奥林匹克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被北京人民和官员的热情所感染。我认为中英双方一定会继续开拓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同时,也会共同应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这种共同的合作不仅仅是北京与伦敦之间的,也是中国和英国之间的。”7月9日,在离京之前,伦敦市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只要中国企业来,伦敦就会想尽办法帮助”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2007年中英双边贸易额达到394亿美元,两国希望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而英国贸易投资总署2006—2007财年对英投资报告显示,共有52家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或扩大了其在英国的投资规模,几乎是上一年同期数字的两倍,新创造869个高技术工作机会,但从项目数量上来看,中国企业在英国直接投资大概只占全部外国投资的3%。

《中国经济周刊》:许多中国企业都非常渴望能够在英国有所作为,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在英设立的公司和机构已经超过400家,其中落户伦敦的又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还多,那么伦敦**有没有计划在政策上扶植这些企业在英国发展?

伊恩·克莱门特: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提供了机会,我们都认识到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如果有中国的企业希望到伦敦进行商业活动的话我们非常欢迎,因为伦敦不仅是一个世界金融中心,还是一个开放的、有创意的、顺应变化的城市,我们也期待着这样的合作。只要中国企业来,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帮助他们,伦敦市**为了确保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专门成立了非常好的机构,比如说伦敦发展署和伦敦投资局,就是吸引中国企业到伦敦投资的专业机构。就我自己而言,可能也是我的“偏爱”,我觉得伦敦在欧洲来讲是*好做生意的地方。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来自欧洲城市的监察报告显示,在欧洲*佳商业城市的排名中,伦敦已连续18年排名**。有不少中国企业认为,伦敦是其进入欧洲和世界的门户。您认为中国企业进入伦敦时会遇到的*大问题是什么?

伊恩·克莱门特:我在许多关于中国和北京的文章里看到,中国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兴大国。但我本人不太认同这种看法,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大国地位一直就存在在那里,她在几千年中给人类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的文明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点、支持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之间有许多不同点,如果没有不同点,世界将会变得很枯燥。当然这种不同也会让我们懂得学会尊重对方,因为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文化。

中国的企业在进入伦敦、西方市场时可能会在文化交流方面遇到问题,这就需要彼此能够互相了解,充分沟通,互相学习合作者的文化,在尊重对方愿望的前提下进行沟通合作。此外,伦敦也应该适应变化,不应该采取贸易保护者的状态。正如您所说的伦敦应该是中国进入欧洲和世界的门户,这听起来像是推销工作,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推销,重要的是要和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长期关系。

“伦敦的金融、创意、零售和物流产业*值得投资”

6月3日,为期3天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在伦敦开幕,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会上表示:中国企业应当充分、有效地利用国际上的金融投资工具,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这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他这样评价伦敦:“应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跳板、门户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天堂。”

《中国经济周刊》:伦敦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商业城市,对中国企业而言,伦敦的哪些产业*值得投资?

伊恩·克莱门特:关于投资伦敦的重点领域,我想主要应该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伦敦的金融服务业,这是伦敦非常强的领域,中国的公司可以去伦敦筹集资金并分享他们的经验;第二个领域是创意产业,这是在伦敦的GDP占第二大的行业;第三是零售和物流行业,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通过伦敦可以把货物运送到欧洲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和伦敦有很多相似之处,古老而现代,尤其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上**都投入了很多。作为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和城区重建的专家,您认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两方面,伦敦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北京进行交流?

伊恩·克莱门特:关于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面,首先北京在这两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伦敦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伦敦和北京在这些领域可以相互学习。但是我想指出的是,一些很适合伦敦的方法可能在北京不一定行得通,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合作,以发现如何是*好的合作方式。

我想提到一个可行的合作是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伦敦有一些很好的经验,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在这一领域开展合作。就伦敦而言,我们一向支持采用更为可持续的能源方式,比如我们会采用分布式的发电方式,也会采用一些新的能源,比如采用生物能进行发电。

