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居扶持资金为何“嫌贫爱富”

2014-07-31来源 : 互联网

“幸福村居”**村选拔几乎从一开始就“嫌贫爱富”,*批的5个村中,莲洲镇莲江村有大型企业投资开发,区里“名村”建设也投了1000多万,两三年间已有上亿元资金注入;井岸镇新堂村毗邻新青工业园,村集体收入超过1000万,村民中六成以上是****;斗门镇南门村不用说,作为宋朝皇族后裔聚居地,有着多个珠海知名的历史文化古迹,多年来得到的投入也十分可观。实力稍弱的,不过是乾务镇的夏村和白蕉镇的南澳村,但这两个村比起各自周边的村来说也能算得上是“富农家庭”。

打造**村自然也是打造样板村,斗门有官方人士表示,*初肯定要选择实力强的村,“让一部分村先‘样板’起来,再带动其它村”,不过两年过后,*初领到1000万的村*却还没花完,比如夏村只花了600万。人家是*花不完,而曾在年初*爆一把的莲洲镇耕管村如今没捞着任何实惠,村干部直抱怨“光看人家抱西瓜,我们连个芝麻都没有”。两相比较之下,“幸福金”的给予公平与否,让人不禁打了一个问号。

夏村:花*建设 慢工出细活

“夏村从确定**村到现在快两年了,市里给的1000万投入的只有600万,但收到的效果很明显。”斗门区幸福村居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事实上,夏村投入的*有1200万,不过其中600万是从扶持资金中支出的,另外的600万则是企业、乡贤出的。夏村的资金主要花在村容村貌整*、雨污分流系统打造、监控设备安装、巷道和广场建设等方面,村民们反映村里生活比过去一两年要方便很多,比如垃圾清理运输就很快速,感觉人虽然是住在村里,但各种配套和服务却不输于城市。

该村村干部说,夏村比较容易出效果的原因在于,村子比较集中,人口相对较少,加上定位也很明确,就是给一旁的富山工业园做服务配套,因此,只要把村子的环境、*安等搞上去,村民的幸福感自然就会增强。

“*不是一下就要花出去的,因为台账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有变化就要作调整,现在有所结余可以更从容地花下去。”斗门幸福村居办相关负责人说,夏村的变化在第一批的5个**村中相对效果是*明显的,因为挂点的市领导也特别重视,对每一个项目都亲自审核把关,要求高标准打造,花*慢也是慢工出细活的体现。

对于1000万给夏村,算不上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斗门幸福村举办有关人士说,应该说夏村还是很需要这笔资金的,因为两年前该村的集体收入只有98万元,去年也只有134万元,1000万对于该村来说绝对是个大*。

斗门区政府一位人士说,虽然斗门很多人都知道,夏村走出来一个黄姓大老板,几乎每年都会几十万、上**地给村里进行硬件建设,或者给老人发放补贴,但毕竟是一人之力,而1000万扶持资金除了可以投入之外,还可以像“天使基金”一样,吸引其它的各路资金投入,因此不能用简单的眼光来看待这1000万,也不能用1000万两年只花了600万来进行解读,因为并不是该村不差*,而是幸福村居打造是个长期过程,投入也必然要有长期性。

莲江村:“名村”3年吸金上亿元

莲洲镇夏村*近三四年让别的村羡慕不已,因为斗门“名镇名村”建设投了1000多万,企业打造乡村旅游投了六七千万、幸福村居**村又拿到1000万,村干部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三年村里得到的各方投资已经超过了“一个亿”。

南都记者了解到,幸福村居的1000万元扶持资金,莲江村主要花在了村道改造、排污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在村容村貌和垃圾整*方面也投入不少,目前剩余资金不多。

“什么叫多?*怎么给都不嫌多。”斗门区一位政府人士说,楼盘开盘都要弄个样板房,幸福村居**村自然也得是样板村,样板的概念就是格局、硬件、软件都过硬,都是*能打动人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肯定需要大投入,1000万看起来多,但不过只能改造一条路、疏通一条河,真想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肯定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因此,莲江村得到连番的资金投入并不过分,这与市里打造样板的意图是相符合的,而莲江村要想真正出类拔萃,再得到一个亿也不算多。

