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实现与否,不妨用数据说话

2014-09-13来源 : 互联网

昨日是第30个教师节,惠州市举行201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对于老百姓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表示,惠州将发挥好“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项目”的品牌效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切实解决好**教育资源不足和“择校热”等问题。(9月11日南都惠州读本)

9月是当之无愧的“教育月”,如果说9月1日开学是“教育月”的开始,那么教师节就是“教育月”的**,市委书记回应老百姓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无疑又是**中的**。陈书记的回应的确让人振奋,但是要落实仍然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回应,特别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印证实现教育公平的程度。

只要不回避问题,衡量是否已经做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是**可以用数据来说话的。这方面的数据不是没有,而是欠缺细化,特别是细化到每间薄弱学校投入,细化到农村地区投入与城镇投入的对比,细化到普通学校与**学校每个学生的投入对比……没有这些有可比性的数据,只是拿出一个类似“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每年投入”或者“全市学前教育投入”的笼统数据,很难看出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

不但教育投入需要用细化的数据来说明城乡教育发展的情况,而且评价“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同样需要用数据说话。到目前,这方面的数据**找不到,相应的资讯都是说要逐步缩小,至于有没有缩小了,缩小到了什么程度,**都是有关部门说了算。倒是不需要太多数据支撑的“择校热”,至今仍然在不断“发酵”。事实上,现在所说的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基本上都是笼统的说法,欠缺科学性,差距到底有多大,谁也不能用数据来说话。这种现状决定了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有没有得到缩小欠缺科学的依据,极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推进,甚至还会掩盖一些事实上的不公平。因此,在市委书记说要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切实解决好**教育资源不足和“择校热”等问题时,有关部门需要以更务实的态度,切实做到用数据说话。

在会上陈书记还提到要尽快成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那么,将要成立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就不应该仅仅研究高考改革的问题,同样要研究用数据说话的问题,为惠州实现教育公平推出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邵生

本版来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报立场无关。投稿邮箱:ndhzpl@163.com

标签: 惠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