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海选遇冷,一点也不奇怪

2014-09-12来源 : 互联网

□柳絮(中山大学老师)

报载,广州市发改委向公众征集明年的民生实事,结果在20天里只收到15条意见;而在媒体发起的网络调查中,逾**网友(总参与人数1481人)表示不知道民生实事是什么。

民生实事海选遇冷,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一来民生实事征集的渠道实在很有限,诸如登录**门户网站留言、给指定邮箱发邮件、乃至邮寄函件这样的方式,对市民来说并不算方便;二来**征集过程中缺乏互动,对市民的留言,**部门没有及时反馈,意见征集完了也没有及时公布,更没有逐一向公众解释意见采纳或**的理由,让人有“说了也白说”的挫败感;其三,正是因为在以往类似的意见征集活动中有挫败感,公众参与的热情不可能在此次活动中一下子迸发出来,再加上民生实事海选的宣传不够到位,很多市民并不了解,自然也就不会积极参与了。

而在上述原因之外,我想,更为关键的,是民众切身感受的“民生实事”与写入**工作报告的“民生实事”在定位上的*大差别。对普通民众而言,民生实事是很具体的,比如家附近的涵洞下雨时能不能别再淹了,停车费能不能别一下子涨那么多,幼儿园上学能不能别那么贵……如果**部门能把这些具体的事情****地解决,那就是在办民生实事了。而从**的角度看,*终**要办好的民生实事是相对宏观的,是覆盖了社保、就业、出行等多个方面的举措,那么即便每年牵涉到大约100亿元的财政资金投入,分散到全市各地,也很难让广大市民都有享受到福利的感觉,这也就难怪参与网络调查的网友中,有逾**认为“过去的民生实事不实在”。

那么,如何缓解这其中的尴尬?如何让市民期待与**决策对接呢?窃以为,在海选之外,由人大来票决民生实事是非常必要的。

我注意到,近来**部门在决策中更多地倚重公咨委、海选这样非制度化的**表达途径,而忽视了人大在代表**方面的制度保证及拍板决策时的权威性。这是为什么呢?**部门为什么不激活已有的制度化的**表达机构,让人大充分发挥作用,而要另起炉灶呢?

事实上,民生实事的选择背后关涉到财政资金的分配,而人大本就是审议财政预算的机构,让人大在海选的基础上投票决定民生实事,本就是人大行使重大民生事项决定权的一种体现。再加上很多民生实事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人大代表基于长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了解,也能保证民生实事的选择不会过于短视,而是致力于逐步解决问题。毕竟,参政议政既需要广泛的参与,更需要专业的参与。

其实**部门不能不承认的,是“民生实事”这一提法背后暴露出的邀功摆好的政绩观,因为纳税人可以反问:**拿纳税人的钱办的哪一件事不应该是“民生实事”?何必在**工作报告中单列呢?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