上述人士说,对于**村得到的1000万,不能从公不公平、平不平衡的角度来看待,更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给这个村就是锦上添花,给那个村就是雪中送炭,或者说对有的村是可有可无的,但对有的村却是不可或缺的等等,因为只要想打造样板,必然要从当前基础条件*好的村开始做起,因为对于那些基础条件较差的村投入1000万跟泥牛入海一个样,那就完全不符合打造样板的意图。因此,看待这1000万给谁,怎么给,要从“科不科学、现不现实、有没有效”的角度来看,“只讲公平不现实”。

耕管村:“劣势村”等不到资金扶持

莲洲镇耕管村在今年3月*了一把,该村凭借60亩的油菜花田,一个月间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超过20万人次,其中有一个周末两天里就超过10万人次,该村也从藉藉无名变得声名鹊起。

“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市里的、区里的。”耕管村一位要求匿名的村干部说,经过今年3月的*爆,他们村集体很受鼓舞,本以为今年市里评选第三批幸福村居**村时该村会榜上有名,没想到落选了,紧接着斗门区又评选区一级的**村,共10个名额,每个村可得到500万元的扶持资金,结果耕管村的名字还是没出现。

这位村干部说,村里在油菜花推倒之后就谋划竞争**村事宜,也考虑过不论是得到1000万还是500万,都可以把生态旅游搞起来,比如把破损的道路改造一下,村容村貌改善一下,增加一些诸如卫生间、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置一些农产品销售摊档等,但眼下,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这几年,我们光看人家抱西瓜,我们连个芝麻都没有。”这位村干部说,比如莲江村就让他们很是眼红,不要说得到上亿资金,哪怕去到一个亿,零头能给到耕管村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现实是,村里的收入十分有限,想在公共投入上下功夫完全没余力。

据了解,耕管村的集体年收入有100多万,但扣除给村民的分红、村干部的工资、各种水电支出,剩余下来的寥寥可数,甚至还不够,比如村干部的工资每年都是等到年底鱼塘承包款收上来之后才能一次性发放,但有村干部在年底连这个*都拿不到,“每个人一年也才两三万块*”。

“可能是我们这里交通不便吧,离高速路口太远。”这位村干部像是给自己、也像是给没有“提携”他们的上级领导找借口,这样说起来,他们才会稍微缓解点儿心理压力,毕竟,区位劣势是无法改变的,并不是代表他们做得不够好。

记者观察

富村*多穷村*少值得审视

任何一项创建工作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珠海创建幸福村居可谓是下了狠决心,《决定》规定,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同时,每年每个村居安排20万元,用于处级干部挂点村居的专项经费;并规定区级财政每年每个村居安排不少于100万元专项资金。此外还有来自各级政府的奖励和企业资助等。

不过,市财政每年1亿元的专项资金并非“村村可得”,而是采用竞争性投标方式,每年选出10个优秀**村,每个奖励1000万元。同时,部分区、镇两级财政也会给予优秀**村奖金,从数**到上千万元不等。

这样就导致各村居的创建资金的不均衡。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金湾区海澄村成为优秀**村后,获市级财政1020万元、区级资金约1400万元、镇级资金约1200万元,加上企业资助800万元,共获创建资金近4500万元。相比之下,没有晋升优秀**村的普通村居,“标配”创建资金仅有市里每年的20万元和区里每年的100万元(还不一定能得到),总共只得120万元,资金不到优秀**村的1/10,连海澄村的零头都比不上。

据记者观察,资金充裕的**村往往本身比较富裕,以海澄村为例,该村是珠海金湾机场、航展馆、航空产业园的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据其规划,今年航展前,该村将重点开展沿街建筑立面整*及两大商业街改造、沿街绿化改造工程,预算总额超过1.3亿元,是该村获得各项资金的近3倍,可见其实力雄厚。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普通村居扶贫干部埋怨,“珠海主城区里有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得到‘幸福村居’上千万元,连个感觉都不会有,而我们这个‘珠海西伯利亚’的贫困村,哪怕有个一两**元也能救急办大事。”

