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的背影 满目士人风骨

2014-08-05来源 : 互联网

江献珠1926年出生于广州河南同德里的太史第,祖父是曾在末代科举中获得功名、人称“太史公”的江孔殷。在江女士的回忆中,十岁之前她已尝遍珍馐百味。如果把江家的锦衣华食,放在阶级斗争的视角中阅读,太史第的一切都显得与“主旋律”格格不入。不过,静心翻阅广东近代史,太史第的繁华非但没有脱离时代,反而映衬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物阜民丰、国泰民安的广东,太史公的一生更始终没有背弃过士人精神。

1929-1936年间,“南天王”陈济棠主政广州,一方面成功地避免邻省战火烧至广东,另一方面大兴土木,建设工厂、港口、马路和学校,令广东进入了政治稳定、百业兴旺的黄金时代。粤人治粤,没有了北上争权的野心,没有了北伐前的苛捐杂税,如斯背景下,曾与政治有染者,纷纷回归各适其式的生活。有着前朝功名的江太史做过买办,平素以邀约良朋尝鲜赏曲为最大乐趣。耳濡目染,十三子江誉鏐玩起了粤曲,加入觉先声剧团撰曲编剧。对于盼到太平盛世的广东人而言,这一切是顺理成章。

然而,今天广东人还在津津乐道的太史蛇羹和《寒江钓雪》,背后的主人公不仅仅代表了一个让人怀缅的时代,更蕴含了一份儒士的贵气。贵族之贵,除了功名爵位和殷实家财,讲到底来自那份在艰难时局中的士人风骨。

少年时入读万木草堂拜康南海为师的太史公,而立之年随师公车上书;四十出头当上两广清乡督办,奉旨剿革命党却总不忘把枪口举高一寸,交下大批江湖朋友;后来潘达微收葬黄花岗烈士,46岁的他顶着翰林之名冒死出资协助,之后更在辛亥革命时劝说两广总督张鸣岐表态支持。在清末民初风雨飘摇之际,他行事低调却从未置身事外。1951年土改,江太史被拉回原籍批斗,黄金时代的终章到来,他瞑目不语,绝食而死。当以身殉之时,丝毫不含糊。

不同于刚烈的湘楚同门谭嗣同,面对历史的试探,太史公的回答就像他的太史蛇羹和名茶马骝搣一样清淡而馥郁。这,才是广东的贵族。(陈永杰)

标签: 佛山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