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苑
□曾德雄(广州市人大代表)
日前在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举行的一个城市管理公众**上,垃圾分类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有**直言垃圾分类难不仅因为牵涉到居民习惯的改变,更与居民整体素质提升关系密切,“垃圾分类肯定是个长期不懈要抓的工作,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素质人们谈得多了,但素质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我认为跟本话题相关的素质应该是指社会成员对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则的自觉遵守和维护———其实这两者是一体两面:遵守既是维护,反过来也一样。这里面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再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当然也包含个人的人格尊严在内。
我们差就差在这里。中国社会自古一盘散沙,人们惯于各行其道,根本无视规则的存在,“偷鸡”之心本根深于内,时机一到即发作于外,***果是一片混乱。*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明不允许走应急车道,但塞车的时候总有一两个人不守规矩,结果其他人“你走我也走”地蜂拥而入,*终**大乱。
垃圾分类也一样,而且乱扔垃圾的危害性至少看上去更小、更远,规则的约束力更弱,就更难去遵守了。大家的普遍心理是反正乱扔垃圾的就我一个、反正我扔的只有一点点、反正没人看见,结果个个都这么想,垃圾分类什么的就形同虚设了。更有甚者连这些小小的“负罪感”都没有,乱扔垃圾于他而言近乎一种本然、本能的生活方式!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必定是建立在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古今中外从没有任何一个一盘散沙的社会可以发达起来。一方面要发展、复兴、振兴,另一方面面对的却是低组织甚至近乎无组织的社会,这可以说是当今中国面临的*大难题,广州的垃圾分类可谓一个生动的例子。
如果说通往现代文明的社会自组织在中国几乎不可能,而且也时不我待,那么中国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必也有赖于**的力量。**如何发力?耳提面命的传统教育手段早已失效,奖励处罚之类也经常被人嗤之以鼻,而且今时今日时常要面临合法性的拷问。为今之计,**只能是以权利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具有普遍适应性和约束力的规则,然后引导大家慢慢去遵照执行。
比如垃圾分类,我们就有如下几问:你的规则真的明晰吗?你的规则真的是建基于公民的权利之上吗?抑或是行政命令的权力之上?此外,有没有人庇荫于权力从而自外于规则之上、之外?如果这些不能很好地解决,那规则就必然会被忽视甚或藐视,要大家都去遵守也势无可能———何况大家的素质本来就不怎么高。
打铁还需自身硬,放在这里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