树榜样是必要的,但资金扶持该“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财政分配的天平是否应该适当向弱势村居倾斜?应该重新审视。

精读珠海“幸福村居”规划

过半村居将被城镇化

珠海现有209个村居,其中行政村122个,农村性质社区87个。按照去年编制的《珠海市幸福村居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将全市村居按不同类型分为农业村、涉农村居和城郊村居三种。根据这个类型划分,珠海的村居以城郊村居为主,一共有126个,占总量的60%,其次是农业村,一共有61个,占总量的29%,*少的是涉农村居,有22个,占总量的11%。若按区域划分,则有153个分布在西区,占总量的73%,东部只有56个村。

2012年9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启动幸福村居建设,作为珠海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总规》将是未来若干年内珠海幸福村居建设的规划引领。为避免“千村一面”、重复建设,《总规》结合各村居区位条件、环境特征、特色资源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提出村居的三个发展方向,即保留发展、被城镇化、迁建整合。

其中,被城镇化的村居*多,为112个,超过全市村居的半数。什么样的村居要“被城镇化”,《总规》概括为:“与城镇区连片,很快被城镇化的村居。”将主要发展城镇生活配套和现代服务业,要求要注重与城镇风貌协调,融入城镇生活一体化发展。

“保留发展”的村居85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或拥有历史文化保留价值或有独特景观风貌的村居,主要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文化和旅游服务等产业,塑造特色村居。因周边产业发展需整合用地或搬迁合并的村居,纳入“迁建整合村居”,要求做好安置规划,落实安置政策。这部分村居有12个。

2016年村集体年收入都超**

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幸福村居的决定》所提出的总体目标,即力争用5年的时间,实现“三改善、三提高”(改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文明水平、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其中一些量化的指标就包括:到2016年,每个村居至少形成2—3个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行政村年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0万以上。

为达成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设计的路线是将全市村居分成两批推进,*先打造一批村容整洁、环境宜人、设施完善、生活便利和人文特色突出的**村居;其次,通过**效应,逐步带动其他村居的发展建设。

《总规》共选取45个**村居,并从特色风貌、生态建设、用地整理和综合改革四个方面进行**打造。同时,规划采取“优中择优”的原则,在45个**村居中选出16个资源条件*好的村居,参照广东省名村要求来建设。在**村居建设的**效应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余下的164个村居的幸福村居建设。

为强力推进幸福村居的创建工作,珠海于去年2月发布《市领导挂钩村居安排表》、《市处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挂钩联系基层安排表》,209个村居每个村居都“标配”处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一名,其中35个**村居除了上述配备外,还有1名市领导和1家企业挂点,挂点时间均为5年。此举在全国属*创。

乡村获扶持情况对比

夏村

定位:为富山工业园提供配套服务

收入:近两年村集体收入在98万-134万元,幸福村居扶持资金1000万元

建设资金:从幸福村居扶持资金中拿出600万,企业、乡贤给了600万

建设项目:村容村貌整*、雨污分流系统打造、监控设备安装、巷道和广场建设

结果:扶持资金还剩400万

莲江村

定位:“名镇名村”,发展旅游业

收入:包括幸福村居扶持资金1000万元,得到各方投资超过1亿元

建设资金:上述收入全投入建设中去了

建设项目:村道改造、排污管道建设、村容村貌和垃圾整*

结果:剩余资金不多

耕管村

收入:集体年收入有100多万,没有得到市、区幸福村居**村的扶持资金

建设资金:“一分*都没有”

建设项目:想进行生态旅游建设、修路、整*村容村貌

结果:“想在公共投入上下功夫完全没余力”

策划:时事新闻中心珠海新闻部

统筹:南都记者张应昂

采写:南都记者陈岩张应昂

标签: 珠海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