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家族办学兴起 91所学校如春笋涌现

2014-08-09来源 : 互联网

李星衢纪念学校(日新学校)古色古香的一景。

上两期刊发了华侨捐资建设医疗机构,本期主要梳理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前海外华侨回乡捐资助学的历史和故事。这一时期,台山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资办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族集体募捐,将以前的私塾或祠堂改为学校,或是*自捐款将讲学祠堂转办为新式学校。这一时期,台山华侨和港澳同胞共捐资为台山兴办了82所小学,9所中学,成就了台山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

溯源五大书院鼎立,台山现近现代教育雏形

谈起台山的教育史,上了年纪的台山人自然会想起台山的古书院。据《台山县教育志》介绍,清**规定县以上设书院,以辅县学之所不及。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康基田到新宁任知县,他爱民崇学,认为“学校不兴,为宰之责也”,于是以振兴教育为当务之急,上任伊始即积极倡建书院,并带头捐资,年内就在新宁建起4间官立、县建的书院,即宁阳书院、广海书院、文海书院、潭洲书院(在都斛莘村),加上嘉庆二十二年建立的琴溪书院(在北陡那琴墟),形成了台山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五大书院。

当时书院经费主要由公尝田租供给,课程则主要为修身、字课、习字、谈经、史地、兴学、算学和体操八门。此后,县内各地也兴起办学之风,相继建起了多间私立书院,如潭溪学院,在都斛街;瑞应书院,在新宁城西宁市(即今台城南昌市场)。书院共分布在县的南、北、东南、西南地区,使县内各地求学者甚为方便。直到光绪八年,新宁书院另立新址于连珠山麓,成为当时台山的*高学府。至光绪三十二年,宁阳书院改为宁阳高等小学,成为当时台山**所新学堂,校长赵宗坛。随着时间推移,至**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阶级开始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各书院和私塾都纷纷改为学堂。

宣统三年(1911年),地方***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概念,并规定义务教育为四年(初小)。此外,在中学堂里还增加了外国语、地理、博物、物理和化学、法制等新课程,让台山的教育向外迈出了**步。而此时,台山市早期出外谋生的海外华侨已经开始了捐资兴办学校的尝试,也成就了中国**所华侨捐资兴办的乡村学校。

初起伍氏侨亲捐资,建中国*所侨捐学校

“尝思国家之兴,视乎人才。人才之出,赖乎教育。而教育之端,自飨校始。”1905年的**,多个国家的端芬伍氏宗亲社团都迎来了这样一批宗亲,他们奔走世界各地,只为兴办学校募捐,美良村人伍述之就是其中一员,他主要负责劝捐,他的劝捐辞也成为后人学习的优美文献。“我国自废科举而兴学校,学风为之大变,即各姓绅耆,亦知乡校为重,闻风设立。惟我伍氏聚居上泽,烟户稠密,人口数千*付阙如,甚惭恧为何如耶?故于本年二月集祠会议,开办成务高初两等小学堂,以为培植家庭人才之基,并符合国家立学育才之旨……今整订条例,发布劝捐。想诸公属一家,爱乡诚切,当能乐助也。”

正是在伍述之、伍礼门等人的不断努力下,以伍于秩为代表的伍氏家族旅外宗亲们纷纷慷慨解囊,共筹得银币十多万元。1906年成务学校正式开工,1908年建成竣工。1909年2月24日,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开校庆典,时任新宁县正堂(长官)覃寿坤亲自出席开校庆典。他亲自书写了一篇颂词来祝贺成务学校成立,同时还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了开学训话。

成务学校也成为了中国**间由华侨捐建的乡村学校,发起人之一的伍述之成为成务学校**任校长。“辛亥革命爆发后,战乱不断,为了保护家乡和学校,1924年再重修了校舍并建碉楼防贼护校保安。”据成务学校校长伍楚平介绍,1931年,伍姓人在学校西侧建宏伟的柱国伍公祠,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架天桥与学校连接。1949年,公祠全供学校使用。

据《台山百科全书》记载,成务市由上泽旅美华侨伍沙传等人创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距离上泽墟近一里远,每逢四、九为墟期。成务市的平面呈“冂”形,骑楼沿东、南、西三面布置,中间为宽敞的广场,是典型的侨墟结构。如今,墟的商贸功能已衰落,只剩下在学校撤并大潮中仅剩的成务学校还在为成务市做着历史的见证。

“那个时候,地方家族观念比较强,哪个家族的孩子如果去到其他家族的地方读书,就会被人看不起,这也是后来家族捐资办学兴起的原因。”台山市教育局原党委副书记温仲儒告诉记者,科举制度废除后,台山已经成为广东省文化*发达的县份之一,学校入学人数也迅速增加,对创办更多的新式学校提出了要求。当时旅外华侨的外汇也开始源源不断回流到台山,也客观上为台山华侨捐资办学提供了经济基础。

