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颈癌 关键是早筛

2014-09-04来源 : 互联网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缺乏早期筛查意识,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中山市人民医院康体**科副主任医师李贵玲表示,由于病因明确,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中,**可以通过早期预防和*疗消灭的癌症,只要定期筛查,宫颈癌是可防可*的。

[现状]

每年新发宫颈癌13.15万例

在**范围内,每年约有50万例新发宫颈癌患者,每年约有20多万名女性死于该病。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则属于常见多发的妇科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例。

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

以往宫颈癌多发于40至60岁之间的女性,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绝经期后逐渐下降。近年来,该病发病人群呈不断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年龄由10年前的52岁降到现在的45岁,甚至有17至18岁的病患。

认识不足导致癌变率偏高

许多宫颈癌前病变只需住院数天,做一个宫颈锥切手术处理就可以了。但患者大都缺乏宫颈健康的相关知识,也没有定期进行筛查,对宫颈癌前病变也不了解,出现炎症时多会选择到药店购买药品,等发现问题往往为时已晚。

可逆转病变期较长

该病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从普通宫颈炎症发展到宫颈浸润癌,一般需要10年至15年甚至20年的时间。

八成患者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如果能在这个癌前病变时期得到及时诊*,就能避免病变发展为威胁生命的浸润癌。但遗憾的是,因为宫颈癌早期无病征又普遍缺乏早筛意识,八成左右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

[预防]

定期检查很重要

预防、及早发现宫颈癌,可通过“早筛”来实现,定期到医院检查很重要。建议女性要每年做妇科检查,一旦发现癌变或癌前病变,尽早到医院*疗。目前,**采用***的LCT液基细胞学技术以及宫颈DNA定量细胞学检查进行检测。这是宫颈癌*佳早期检测方法,避免癌前病变的漏诊和误诊。此外,LCT液基细胞检测采用TBS分类法进行诊断,在分级上与组织病理学保持一致,增加了对微生物的诊断,使诊断内容更全面、更明确。

[诱因]

过早性生活

宫颈癌患者年轻化与早婚、过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乱相关。由于部分年轻女性性生活开始早,生育年龄较小,常患有宫颈糜烂、裂伤或宫颈外翻。这些女性一般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由量变发生质变,宫颈上皮细胞可能发生**型增生,进而慢慢转为癌变。

***多患病风险高

有多个***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高。若一个女性有3个以上***,生活在性混乱之中,就极易引起性病,进而发生宫颈癌。

男方或是致病原因

倘若女性的丈夫有性乱行为,或是包皮过长、包茎等,其妻子患宫颈癌的危险相对上升5倍。另外年轻女子吸烟也是宫颈癌高发的原因。

[辟谣]

感染HPV与宫颈癌并无直接联系

不少女性都知道,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存在密切关系。研究结果显示,HPV是引发宫颈癌的元凶,其中HPV16型和18型是引发妇女子宫肿瘤的*主要类型,全世界七成以上的宫颈癌病例都是由于感染了该病毒引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了HPV就一定会患上宫颈癌。因为从感染HPV到发生宫颈病变,再发展为宫颈癌,通常需要几年到十几年。大多数新发现的HPV感染可自愈,但如果持续感染可引起癌前病变,若还一直未接受*疗,则可能会发展成为癌症。

[症状]

出血

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年龄偏大的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排液

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体征

病患还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能会出现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采写:南都记者刘贤沛

标签: 中山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