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表示目前“五类车”治理机制有缺陷并建议“五类车”打击不能只靠公安 治理办公室应从交警挪到市政府

2014-07-31来源 : 互联网

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作《关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仅2012年以来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增加269公里(比2011年增长50%),高速公路**便捷的特性也伴随着事故的易发多发,交通事故预防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交警警力没有相应增长,队伍老龄化严重,40岁以上民警占56.4%,且连续两年退休人数大于新增警力数,实际警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受工作环境影响,职业病多发,繁重的交管任务与警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

——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

南都讯记者徐艳实习生黄勇浩昨日,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提到仅靠交警难以消除“五类车”。有人大代表也赞同交警一家管不好“五类车”,并认为机制上存在不顺,*理“五类车”办公室应该从交警部门挪到市**办公厅。

“‘五类车’在广州市窗口路段频频出现,确实丢脸。”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周素勤在审议谢晓丹这份报告时说,单靠公安部门去打击“五类车”是不行的。“今天这个报告就只能体现公安部门的工作,其实公安部门只是*理‘五类车’的7个小组当中的一个。”

据悉,广州市全面*理“五类车”工作由市交通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成立*理“五类车”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市“五类车”*理工作,各区、县级市成立相应的**机构开展综合*理工作。但是周素勤表示,这个办公室是设在交警的,她认为这样的机制不适合“五类车”整*,既然**小组负责人是市**副***担任的,这个办公室应该设在市**办公厅。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主任欧阳知也表示同意这一看法,他建议,应对于这个涉及多部门、多层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调研。目前的协调机制有问题,各个部门还应梳理法规,搞清楚上位法中有哪些限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既不违反上位法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细化措施。

今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将就“五类车”管理等工作对市**及其职能部门进行专题询问。

声音

网友:罚乘客+发展公交

有网友建议通过加大惩罚的力度来*理,甚至建议对乘坐“五类车”的乘客也要加以罚款,“没有了乘客,‘五类车’自然没有市场了”。不过除了加大“罚”的声音外,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加大“建”的力度,“多地区交通不便,市民会愿意选择比的士更便宜的五类车来搭乘,应该大力发展公交,从根部解决搭乘五类车的现象”。

人大代表:发展微循环交通解决“五类车”

人大代表田子军建议:广州要向香港学习,大力发展微循环公交,覆盖范围应在半径300米-500米,班次应在5分钟内,努力提高广州的公交覆盖密度来根*“五类车”问题。

标签: 广州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