兴起

家族募捐办学,家族学校迅速兴起

在端芬伍氏之后,台山各大姓氏家族纷纷开始募捐,自建学校。特别是**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海外华侨侨汇也大量涌入国内,教育成为各大姓氏家族比拼的一个重点。1917年,斗山六福旅南洋乡亲黄甫田捐资创办植本小学,主要供同族后辈读书,并每年资助新加坡币500元为该校经费。到了1922年,其又在台城仓盈路建了“植本书院”两间,免费供给在台城读书的子侄住宿。1935年,黄甫田又在六福旅新加坡黄氏宗亲中倡议,捐资成立了“植本学校办学基金会”,规定每年汇回500元新加坡币为该校办学经费。这种成立基金会的华侨学校,让当地孩子的读书难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但植本还不是**家。1932年,端芬梅氏宗亲就在美国成立了“育英学校驻美筹款协会”,每学期汇款一次,解决办学经费。

“除了这种捐资兴建学校的,还有一种就是将祠堂改建成为学校的。”温仲儒提供给记者的一本1987年版的《台山教育志》上记载,1918年,白沙人黄德星等人倡议,由乡民集资并发动海外华侨捐资,把以政黄公祠两侧的辅祠改建成课室,开办了观成小学。1920年,斗山曾氏一族就以曾族宗圣家庙为校舍,创办了三省学校。但这种将祠堂改建为校舍的情况,到了后期就越来越少,更多的华侨选择了直接兴建新的学校,并开始有了更多的海外设计风格融入校舍建筑中。其中,冲蒌镇伍氏创办的启育学校就建成了二层楼房。1921年建成的三八圣操小学还建起了礼堂。而斗山唐美旅加华侨李勉辰*自开办的唐美学校,更是建成了三层的楼房校舍,在当时的斗山地区轰动一时。

这一时期,华侨捐资助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置办产业,为学校运营提供资金支持,是为“校产”。根据目前可查到的公开资料,*早置办校产的是1912年兴建的南州学校(后改名实禄小学)。1912年,附城人氏黄英兰等倡议,旅美、加、菲、新加坡等华侨300多人捐资兴建的南州学校,建校的余款就在广州购置了四层的钢筋水泥楼房四栋、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九栋作为校产,以租金支持办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初的蓝本。1913年,东海小学创办,旅港乡亲也在广州购置了中山四路旧仓巷83号的“敦睦堂”为校产。

**

公办学校加入募捐大军

“学校要发展,经济很关键。”看到了这个问题,加之当时**政策上的鼓励,作为台山市教育*高学府的台山县立中学也按捺不住了,终于开始了募捐行动。1919年5月,台山县立中学(今台山一中)第二任校长黄明照就函请加拿大义侨捐款建校。第二年春天,加拿大域多利埠宁阳余庆堂成立捐建“台山县立中学总公所”,发动华侨募捐。当年就有近万名华侨捐加币249596元(约50万华银),总公所随即派人回乡督办,主持建校。后建成了南北两院、礼堂、宿舍和前楼等校舍群。到了1930年,第八任校长黄铁铮赴美筹建高中校舍,筹得美金24万元,后建成图书馆、高中课室以及学生宿舍的红墙绿瓦三座,至今仍然屹立在沙帽山上。

同样作为公立学校的还有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今华侨中学址),1930年,李婉华接任校长,开始着手筹建新校舍。她先从学校教职工处入手,再到学生、家庭恳亲会等募捐,后其赴港募捐,再赴南洋和美国募捐。

与此同时,台山的教育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台山县的小学数量从1912年的几十所到1921年的两百所,再到1930年的一千多所,达到了历史高峰。后受海外经济环境和战争等因素影响,不少学校出现了停办的情况。直到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到1949年全县有中等学校20所,小学1110所。

据台山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到1949年前,台山华侨和港澳同胞共捐资为台山兴办了82所小学,9所中学。其中目前仍然发展较好的有华侨中学、育英学校、成务学校、日新学校(李星衢纪念学校)、敬修中学等。其间也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慈善人士,包括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台山商会会长李星衢,著名实业家、酒店大王陈符祥,著名实业家、香港中华商会会长陈炳新等,他们的捐款有的用于家族学校,更有很多超越了家族范围的公益事业。直到几十年后,陈炳新之子陈中伟多次回台山进行慈善捐赠。李星衢先生之子李伯荣也回到家乡台山,延续着父亲的慈善事业,成就了一代传奇。

人物

马大运

他倒在了募捐途中

在台山华侨捐资助学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不是捐款*多的,但他的精神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台山华侨爱国爱乡爱教的赞歌,他就是著名旅加华侨马大运。

1922年,白沙马洞田洋村旅加拿大乡亲马大运先生了解到家乡的情况,开始倡办田心学校。他在美加等地发动募捐后,亲自将募得的25000加币带回家乡,主持校舍的奠基和兴建。到了工程后期,因资金不足,他再度回到加拿大募捐,结果在募捐途中因操劳过度,不幸辞世。后由德尚、德树二人各捐建教室一座,于1924年落成,旅港乡亲也捐了港币7000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田心学校终于得以成功开学。

