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祖父、黄埔七期生陈砥中:“冒名”考军校 骨肉分离40年

2014-08-04来源 : 互联网

↑1989年陈丹青与陈砥中团聚期间,为祖父画的速写肖像。←1989年4月,陈丹青从纽约赴台湾,祖孙俩**次见面。

1949年夏秋,陈砥中撤离广东之前,回了趟台山老家。他告诉妻子林秀,自己会很快回来。此后一别,陈家被海峡隔开整整40年。这名黄埔军校第七期学生,曾经为这片土地的和平而征战,而戎马半生的结局是逃离大陆。上世纪80年代初,陈砥中的后代陆续移民海外,兜兜转转,如今,儿子陈兆炽、长孙陈丹青,依旧留在这片承载了家族太多颠沛流离的土地上。

陈砥中:瞒家人考黄埔

陈砥中出生于1907年的江门台山市三合镇良村,9岁那年,他的父亲陈明泽和他的大哥,死于当地强盗的**。自此,母亲一人抚养他长大。18岁那年,由母亲包办,他和邻村一位名叫林秀的姑娘结婚。

1927年,20岁的陈砥中只身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他如何作出这个决定,至今没人清楚。由于只念过小学,他用了村里一位小学老师的学历去报考;母亲不同意,后来得知儿子当兵,被气得一病不起,不久离开人世。

在湖南省档案馆编辑的《黄埔军校同学录》第七期学生名单中,没有找到陈砥中的名字,但有一位陈应奎,属步科第三中队,别号砥中,籍贯台山,年龄24岁。当年陈砥中入校年龄并没有24岁,这份资料与姓名,应该就来自那位被借用学历的农村老师。

当陈家人从别人口中得知陈砥

中当兵的消息时,他已经毕业,任河南***荣誉九师排长,在师长蒋鼎文率领下,参加了历时半年的中原大战。是次战役各方参战者共百余万人,死伤三十余万。陈砥中在冲锋陷阵中,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仅三年,全家相聚*好时光

1935年,林秀一家人从乡下搬到广州四牌楼(现越秀区解放中路一带),彼时陈砥中在广州燕塘军校担任教官。儿子陈兆炽出生后,只有从小学二到四年级这三年时光,真正与父亲一起生活。这个“*美好的年代”被1937年的七七事变粉碎了。人们开始逃离城市,那时从广州到老家台山的船已经人满为患。陈砥中把林秀和孩子们先送到香港朋友家,而后一家人去澳门,再从澳门坐船回台山。

1941年,13岁的陈兆炽再次离开家乡,他被父母送到韶关的黄埔中正学校。与父亲陈砥中的寡言少语、不怒自威不同,陈兆炽天性开朗、爱开玩笑。他把自己的个性解放归结于初三离开黄埔中正中学,就读教会学校培英中学的缘故。日后,他对儿子陈丹青的教育,也**未受黄埔背景的影响,而是引导性地让他从小发展个性。

1947年,陈兆炽考入上海海关学院。同一年,陈砥中离开广州前往山东“剿共”。离开前,父子俩在广州见了一面,这次见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陈兆炽甚至想不起来当时和父亲说了什么。19岁的他不会想到,再一次见到父亲,需要等待43年的光阴。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陈砥中所在的黄百韬第七兵团全军覆没,黄百韬战死,陈砥中则成了俘虏。被俘后,***发给遣散费,他伪装成下级军官,逃回广东,带领地区保安部队抵抗。1949年末,陈赓率部南下广东追歼逃敌,陈砥中带领的军队被打散,他伪装成渔民再一次**般逃脱。

在台山老家见完林秀*后一面,陈砥中坐船到香港,再辗转到海南岛,1950年5月带着残部坐军舰到达台湾。

陈兆炽:被打为右派的21年

陈砥中离开大陆的第三年,他的孙子、后来蜚声海内外的画家陈丹青出生于上海;次年,弟弟陈丹心出生。三年后,陈兆炽被打为右派,第二年,他妻子张涵珠也被划成右派。他原来每个月90多元的工资减到33元,张涵珠的工资也从65元减到40元。这份工资,他们拿了21年。

