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名,“顺德”之称,其地名意义早已超越地理区域和政区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符号,构筑起在其土地上生活的人的文化依归。
———卢浩能
情怀几乎与用处无关、也与**无关,它始于一份好奇,形成于时光之中,而彰显着对记忆和历史的珍视乃至执着。
———黄永聪
在珠三角的地名中,包括“围”、“头”、“边”、“塱”、“滘”这些字勾勒出了这片土地沧海桑田式的变迁。
———刘永深
《南海十三郎》中有这样一幕:潦倒半生的十三郎,本想栖身宝莲寺终老,孰料遇到昔日忠仆福来前来为亡父登记附荐。在“**”中被弄瞎双眼的福来眼盲心清,他听出十三郎的口音,问了他一句“先生哪里人?”,十三郎颤抖着双唇说出“南海”二字,然后潸然泪下。如果你也同样来自南番顺,也曾经游子久别、历尽沧桑,这份感慨未尽相同但其澎湃可能也不遑多让。故园地名与本土情怀,是我们的文化依归,是我们不愿意解开的一份情结。
近日,南海地名文化协会举办了*届“南海区古村落调研大赛”,一群佛山本土青年相聚一堂,共话佛山地名掌故,深入古村刨根问底,成为今年夏日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撰写本专题的三个作者都是参加过这次调研的、刚刚大学毕业的、土生土长的南海青年,让我们听听他们有什么想说的。
地名掌故蕴藏着族群记忆的密码
你知道吗?北京西城区有一条“时刻亮胡同”,它在明清时期叫“屎壳螂胡同”,到了民初因嫌其名字恶俗才改成今名。你又知道吗?顺德“大良”原本叫“太艮”,只因古籍文字竖写把点放到艮字之上而误读成“大良”。这些地名掌故或许会博得读者莞尔一笑,但笑过后读者可能会认为不过是些“无用信息”,但其实地名背后的涵义不仅是故事,还存在着更复杂深刻的反映。
关于地名的深意,在此举一个现代的例子。今年年初,广州大学城路名以“路太难寻、名太难记”之故来了个全城大改名,中二横路拆成“贝岗村大街”和“青蓝路”两段,中一横东路改成“模范街”,西路唤作“**街”,以至于让笔者这些刚毕业离开的人回来后茫无头绪。其实,此前广州大学城的路名均以“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命名,虽显刻板却能科学清晰地指路,而作为一个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物,大学城失却了原先小谷围的历史底蕴,这样一改名不仅有“附庸风雅”之嫌,埋没了路名原本明确的指向规律,也破坏了学子们对大学城地理位置的一贯认知。
如果说诸如大学城马路名这些现代地名其背后体现的是功能和导向上的考量,那么传统的地名的意义,则不仅在于它背后的故事,更在于这些故事里所体现的时代变迁的记忆痕迹。这些记忆痕迹来自于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不同时代里不同的人群,他们或离去了或留下来繁衍生息,而一个传统的地名则把这些人群的记忆高度浓缩在短短数字之中,让人们知悉自己的归属,就如当年北京城的南海会馆,把一众在京的南海学子聚集在一起,成为维新运动的驻点;又如现今大学校园里面各种同乡会,因为来自同一片故土、享有同一个地名,而使人得以凝聚在一起,塑造起一群人、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共同记忆。
“南海”之名,“顺德”之称,有各自不同的典故,经历了数**甚至上千年不间断的传承,其地名意义早已超越地理区域和政区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符号,构筑起在其土地上生活的人的文化依归。正因有这样的一层意义,才会有“地名学”这样一门综合历史、人文、地理的学科出现。
有个英文网站叫“无用信息”(UselessInformation),网站标语耐人寻味———“这些信息你永远不需要知道,但你的生活可能因此而不完整。”地名的故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无用信息”,不过,地名的深意可能更是在于我们,在于一群生活在同一名称土地上的人,它使我们成为一名“南海人”,一名“佛山人”……
□卢浩能(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情怀的价值在于它在当下的“无用”
不久前,南海狮山的博爱湖片区干道征集路名,笔者与两位同在广州大学城读书的同学激烈地讨论投稿方案。尽管争论不休,但一项基本共识却迅速达成:为此投稿的名字,一定不可以重蹈广州大学城的覆辙。我们深信,简单的二字路名背后不仅大有学问。更重要的是,路名应该能激发好奇,好奇又能培育一份乡土情怀。
