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甸仓。兴隆街石头屋。
近日,南都记者根据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汇编和网络资料,走访了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番禺、白云等区数十个**遗址,并把这些遗址上曾发生的侵略故事整理了出来。日军罪行,罄竹难书,决非这个简单的表格能道尽。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渣甸仓日军*占变军用物资库
这个红砖墙黑瓦面、屋顶呈三角型状的建筑,大方典雅,始建于1913年,叫渣甸仓。它东连珠江,南靠鹤洞驻军仓库,西至芳村大道中,北靠芳村港务局码头,起初是由英国怡和洋行(又叫渣甸洋行)在广州开办的码头和仓库,是当时广州地区规模*大的物资仓储库区。
史料载,1938年广州沦陷时,这里一度被日军占领用作储存军用物资等。此外,当时日军以防范**游击队在附近活动为借口,把毓灵桥以东、南、北的店铺和民居数百间尽行拆毁。千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目前,这6座仓库仍在使用,是广东省粮油输运公司**仓,成为国家储备粮库的一部分。工作人员表示,作为使用单位,省粮油储运公司曾对仓库进行了多次修缮。
兴隆街石头屋省港难民人体细菌试验室
在海珠区南石头兴隆街44号的对面,有一座两层高的石头房子,锈迹斑斑的铁门紧锁,窗户也被石砖填死,墙壁上散落分布着黑色的污痕和绿色的苔藓,墙体有些地方也已经剥落。这栋没有任何文字标志的建筑物就是粤海港检疫所旧址,实际上为8604部队的细菌试验室。
1941年底,香港沦陷,大批香港难民流亡来粤。南石头惩戒场遂成为了粤港难民所。同年4月,日军在广州南石头惩教场北面设立粤海港检疫所,也就是8604部队的细菌试验室。当年大批涌回广州的省港难民,被日军拦截,关在难民所和检疫所中供活体解剖及试验。数百名难民成了细菌试验的活标本,幸存者仅40余人。
当时居于此的肖铮老人,是为数不多从检疫所逃出的人之一。2012年去世前,他曾接受某大学学生釆访,留下了一段相关的录音文字资料:
1942年,肖铮10岁,和父亲、弟弟一起被送进日军设在广州南石头的难民所,“当时日军就抓人去检疫所,打**针。然后又用细菌,用玻璃杯罩住一些蚊虫,放在大腿上咬。然后抽血检验,抽完又打针。”
令肖铮记忆深刻的还有在难民所的两个大化骨池。“化骨池用来处理难民的尸骸的,直接丢进去,然后等它自然腐烂。一层死尸,一层白灰,再加不知名的药水,然后等它自然腐烂。弄得附近都一股臭味。后来里面的职员忍受不了,就把尸体搬到南箕路教电所那边,埋起来。”
12-14版
统筹:南都记者李晓瑛叶斯茗
采写:南都记者杨婷夏嘉雯孔小云钟丽婷郑雨楠叶斯茗实习生刘礼彤林楚凡胡曼琳蓝娟陈婉菁
摄影:南都记者**林宏贤实习生陈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