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中学近日迎来百年校庆100岁 两易校址九易校名

2014-10-17来源 : 互联网

郑鉴枢观澜中学原名振能学校,这是**届毕业生与老师合影。观澜中学校园保留着**老校的风范。

创办于1914年的观澜中学,近日迎来**校庆,深圳副市长吴以环等市区两级主要**到场祝贺。同时举行的还有观澜中学改扩建工程启动仪式,市**将投资2.52亿元,新建总建筑面积为65231平方米,可新增学位2250个,其中普通高中学位1650个,初中学位600个。

深圳观澜中学

观澜中学位于观澜街道,是深圳市历史*悠久的三所**老校之一。它创办于1914年,由于发展需要或时局变化等原因,学校先后两易校址,九易校名,始称“永修小学”,1930年冠名“振能学校”,1959年改名为“宝安县观澜中学”,1993年定名为“深圳市观澜中学”,自此,校名再无变更,沿用至今。

抗战时期是“**学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据观澜中学校长袁再旺介绍,抗战时期,日寇大举南侵,宝安地界生灵涂炭,宝安县所有**学校均告停办。振能学校亦地处沦陷区中,日军不时前来烧杀*掠,学校图书、教具被焚殆尽,巴洛克式钟楼上的机械钟也被日军*走。

1938年底,学校被迫停办。青年子弟失学赋闲,族中长老不忍袖手旁观,于1939年冬集众议向六大支系筹借学校开办经费。在侨汇中断,异常艰难的时局下,振能族人修整受到破坏的校舍,重新招聘教师,招收学生,使振能学校**般地在1940年春复课了。大家推举由广东高等师院毕业的陈世经任校董会主席兼校长。1942-1946年,校长之职由陈施博、陈畅谋、陈育青、陈其超等人相继担任。

振能学校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在战*硝烟中屹立不倒,逆风成长。到1944年,教职员达23人,学生人数多达400余人,是抗战时期宝安县**坚持办学且具有如此规模的完全小学。这种办学精神在抗战胜利后迅速向国内外传播,外族人士、旅外侨亲纷纷将子女送来振能学校就读,学生中顿时增加了不少白皮肤黄头发、黑皮肤卷头发的青少年,在当时,振能学校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学校”。

1948年,广东省**主席、民国政要宋子文先生为它题词“英才蔚起”。在**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崇文励教、育人兴邦”的校训,虽历经坎坷,饱受磨砺,却风雨兼程,矢志前行,不断发展壮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月20日,宝安县人民**随解放军进驻县城南头,新政权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郑鉴枢受命全面接收振能中学和安置振能小学,即中学部由**接管,小学部迁回松元厦村祠堂和公屋开办。接收的内容有教学楼、校舍、大礼堂、图书馆、教具、运动场、厨房食堂、花圃菜园等,以及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并以振能学校为基础,成立“宝安县第三初级中学”,简称“宝三中”。并先后将东莞县设于牛湖广培学校内开办的观澜中学、布吉的乐民中学,合并至“宝安县第三初级中学”,校长由郑鉴枢担任。

校友包括邓小平画像作者

10月12日,创办于1914年的观澜中学,迎来**校庆。校友名单吸引了,其中三位校友和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陈炳林,松下村人,深南大道边邓小平画像作者;杨水生,东莞凤岗人,邓小平南巡指定负责陪护医生;巫定定,现任宝安区音协主席,深圳大运会主题曲《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作曲者。在龙华新区成立后,观澜中学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校庆活动上,观澜中学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按照规划,观澜中学改扩建工程将拆除总建筑面积为19263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为65231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学位2250个,其中普通高中学位1650个,初中学位600个,而扩建工程项目投资额为2.52亿元。

采写:龙华通朱倩

图片:资料图片

人物

学生赤脚上学,教师执着杏坛

在当日的校庆活动中,建国后观澜中学首位校长郑鉴枢也来到现场祝贺。这位当年只有27岁的年轻校长,如今已经92岁。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观澜中学,他感叹那时的学生虽然生活艰苦,但勤奋质朴,“很多女学生家里穷,赤脚走十几里路来上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月20日,宝安县人民**随解放军进驻县城南头,新政权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郑鉴枢受命全面接收振能中学和安置振能小学,即中学部由**接管,小学部迁回松元厦村祠堂和公屋开办。

郑鉴枢清楚地记得,当时所有的**学校几乎都处于涣散状态,就中学而言,**的南头中学和深圳中学,留下的学生都不到70名;唯有松元厦村开办的振能学校(也就是观中的前身),中学部仍维持6个班近300名学生,小学部有5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全数在位,学制健全。而解放初的宝三中,学生300多人,初一、初二各2个班,初三1个班。1951-1952年期间,学生纷纷响应时代号召,或参军抗美援朝,或参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活动。

观中每年的升学率在当时都是*高的,而高升学率得益于雄厚的师资力量,27岁的校长带领着一群平均年龄36岁的青年教师,“志存高远,执着杏坛。”郑鉴枢说,学校班子团结合作的精神虽然是关键,但办学立足之本还是师资队伍,“这些老师基本上是名校毕业生,多为名牌大学毕业生,27岁到35岁之间的年轻骨干。他们积累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有热情有责任心。”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