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发展至明朝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月饼品种繁多,风味因地各异,人们对月饼的喜爱程度却发生了变化。
南都民调中心联合大粤网发起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795位受访者当中,仅四成受访者认为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才有气氛,过半受访者持无所谓的态度。调查结果还显示,今年*受大众喜爱的是豆沙月饼,其次才是蛋黄和五仁月饼。
中秋节将近,光明新区的各大商家都鼓足了劲儿应对购买高峰。记者前往各大商场、超市以及批发市场走访发现,居民对月饼的购买需求依然有很高“黏度”和“热度”。
月饼品牌纷纷推出低价月饼商品
记者走访了公明天虹和佳华百货等几家大型超市,发现不少品牌月饼普遍走高冷傲娇路线,价格200块起跳。
一款荣华饼家出品的莲蓉月饼,打折后188元,每盒只有四块月饼,平均每块要40多元。香港大班冰皮月饼一直是深港两地居民的心头好。今年,大班冰皮不仅推出价格200元以上的盒装月饼,同时,也出了包装简单、价格低廉的散装月饼,以此“笼络”散户和低端消费者。
美心月饼和安琪月饼一如既往地主打中**消费者的主意。除了推出价格集中在一两百的盒装月饼以外,公明天虹商场还推出了中秋大礼包,价格有高有低,300至900元不等,水果篮子里装着红酒、干货、营养品和月饼等。安琪月饼还推出一个新的副线牌子,价格在100元以内,积极进攻低端市场。天虹商场超市区的月饼导购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月饼销量并没有走低,各款月饼销量都还不错,和去年相差无几。
大众消费选买月饼,质量仍在**位
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主角。自李唐来,世人盛爱莲蓉月饼。而当今的年轻人有不同主张。公明塘尾的本地人麦先生表示,相比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爱吃莲蓉月饼,他更喜欢豆沙月饼和五仁月饼。他觉得过中秋节的话,多少应该吃点月饼。
作为一个80后,麦先生也并不像老一代那样重视中秋节,“家里的月饼都是亲朋好友送的,有的话就会吃,没有也不会强求”。而居民90后的彭**同样认为中秋节有月饼才像样,而且月饼的质量应该放在**位,品牌倒不重要。
团购当道,零售市场的刚性需求
近两年,**提倡纠正“**”,要求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等不正之风,从而使月饼行业受到一定冲击。在光明新区,月饼团购和机关发放市场有所减少,不过选择团购的单位依然不少,零售市场的刚性需求也很强劲。
往年的团购是要求品质以外,还看包装,认为这样送礼才会有面子,但现在公款消费被遏制,市场主要是面对大众消费者,企业必须讲究质量,包装更注重简约适度,更注重低碳环保,从而合理定价、诚信营销。
今年,公明澜樱酒业公司团购了大量月饼作为中秋佳节发放给员工的福利,这些月饼重质、重量,以散装为主。而公明下村的新光酒楼同样*选月饼当礼品,还发放水果、汽水等作为员工福利。
新现代社工服务机构的罗先生表示,中秋将近,他们会团购质量好的月饼发给养老院的老人家们和社区里的老党员们,让大家过一个温暖的中秋佳节。
**在线
吃月饼的心态发生变化,理性消费观念回归
在香港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杨光看来,相当一部分人对中秋节吃月饼不“感冒”,意味着中国传统的节日在人们的思想中已经慢慢淡化,尤其是年轻人,不仅仅是中秋,端午节同样如此。
杨光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观念的淡化具有积极意义,说明随着价值观的改变,人们**喜欢被条条框框所限制,而崇尚遵循自己的感受。从消费心理来看,则是理性消费逐渐回归。“这和人的情结以及过去的情感经历有关,如果不希望传统的习俗被淡化,需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大家都认同的东西在里面。”杨光说。
主持:光明通记者叶淑萍
采写:光明通记者韩志强实习生甘明彦
1.您觉得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吗?
A.一定40.18%
B.不吃4.83%
C.有人送就吃,不会刻意买54.99%
2.您以何种方式获得月饼?
A.自己买33.63%
B.朋友送64.76%
C.自己做1.61%
3.购买月饼时您*关注什么?
A.价格17.07%
B.质量77.85%
C.包装0.75%
D.其它3.72%
4.您*喜欢吃什么馅的月饼?
A.五仁17.57%
B.蛋黄32.24%
C.豆沙35.81%
D.*腿1.07%
E.水果8.41%
F.其它4.90%
5.中秋节吃不完的月饼您如何处理?
A.送人45.37%
B.制作成其它美食1.36%
C.留着慢慢吃44.65%
D.其它8.19%
总共完成2795份问卷调查,其中网络问卷2645份,电话问卷150份。
组织实施:南都民调中心、大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