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大的桂畔海水闸,净宽60.5米,设计流量240立方米/秒。南都记者郑俊彬摄
绿色·低碳·生活
Green
8月12日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大良府又大围再遭水浸。当日,大良录得的*高降雨量为71.3毫米。有居民反映,该区域低洼地段出现水浸已超过十年,“水浸”已成习惯。水浸的持续出现,是否意味着顺德的水利设施难以满足排涝要求?以水闸、泵站、排水等组成的水利设施在强降雨来临时是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的?
大良警戒水位1.2米,近期未达到
解密:是否开闸开泵还与外江潮汐有关
12日午后1点,大良三防办,值班人员钟宁接到了气象台的预警,从江门方向有一股云团向顺德区靠近,预计当**午天气不稳定,有雷雨伴有短时强降水。
钟宁看了看“顺德水利三防信息”平台,大良23个水闸测得的水位基本维持在0.9米的高度。“这是一个**安全的水位。”钟宁介绍,受月球引力影响,地球上的河流每天都会出现两次潮汐,而每天峰潮时间都会向后推迟大约50分钟。
这**,顺德外江水位的峰潮时间是中午12时左右,“强降雨正好遇上退潮,那天的降雨虽然急,通过开闸放水水位并未超过警戒线,因此并未动用泵站向外江排涝。”
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水利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顺德这个多河涌的区域,主要是通过水闸、泵站来调节内外河涌的水位,“各个水闸关闭之后就犹如一个大圈将顺德与外江隔开”。
其中,当强降雨到来时,值班人员要先判断当时的外江水位,外江低水位时段开闸预排,外江高水位时段关闸。如出现降水令河涌水位上升至警戒线时,就会利用泵站开机将水量排出。紧急情况下,开闸和开泵会同时进行。以顺德*大的桂畔海泵站为例,四台泵机同时作业每秒钟可排出68立方米水量。
大良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副局长吴辉洪告诉记者,以大良目前的储水能力,水位警戒线大概为1.2米,“近期强降水后水位离警戒线尚远,无需用到泵站”。
内河涌水位须维持在0.9米
解密:水闸每日开闸放水,以净化水体以及**农业生产
事实上,除了在强降雨期间发挥应急作用,水闸平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吴辉洪称,以大良为例,内河涌每日的水位必须维持在0.9米,而因为潮汐关系,外江的水位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没有水闸这个大门,内河涌的水位也会随着变化,无法保持稳定。
为何必须维持稳定的水位?吴辉洪解释,*先外江水的进出起到冲刷内河涌的作用。作为内河涌,如果不与外江连接,就等同于死水,“虽然目前大良的截污已经达到80%,但仍会有污水排入河涌。”
“夜里趁外江低水位时开闸,受污染的河水流到外江,白天外江高水位时开闸,干净的外江水引入内河涌,对水体进行冲刷净化。”吴辉洪说,对于河涌水位来说,其实每升高一点水体环境都会好很多。
另一方面,保持适当的水位也是农业正常生产的**。顺德至今仍有一定数量的人在从事农作物养殖,“以养鱼为例,鱼农每一段时间要为鱼塘换水,如果水量不够、更新不及时就无**常养殖”。
吴辉洪介绍,这些主要是通过一些内河的节制闸来调节,三防办时不时会接到村居农户反映水量不够,这时就会打开节制闸放水进去。
当然,水位太高也不行,一旦形成水浸,除了给城市造成出行不便外,农业种植养殖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城镇化带来了排涝难题
解密:农业种植养殖业萎缩,蓄水面积减少;硬底化面积增多,雨水渗漏量变小
既然近期的强降雨未达到警戒水位,为何还会在局部区域造成水浸街?吴辉洪给出的回答是:府又片区地势低、管道排水能力差。
据其介绍,府又片区处于大良的低洼地带,平均地势比周边的区域矮了近90厘米,“如同一个***,一有降雨雨水*先涌到这个地方”。当**午1点开始的强降雨,曾录得一小时50毫米的大降雨量。吴辉洪说,一小时降雨50毫米对大良部分地区是个坎,排水管道不足以承受这么集中的雨量。
区水利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也透露,近年来,顺德虽然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一级水利泵站的总排水能力达到了1759.4m3/秒,基本达到10年一遇暴雨**排干的标准,但排涝工作依然面临着新的问题。“*大的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了排涝的难度。”据介绍,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顺德农业种植以及鱼塘养殖业不断萎缩,可以蓄水的面积越来越少,而工业城镇化的发展,也让硬底化面积增多,雨水渗漏量越来越小,“短时间的集中暴雨让河涌水位上升变快”。
吴辉洪也称,城镇化的速度增快,可城市的排涝设备却更新缓慢。蓄水面积的减少势必要求拓宽排水管道以增加雨水流向河涌外江的速度,“府又片区之所以长期水浸,就是因为管道排水能力不够,这需要对整个片区进行拆迁才能解决”。
顺德水闸逐个数
截至6月底,顺德共有水利泵站125座,水泵机组353台,其中大型泵站4座,中型泵站55座,小型泵站66座;防洪水闸169座,其中中型水闸8座。
●作用较大:
大良的桂畔海水闸和四村水闸、容桂的眉蕉尾水闸、伦教的大洲水闸、陈村的联安水闸
●区内*大:
桂畔海水闸,净宽60.5米,设计流量240立方米/秒。另外,桂畔海泵站也是全区*大,四个泵机组成的机组*大排水量可达到68立方米/秒。
●历史*久:
杏坛的龙潭水闸和北水水闸,分别建于1840年和1841年,现只作为文物保留。
近年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
11993年9月暴雨
1993年9月,受“9318”号台风影响,顺德区普降暴雨,全区日产水量约1.3亿m3,而全区日排水能力仅为0.28亿m3,因此内涝灾害十分严重,全区受灾面积19.8万亩,其中鱼塘漫顶11.5万亩,农田受浸8.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4%,经济损失5.08亿元。
22005年“6·9”大暴雨
大暴雨从6月8日16时左右开始,至9日21时基本结束。两天降水量全区平均约230mm.因降雨强度太大,电排水量不及降水快,加上鱼塘同步放水,内涌水位持续上涨。全区有8个镇(街道)受灾,倒塌房屋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640.2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5公顷,损失水产660吨,停产企业100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5亿元。
32008年6月6日特大暴雨
降雨过程从早上开始,9至12时出现高强度降雨,其中容奇站12小时降雨量180毫米,3小时*大降雨量134毫米。尽管全区电泵站全部开机排水,仍造成大良、容桂城区大面积水浸,部分主要交通道路严重积水。特大暴雨还引发12宗地质灾害,均安发生山体崩塌,幸无人员伤亡。
42008年6月25日特大暴雨
当天早上,台风“风神”在深圳登陆,顺德25日4时至26日4时出现特大暴雨,大良、容桂一带累计降雨量达300毫米,其中大良沙头324毫米,超过200年一遇,其他地区降水也超过100年一遇。大良、容桂受浸严重,局部出现严重内涝。此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5亿元,受灾人口1000人以上,花卉种植受淹面积约7800亩,家禽死亡约6万只。
采写:南都记者卢凯阳
实习生林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