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三包”需提高维权意识

2014-10-11来源 : 互联网

[观点]

一年前,多方呼吁的“汽车三包”铺天盖地席卷车市;一年后,祈盼福音的车主却大都不懂“三包”,何以造成如此冷落趋势?业内人士李京湘认为,汽车三包政策流于形式,失于实惠,真正给到的是消费者心理上的满足,但与绝大多数消费者日常用车的实际问题很难挂钩。如汽车三包规定三个月内出现问题可以退车,但消费者在实际买车中,遇到三个月问题车本身就是件极低的概率事件,政策在**前新车已经过关,犹如飞机坠机事件,平常消费者需要利用“三包”**的概率非常小,这也造成消费者普遍不太关注“三包”的存在。

另外很重要的是国内消费者用车素质以及**意识有待提高。“与国外的消费者相比,中国的消费者似乎还没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法盲’依然存在,日常用车消费中也并没有**意识,发现小问题后都是不了了之,只有出现大问题才想到找找资料看‘三包’。”李京湘称,正是因为以前国内消费者汽车**意识不高,造成了“汽车三包”在难产多年后才**,而**后的“汽车三包”更多的只是起到平衡消费者心理的作用,实际效果不大。

针对汽车“三包”为何对车市影响甚微?李京湘认为,除了“三包”**的概率非常小之外,“三包”政策还是有很多问题难以细化解决,比如三个月问题车可更换,那三个月之后呢?新车购买后需要退税问题、保险问题等,这些都难以达成协调。

李京湘称,“汽车三包”政策本身就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消费者被忽悠了很多年需要平衡、厂商层面需要风险评估、以及**层面的影响等,说白了就是与民争利还是让利于民的问题。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无论是在厂商或是**面前,垄断地位难以打破,消费者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对整体车市影响甚微。但不管怎样,博弈后**的新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完善“三包”政策需要时机,而这个时机,除了国内消费者更需要提高自己的**意识外,厂商和相关**部门需要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这样“三包”新政才有可能实惠利民。

采写:静浪

标签: 珠海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