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邝野
“我和我妈妈是**好友,*开始我也想拉近和妈妈的关系。后来有次我失眠了,半夜1点多,就在朋友圈发了条‘失眠了,睡不着,怎么办?’第二天可好,老妈硬是问我怎么了,心里有什么事,我就索性**她了,免得她想太多,其实都不是什么事。”这是广州一位高二学生所遭遇的“囧事”。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潮爸潮妈利用**等和子女互动,这类“囧事”也越来越多地发生。面对父母这样的“关心”,你会把他们怎么样呢?**、拉黑,或者无所谓?
93%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有**父母
针对这一问题,南方都市报联合大粤网、人人网发起相关网络调查,截至9月27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89份。调查数据显示,约95%的学生**添加了父亲或母亲,超过85%是父母主动添加孩子为好友,93.44%学生表示没有**父母的**号。83.06%的受访学生表示即便父母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发表的一些内容后刨根问底地进行审问,也不会将其**或者拉黑,因为这是父母爱自己的表现。6.01%的受访学生认为这种情况下可以**父母,因为朋友圈是自己的隐私,父母这种利用朋友圈监视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感到很不自在。
“**、拉黑父母的**号真的没必要,能够发在朋友圈让大家知道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让父母知道?”华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陈婧岚说。安装**没多久,平时和妈妈无所不谈的婧岚就主动教爸妈玩**了,在她看来“用**平时联系方便,而且我爸妈都挺尊重我的隐私,平时看了我的朋友圈也不会有什么干涉。”
一些学生会主动教父母玩**,而一些“潮爸潮妈”则“自学成才”,跟孩子在朋友圈里互动频繁。在**朋友圈中,一些家长会向孩子晒自己的旅游、美食照片,一些家长在评论时跟孩子卖萌开玩笑,比如看到沮丧的女儿在朋友圈中吼“givemefive”,一些家长会开玩笑回复“是给你五块钱吗?”而广东金融学院陈培东的爸爸还会把朋友圈当成“传声筒”。有一天晚上,陈培东正在楼上和朋友**聊天,突然收到了一条朋友圈评论:“下来开门。”陈培东顿时哭笑不得:“忘了带钥匙的老爸竟然在门口玩**,不是打电话,而是用朋友圈来叫我开门。”通过朋友圈里的互相关注,父子俩也更理解对方了。
不过想到老爸就在朋友圈里默默关注自己,陈培东平时发朋友圈也就有所顾忌:“想发一些情感类的言论时会感觉怪不好意思的。而且如果发了一些让人担心的信息,很快就会接到他们的电话。”目前,陈培东朋友圈的内容大多跟学校学习、社团有关。
将父母分入“特别组”过滤信息
“其实真的没必要**、拉黑,确实有一些事情不想让父母知道的,那就先把父母分成一个组,不想让他们看的东西,发朋友圈时不给这组阅读的权限就行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冯婷婷说。看着老爸自己学会了用**,婷婷在今年暑假就主动教妈妈用**,“是我主动加他们的,还建了一个群,平时有什么想说的就在群里说,他们到外面旅游或者帮我买了什么衣服总会拍照发给我看。老爸有时候也会评论我的朋友圈,都是叫我注意身体之类的话。不过要发消极的东西或者晚上太晚发就会分组了,免得他们担心。”
对父母进行分组是挺好的方法,这可以为自己留下一点和同龄人间的私密空间,又可以满足父母了解关心自己的需求。“我发一些吐槽诉苦的话时就会把爸妈分组,不让他们看到。”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李洁莹说。在大一开学前为了和爸妈有更多的联系,洁莹就特意帮爸妈申请了**账号并教会他们玩**。“刚进大学有很多不适应,就经常在朋友圈里吐槽抱怨,没想到爸妈看到后很担心,总会马上打电话来问个不停。”有的时候还会引来一些小“误会”。有一次洁莹想炫耀自己省钱,就发了条朋友圈说自己两千多块用了四个月,爸妈一看就以为她是没钱用了不敢找他们要钱,马上打了一笔钱进她的银行卡,并打电话不停地叮嘱她“不要省钱,要多买东西吃”。为了不让爸妈总是太担心自己,洁莹*近开始将爸妈分组,让他们只能看到朋友圈里开心的事情。
在洁莹看来,“**也是爸妈为了了解我的生活才硬着头皮去学的,他们学玩**微博也挺不容易,说到底只是为了更了解我们,所以该分享的还是可以分享,拉黑很不应该,实在有些东西不想让他们看到的话就分组吧。我在想可能是我们先在现实世界忽略了他们,他们才想进入我们的虚拟世界吧。”
拉黑党:分组太麻烦,代沟成问题
将父母放到单独的一组,平时报喜不报忧,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但在调查中,也有一些“懒人”选择直接**父母。
“现在的年纪总是害怕过度干预,而且我经常有一些小情绪,长大了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想爸妈太担心。**有几百个好友,分组太麻烦,直接拉黑好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月琦说。月琦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和爸妈在**上互相关注,“刚开始我们的互动都挺开心的,经常互相吐槽互相评论。”喜欢拍照的月琦还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而爸妈则是她的忠实粉丝。可是慢慢地月琦开始烦恼起来。“我妈妈每天都会关注我朋友圈、QQ空间、微博,有的时候分享一些玩乐的照片,妈妈就马上打电话来问我怎么不好好学习,老爸也批评我都是发一些吃吃喝喝而不是学习的内容。”直到有一天,月琦一大早又接到妈妈的电话。“你昨晚在朋友圈发的照片为什么那么亲密?”手机里传来妈妈焦急的声音。“那是我和好基友的自拍照啊。”月琦哭笑不得了。再次受到妈妈的一轮说教炮轰,月琦决定把爸妈拉黑。
“感觉还是两代人之间观念是不同的。我们这代人之间的相互掐、相互损之类的言论,在他们看来可能就是不好的。其实朋友圈上面发的内容都是小事,因为这点小事,搞出个争论来是极其不爽的事情。”暨南大学的邓晓东坦言。
专家说
负面情绪持续一周以上才需关注
汕头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方盈老师
过度关心会给孩子造成负担,应提倡适度。孩子很多时候只是想在朋友圈里发泄一下烦心事,是一时的情绪,很快就会过去的,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逼问。关注就好,如果孩子比较抗拒,不喜欢在朋友圈跟父母有很多互动的话,家长可以采取长期关注的方法。
关注也是讲技巧的。当孩子发出一些消极、极端的言论时,家长要根据言论的持续时间来分析判断。如果是偶尔的、短暂的,那可能是孩子遇到突发的挫折、闹小情绪,这些不需要太紧张。但如果偏激的言论持续出现,如持续一个星期以上那就需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去问问孩子发生什么事,但要避免指责和过度焦虑,因为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如果孩子拒绝沟通的话,我们就应该看看他平时生活有没有异常举动,或者去询问孩子老师、好朋友。如果情况很严重,孩子出现了抑郁、长期失眠,如一两个月的失眠,自己是无法调节的,不是靠倾诉就可以解决的,寻求家长帮助也没用的话,家长应该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采写:唐学良
凌江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