今年三月,广州大学城的路名全面更换,主因就是旧路名使得路人和司机晕头转向。小谷围曾发现东汉墓葬和南汉“刘皇冢”,有着厚重历史的地方却被覆盖上今天这些粗鄙的路名。番禺与南海曾长期附廓广州,这使得来自南海的我们,陷入了对地名的沉思。在珠三角的地名中,包括“围”、“头”、“边”、“塱”、“滘”这些字都经常出现,我们虽各自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但我们都一直对地名保持一份好奇,并且在分享这些地名故事的过程中,勾勒出了这片土地沧海桑田式的变迁。也正是那份本能的好奇使得我们有同样的感悟,个体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的,好奇驱使着自己去了解生活环境中的地名、故事和现象,就是这些东西悄无声息地缩小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于是,我们想着去寻找更多拥有这样的疑问的同学,一起去搜集和分享南海地名乃至珠三角的地名故事,重拾那份儿时曾经带给我们奇妙体验的好奇。
“你们后生为什么要知道这些老东西,这些老东西现在都没用的啦”,我们在走访古村了解老地名和古村历史时,老村民们常有这样的不解。吊诡的是,给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述地名故事,言语间自然流露出一种自豪的,也是这些老村民。或许,在那个信息不畅通的年代长大的他们,同样也怀着好奇去了解身边的地名和历史,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是从这里开始。如今,所有关于那份好奇的记忆已被岁月发酵成一份情怀。而情怀几乎与用处无关、也与**无关,它始于一份好奇,形成于时光之中,而彰显着对记忆和历史的珍视乃至执着。
进入仲夏,暑假出境游备受青睐,很多佛山人正拿着异邦的地图,寻找着那些陌生的地名。但与此同时,南海区*届古村落调研大赛却也在桂城悄然启动,来自佛山各地的10支大学生队伍,把脚步踏向乡村的祠堂与古巷,去辨认碑刻和翻阅族谱里记载的老地名。一边是走向外面陌生而斑斓的大世界,而另一边则是探寻看似熟悉且单调的小村落。当然,小村落之中就有大世界,因为好奇,更因为那份情怀。
□黄永聪(中山大学**学系)
“自己人”是标签,也是力量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大学社团里,有一群人管你叫“自己人”;在生意场上,你的合作伙伴管你叫“自己人”;甚至在旅途中,也会有不经意遇到的驴友管你叫“自己人”。很多时候,我们都只会将这简单的三个字作为一句奉承的话,然后报以对方一个微笑,心里却没有多少波澜。殊不知,这三个字的分量其实真的很重。逆向思考一下,我们能不能轻易地拍着胸脯对一个非亲非故的人说“自己人”,由此就能掂量这三个字的分量。
那怎么去界定“自己人”呢?其实,两个人在刚认识时的谈话中,前三句话就能判断。**句是“你叫什么名字”,知道对方的姓氏,正所谓“同姓必有三分亲”;第二句是“你系边度人”,了解对方的家乡,又有云“同乡一定自己人”;第三句已经与内容无关,关键在于听对方是否有跟自己一样的方言。由此可见,一个姓氏、一处地名、一方语言,决定了我们彼此是否能用“自己人”相称,绝不含糊,也莫能造假。但通常,地名(或籍贯)本身已经决定了当地的姓氏和方言,所以它在三者中处于主导地位,又可称作“根”,同根同源即为“自己人”。
“自己人”以地名作为标签,它到底有怎样的力量?笔者有两个故事可以分享。**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姑婆。姑婆在战乱时期跟一群老乡偷渡到南洋打住家工,同行的姊妹们组成了“同乡会”,在新加坡的十几年间一直互相照应,有人被人欺负就一起反抗;有人生活不济其他人倾囊接济。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妈妈。妈妈年轻时从西樵出城打工,外公跟她说:“如果遇到城里人欺负,你说你来自西樵,就无人敢动手。”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西樵人在城里人眼中比较“悍”,不敢得罪;第二,从西樵出城打工的人特别团结,同乡有难定必出手,没有半点犹豫。
我能想象到的*妙的场景是,两个老乡之前素未谋面但一见如故。奇妙吗?奇妙!奇怪吗?不奇怪!因为同喝一条江水,同唱一*咸水歌,还有比这样的关系更亲密吗?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总是用某个集体或地方作为自己的标签,那么他将失去了自我。但是,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都没有办法*立于其他人而存活,我们注定需要互相依赖、互相影响,进而有了彼此间的感情与责任。正因为有了感情、有了责任,我们才逐渐**了原始野性,步入了文明。而其维系感情、绑定责任的载体,则是一个“共同的身份”。现在,香港、澳门乃至海外都建立了很多“同乡会”、“同胞会”,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根”的认同与维系,对“自己人”的彼此重视与相互扶持。
所以,你系边度人啊?
咩都唔使讲,自己人。
□刘永深(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系)
南都漫画:王云涛
上周末微博值班:郭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