另外,我们还希望改变人们平常在能源消费方面的习惯,你可以看出来,在这些领域实际上有着一个非常综合的大战略,许多不起眼的小事情可能会改变很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当然,中国的先进经验也会被我们学习。比如在上海附近的东滩碳零排放区的经验和科技也被我们应用到伦敦的一个电站改造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中国的经验和科技也被应用到了伦敦。

(简介:伊恩·克莱门特(Ian Clement) 于今年5月被伦敦新一届市长任命为伦敦副市长,主管**关系。他出生并一直生活在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于1998年通过竞选成为伦敦贝克斯利行政区议员,是专攻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和城区重建等政策的反对党发言人,并曾是英国保守党领袖,他一直致力于预防犯罪和公共安全领域研究,在业务管理和商业流程等领域颇具经验。)

巴西经贸高层官员:

希望在**期间寻求更多经贸合作

7月9日,巴西投资机遇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中巴双方均派出高级官员参与会议,共同探讨合作事宜。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今年1至6月,中巴贸易以78.4%的增幅高速发展,贸易额达214.3亿美元,中国自巴西进口额达129.7亿美元,预计全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达40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4.7%。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家,排名仅在美国之后。

研讨会结束后,《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副部长弗兰赛利诺·格兰多和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主席亚里山德罗·特谢拉及巴西国家《增长加速计划》执行秘书米丽安·贝尔奇奥等多位巴西经贸高级官员。他们表示希望在**期间寻求同中国更多的贸易合作机会,加大巴西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并吸引中资企业进入巴西市场。

向52个中国城市推介巴西

“巴西不是仅有桑巴、足球和香蕉,我们资源辽阔,与中国经济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我们就像夫妻一样,双方*终会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主席亚里山德罗·特谢拉以拉美人特有的风格做了开场白。

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副部长弗兰赛利诺·格兰多更为直接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巴西是中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中国的企业家和人民了解到这一点。”

据悉,为了加强吸引外资力度,巴西**在1995年宪法改革之后,对外国资本进入巴西经济所施加的限制已经大为减弱。目前,外国企业可以进入巴西的电信领域、海岸船运领域、燃气输送领域和石油开采领域,巴西的宪法只在本国的核工业和航天事业方面对外资有所限制。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主席亚里山德罗·特谢拉向记者介绍说,为了加大吸引中资,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委托巴西合作机构将于7月中旬至2009年3月在中国的52个主要城市举办巴西投资贸易机会宣讲会,介绍巴西概况和商机,讲解中国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如巴西的劳工政策和税收体系,分析在巴西投资的利弊。“我们9月份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而且会参加厦门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我们要告诉中国的朋友,巴西的大门欢迎你们,请来巴西看看,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巴西。”特谢拉热情地说。

对于和中国的进一步合作,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副部长弗兰赛利诺·格兰多向记者表示,巴西方面已于7月8日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了“里程碑式的会谈”,决定展开在信息技术和通讯领域的合作。

“过去我们在这个领域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合作,经过三个多小时会谈,巴西**次向中国表明了合作意向,我们很可能与中国**在软件的应用程序开发领域有进一步的接触。”弗兰赛利诺·格兰多部长特别强调参观清华科技园令其对中国印象深刻,“清华科技园的融合模式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而且其中有200多个可以同巴西有科技开发及应用合作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机构,这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也考察过印度,但我们更愿意同中国进行软件开发上的合作,因为印度更像是一个软件工厂,而不是开发园地。”

学经验,引资金

今年6月,国际奥委会在希腊雅典宣布,美国的芝加哥、日本的东京、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四座城市被提名为申办2016年第31届**会的候选城市。为此,巴西联邦**刚刚为里约热内卢拨款8000万雷亚尔(约合4878万美元)进行**申办的营销。

在巴西经贸官员看来,北京**会是一个有利的**公关机会,因为国际奥组委官员和各国首脑都将为这项体育赛事聚集北京,不但可以介绍推广本国的优秀项目吸引资金,而且巴西可以便利的为申办2016年**会做公关活动,借机实地考察,学习北京**会的经验。

巴西国家《增长加速计划》执行秘书米丽安·贝尔奇奥告诉记者:“这是我**次到中国来,一方面宣传我们的《增长加速计划》,一方面感受北京的**氛围,我们希望中国企业对我国的基建和物流为首的多个领域投资。”