这段时间维持家里开销的,是陈砥中不定时从台湾寄来的*,100美金、180美金、200美金……在海峡两岸断绝通邮的年代,这些*每次都必须经香港亲戚转寄上海,和*一起收到的,还有陈砥中简短的来信,只是信末落款,在“**”前永远不会是陈砥中的名字,也不是“父”、“父字”之类。信中,陈砥中*关心的问题是陈家后代,两个孙子结婚了没?为什么还不生孩子?而对他自己在台湾的生活,则是“甚好”、“勿念”,一笔带过。

到台湾的次年,陈砥中就拿到退伍证,原本计划移民美国,但未成功,他就和部下办农场谋生。**对退伍官兵的待遇也还相对优渥,陈砥中便靠这些收入接济大陆的儿孙。

陈丹青:“我以为再也回不来了”

爷爷在台湾,父母是右派,这种家庭背景对丹青、丹心兄弟的成长,始终是阴影。小学二年级,陈丹青就是区游泳队****的队员,受专业训练长达四年,十二岁时通过三级考核,全体队员的前景是出国比赛,但他的家庭出身是不可能出国的。忽然有**,体育老师通知他:不能再去游泳训练队了。“**”期间,两兄弟时常受到同学的攻击和侮辱。后来插队落户,别的同学有6个省份可以选择,但陈丹青不能报黑龙江和云南,他笑道:“呵呵,怕我们叛逃啊。”后来结婚,也是等拿到中央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未来岳父才同意女儿嫁给这个拥有右派父亲和台湾爷爷的小伙子。

1960年,中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陈家也陷入了*黯淡的时刻。有**陈兆炽带着妻儿去人民公园,看着6岁的丹心在草地上玩耍,张涵珠不禁感怀:“将来什么时候是个头……”谁知,陈兆炽不仅未伤感,反而笃定地说:“我不但要让两个孩子去上学,我还要把他们都送到美国去。”

在当时这样的念头简直痴人说梦,在上世纪70年代也是梦话,但在80年代初,这句话成真了。1982年,陈丹青兄弟俩先后去了美国,定居下来,弟弟丹心至今再未回国。

1982年1月6日,陈丹青踏上飞美国的航班。“我以为再也回不来了。”29岁的陈丹青在机场和亲人道别,想到的是32年前离开大陆、再没回来的爷爷,“一瞬间,我意识到或许永远要离开这个国家了,我的亲人都在那儿。”

“爷爷,回去吧”

1987年,蒋经国宣布对大陆解严,紧接着,开放大陆探亲。1989年,台湾驻纽约办事处官员告诉陈丹青,他符合去台湾的条件,当年4月,他抵达台湾,36岁的陈丹青**次见到已82岁的爷爷。场景并非预期,没有眼泪,没有寒暄,祖孙俩面对面坐下来,抽着烟,不知道该讲什么才是。许久,陈砥中开口,竟然是“***对我不错。”当时的陈丹青只是应着,但并未细想。多年后他才回过味来:爷爷去台后再未见过大陆来人,虽然眼前就是自己的亲孙子,但在爷爷的潜意识里,或许自己从大陆来的身份多于孙子的身份,“否则为什么他不问我爸爸、我奶奶,**句话,却提到***?”

未再婚的陈砥中是基督徒,在他的基督徒手册夹层里,陈丹青发现了一张祖母林秀的一寸黑白照片。1990年,他终于离开台湾,回大陆老家定居,而在上一年,林秀去世了—————1950年这对夫妻的会面,乃是永别。

1990年,陈兆炽获批来到台湾。父子见面,抱头痛哭。在儿子和亲人的劝慰下,陈砥中终于答应返大陆。在广州,他回到黄埔军校,在孙中山像前三鞠躬,并仔细巡看墙面上成排的黄埔同学照片,在轮椅上举起手杖,指认出自己年轻时的照片。1994年,陈砥中病逝于台山,与林秀合葬于良村。2005年,他作为原**老兵,被授予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南都记者万蜜实习生古晓彤

标签: 江门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