当时情景

那些年

这里读书是免费的

“爱读书的台山人在那一时期是*幸福的。”一位老华侨这样向南都记者描述当时的情况。当时台山华侨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很多华侨捐出了自己的房产来支持家乡办学,不少地方学生读书都是免费的。1947年,斗山六村旅美乡亲陈伯兴,将美国自置的楼业一间(价值20000美金),献出为该村创办了伯兴小学,并从当年起,将每年收入楼租时值港币12000元为办学经费,学生读书全部免费。

同年,斗山横江旅南洋老华侨黄世光捐款在香港购置楼房一座,作为家乡均和小学的校产,并由香港均和堂组成办学委员会,定期将出租楼房的收入给到均和小学作为办学经费。均和堂所属的大道、新龙、白石三个村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均由这笔校产支出,直到改革开放后仍然如此。

故事

越华中学曾是抗日受降地

在公益埠美丽的潭江河边,有这么一所中学,*初为一间侨资捐建的医院,后伍氏家族捐建一栋纪念堂,抗战期间成为了一所名噪广东的学校,抗战结束时还是江门地区日本人投降的地方,这就是越华中学。

伍氏家族的纪念堂

谈到越华中学的历史,就不得不先说公益埠。公益是潭江名埠,公益埠由著名侨商伍于政在20世纪初创办,短短几年时间,公益埠从一个荒凉之地变成商业繁盛的闹市,新宁铁路推动了公益埠商贸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伍于政等人为了让伍氏子孙受到良好教育,准备在公益埠闹市区建造学校。1926年,伍于政、伍于翕、伍理周等开始筹建胥山纪念堂,是伍氏宗亲为纪念伍子胥而建,当时伍于翕、伍理周等奔赴美洲、南洋、港澳等地捐款,共筹集建校白银24万元,于1928年春奠基,1930年竣工,1931年6月6日揭幕开始办学,1943年由于抗日战争被迫停办,1946年胥山纪念堂借给广东越华中学办学。

省立越华中学落户

广东越华中学建于1939年7月,当时广东省教育厅为收容由于广州沦陷于日寇而流亡港澳的广州各中学的学生,在中山县湾仔乡设立“广东省中区临时中学”,当时没有校舍,搭盖葵棚为校舍,用竹木搭制架床,购置一些粗制的桌凳,设备非常简陋。不久,中山县沦陷,该校遂于1940年2月迁至澳门,由于敌伪特务严密监视,环境恶劣,同年5月又迁至香港,借香港明德中学校舍临时使用,同年8月再迁至恩平县城,借当地学社和梁、郑两姓的大祠宇为校舍。1946年,学校又搬迁至台山县公益埠,租借胥山纪念堂和中华酒店为校舍继续办学,时为“广东省立越华中学”。

“1945年9月28日对于越华中学而言,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越华中学的校长告诉记者,“当时越华中学见证了在江会日军的投降,投降仪式就在教学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越华中学是抗战时期成立的学校,而又亲自见证了日军的投降。

校内藏着侨资医院

记者采访时,越华中学内一栋灰白色的小楼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座小楼两层,但有很多窗口,造型不同于教学楼也不同于住宅楼。走近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原福宁医院。据《台山卫生志》记载,该医院建于1921年,由港商李星衢、雷荫荪、汤燊等人创办,设有中医、西医,是远近闻名的医院,于1952年停办。“李伯荣先生回归故里的时候,知道了此事,为了延续其父亲的事业,就捐建了一栋李星衢大楼,以表达对父亲李星衢先生的崇敬和纪念。”一位熟悉当时历史的老教师介绍说。

日新学校内有个“星衢讲堂”

说起台山捐资兴办的学校,有个学校不得不提,那就是李星衢纪念学校。虽然已经改名,但很多老人还是喊他“日新学校”。据李星衢纪念学校校长李瑞宏介绍,日新学校的*初校舍就是李氏日新宗祠,“当年李氏三兄弟为了纪念先祖章华,分别在板岗、东坑、筋坑三地兴建了风格一致的日新、佑新、培新三座宗祠,后来都发展成了学校。”

日新宗祠建于1924年,占地500多平方米,当时得到了李氏旅港宗亲李星衢、李煜堂、李文启等人的大力资助,并将其功能进一步改变为教学用途。“李氏日新学校有别于其他宗族学校,对附近所有姓氏的子弟开放,所有入学的学生都需要读完4年级私塾课程后,经过考试成绩优秀的才能进入这里读书。”李瑞宏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纪念对学校贡献*大的宗亲,就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了课室,如“星衢讲堂”等。

日新学校的教学大楼不仅有教学功能,在设计之初还考虑到了防御功能,因此在楼上都有瞭望口和射击口。“当时土匪横行,很多地方的宗祠或学校都兼备了碉楼的功能。”李瑞宏说。

AⅡ03-04版

策划/统筹:南都记者刘学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刘学

本期摄影:南都记者刘在富

标签: 江门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