据介绍,《增长加速计划》是巴西**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颁布的计划书,包含公路、铁路、港口建设等领域的多个投资项目,巴西方面已经在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对此做过宣传,中国是他们选中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

米丽安·贝尔奇奥透露,在北京**会期间,作为2016年**会申办国之一的巴西将在北京举办为期三周的文化艺术宣传活动,并于2009年在华举行一场巴西时尚秀,展示拉美风情,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了解巴西。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主席亚里山德罗·特谢拉也坦率地表示,此行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北京**会的很多重要经验,因为巴西和中国一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组织**会这样大规模的活动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检验。尤其是北京在**会期间进行的涉及国内、北京周边人口流动、外国游客接待、住宿、安全等方面的组织后勤工作,对巴西很有借鉴。

“巴西跟中国一样,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们希望在北京**会期间,通过我们的一系列活动向中国人民展示巴西的风采,让来自全世界的人们能够在这个享受快乐的季节看到自然和文化多样性景观。所以,我们非常希望更多的巴西人来北京看**会,不仅因为巴西是2016年**会申办国,而且这是一个近距离接触中国、消除国际舆论偏见的好机会。”特谢拉主席说。

(简介:亚里山德罗·特谢拉,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对外贸易专家,曾出任过巴西卢拉**工业、科技和外贸政策协调人、巴西科学和技术部行业基金顾问;现任巴西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主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和中小企业协会顾问、乙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同时担任巴西和美国论坛CEO、巴美联合经贸委员会以及巴 西工业发展国家委员会的执行秘书。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的主要工作职能是帮助巴西**生产部门建立外向生产计划,参与国际互动,吸引外资企业到巴西投资。)

京城频现异国秀

**的北京,除了满城的浓浓中国风,还点点绽放着异国风情。

7月26日,由泰国商业部主办的泰国食品节在正大集团北京易初莲花世纪金源店拉开序幕,泰国商业部副次长必胜路为此专程赴京。据了解,这是到目前为止泰国食品在北京进行的*大规模的推广活动。

据必胜路副次长介绍,去年中泰两国贸易额达到310亿美元,其中泰国的食品和水果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此次食品节希望成为泰国为北京**会献的一份特殊贺礼。“泰国食品节是中国人民了解泰国文化的窗口,将会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对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2010年冬奥会主办地代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下称“BC省”)省长坎贝尔于8月上旬来京出席**会相关活动,并与北京市领导共同出席于8月9日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展厅举办的仪式。据介绍,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展厅是BC省和加拿大在北京开放的窗口,坎贝尔将在仪式上介绍2010年温哥华—惠斯勒冬奥会筹备和运作情况,并向北京赠礼。

据报道,今年5月,坎贝尔省长在来京访问时曾表示,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增长令世界瞩目,其背后的动力是资本投资、出口增长和国内市场的稳步发展。根据预测,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大的经济体,而BC省则“正在努力将自己融入到这一伟大的发展过程中”。

7月26日,由意大利国家奥委会和意大利驻华使馆联合主办的“意大利之家”在北京海淀展览馆向公众开放。意大利奥委会希望借助北京**会向中国公众推广意大利在运动、艺术、时尚等各项领域的成果,并借此搭建意大利运动员同中国公众沟通的桥梁。

8月1日,瑞士官方**推介场所“瑞士屋2008·中国”在北京798艺术区亮相。在截至8月24日的展览中,参观者可免费在“瑞士屋”领略地道的瑞士音乐,品尝正宗瑞士美味,参与丰富的娱乐活动,并通过大屏幕观赏中瑞两国有关**的精彩节目。

8月6日,位于北京建国门好苑酒店的“巴西之家”首次迎客。“巴西之家”由巴西奥组委和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设立,在北京**会期间向中国及其他国家游客全面介绍巴西贸易、旅游、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概况,其内部装修风格参考里约热内卢著名酒吧街设计。里约热内卢已正式宣布申办2016年**会。(记者 侯隽 实习记者 万璐/北京报道)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